曹操的白臉

戲曲的臉譜,可以說是以往的藝術家在美學上的一大創造。如果有誰從臉譜著手,去探討一下獨特的中國古典美學,一定不會失之徒勞的。臉譜之妙,還不在於那圖案造型的精美詭異,而在於傳神。就此而言,臉譜可謂奧妙無窮。而尤為奇絕者,莫過於曹操的那張白臉。

曹操的白臉

臉譜離不開色彩,沒有色彩,還有什麼臉譜呢?而曹操偏偏是一副白臉,一副沒有斑爛色彩的白臉。它的奧妙,恐怕就在這“”上。關羽的臉譜是紅的;包拯的臉譜是黑的;張飛的臉譜是花的。試將他們的臉譜移到曹操臉上,便大相逕庭,神氣蕩然。

曹操的臉非得是“”的不可!

曹操的白臉

這白,不是閨房淑女含嬌凝脂的白;不是書齋秀士風流儒雅的白;也不是冤魂厲鬼肅殺悽怨的白。按照民間的傳說,這是“魚肚白”。

白色通常是象徵真純和潔淨的。稱人品格高潔,便說晶瑩似雪,也即是說潔白得象雪一樣。而這“”,卻恰好被用來作曹操的臉譜,豈不怪哉,豈不奇乎!然而,仔細想來,不唯不怪,簡直是妙不可言。

曹操在古典文學藝術裡,是一個無人可奪其位的“奸雄”典型。雄才大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容,氣宇非凡,一個十足的英雄——這是曹操;多疑善忌、口是心非、奸詐兇惡、損人利己,一個地道的權奸——這也是曹操。在曹操身上,概括了上千年的封建統治者邪惡的特性,也凝聚了一切象曹操那樣邪惡的性格。在這個藝術形象身上,反映了世世代代的老百姓對統治者深入骨髓的觀察和體驗。

曹操的白臉

象曹操這樣的人,用什麼色彩勾畫他的臉譜才足以稱之呢?實在太難了。無論什麼色彩,什麼圖案,加在他的臉上,都覺得太淺近,太單薄,不能顯其靈魂萬一。

他的超人的寬容,包裹著無比的猜忌;他那非凡的氣概,掩蓋著絕頂的私心;他那天才的謀略,伴隨著無底的奸詐。他有鯤鵬之志,又懷狐鼠之心。機智和狡猾、盛情和虛偽、慷慨和卑劣、豪爽和陰毒,這一切絕然相反的東西,在他身上竟然難以找出明確的界限;廓廓“

君子”與無恥“小人”和諧地融與一體。曹操性格的“色彩”是那麼的複雜紛紜,那麼變幻莫測,只有一張白臉,才能包容這無數的“色彩”吧?

他殺呂伯奢,屠徐州城,加害華佗以刀斧,置彌衡於死地;忘恩負義,借刀殺人;只能讓他對不起天下人,不能讓天下人對不起他。他的心太黑了。夜不掩其暗,墨難描其烏。只有一張白臉,才能顯示這無量的濃黑吧?

曹操的白臉

他城府太深,過於機詐,高深莫測,防不勝防。他手裡有一萬個“機關”,近之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他的臉上,任何色彩都會使觀者以偏概全,陷於天真。只有一張白臉,才足以昭示他城府之深,心機之詐,使人睹之惕然猛悟,由“無有”想到“無限”去。

過濃而歸於淡、過深而歸於淺、過汙而歸於清、過黑而歸於白,此所謂欲求其似而反取之。沒有色彩,而有無數色彩。曹操的白臉難道不是妙造神境嗎?

曹操的白臉

更其妙者,是這白臉的“”也並非一般,必得是“魚肚白”。他是冷血動物,沒有人的血性,那一張白臉透出無邊的冷來,由他的面孔時時想到死亡。只有這樣,才是徹底的曹操。

曹操的白臉

曹操的白臉,是心靈的屏障,也是心靈的窗牖,它籠罩一切,也顯現一切。它為觀眾提供了無際的空間和時間,讓人們從曹操的行為中攝取油彩,並且揉合進自己親歷的體察,在各個人的心裡,為曹操畫出種種的“臉譜”,比一切油彩更濃重,更深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