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导语

重复行为是孩子特有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又称为“常同行为期”。孩子在不熟练一种行为的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来加深对这个行为的认识。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案例分析

嫂子最近经常给我抱怨,侄子现在越大越不懂事,家里给他买的玩具小汽车,总是拆的乱七八糟,零件一大堆。

嫂子买来新的玩具小汽车,侄子还会拆掉,再想重新组装时零件已经找不到了,每次回到家里的时候总是乱糟糟的,每次都把新买的玩具给拆了。

之前我也听在幼儿园上班的闺蜜说过类似的事情,班里有个叫琪琪的小女孩,她喜欢爬楼梯,因为教室在二楼,她每次下课都要爬会楼梯,不上也不下,只是重复上下楼梯这个过程。

开始园内老师看到还会阻止琪琪,害怕她玩累了站不稳会摔下去,但是琪琪很执着,每节课下课都会去玩一会。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琪琪,你怎么不下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滑滑梯啊?”老师问。

“我会玩滑滑梯,但是走楼梯的时候我会走不稳,每次都要妈妈扶着,我想要练习到自己可以一个人走楼梯。”琪琪回答道。

从本质上看,侄子喜欢拆玩具汽车和琪琪喜欢爬楼梯的行为是同一种,属于重复一种行为,侄子是重复拆玩具小汽车的零件,琪琪是重复爬楼梯的动作。

一、为什么孩子喜欢重复同一种行为

幼儿的能力和记忆力还不完善,他们没有办法一次性的完成一件事情。

例如学字母,老师教一遍,自己学一遍,记不住,回家之后再写,就是让学生重复写字母来加深对字母的记忆。这就是重复练习的行为。

因为孩子一直重复一件事情,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深刻的印象。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二、这种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

1.帮助孩子记忆力的构建和想象力的培养。

家长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孩子总喜欢挑着同一篇,让家长反复读。家长觉得这篇昨天读过了,换一篇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昨天读的在他心里只留下一个浅薄的印象。

家长的重复诵读,孩子从那个故事里掌握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孩子会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是哪种场景。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2.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例如琪琪一直坚持爬楼梯,在爬楼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不容易,但是为了可以自己在楼梯上走稳,不用妈妈扶着走路,她坚持每节下课都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是琪琪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她可能早就放弃了。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3.建立安全感。

嫂子虽然批评侄子,但还是会给侄子买新的玩具汽车。侄子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来确保自己在嫂子心中的地位。

幼儿的安全感很薄弱,经常因为妈妈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而伤心,他们有时候也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家长注意力的孩子会感到开心,觉得自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三、家长面对孩子重复行为时应该怎样做

1.面对孩子错误的重复行为,及时阻止。

邻居家的小孩,喜欢打小鸡,每次小鸡啄他手指头的时候,这个小孩就哭,他奶奶就开始打鸡,把鸡撵走。过了没几天,这个孩子又去打小鸡,开始重复之前的行为,他一哭,奶奶就来帮他。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个孩子在学校也是小霸王,看谁不顺眼就想动手,打不过还哭,总是恶人先告状,他妈妈三天两头被老师请过去。

如果刚开始奶奶批评他,告诉他不要随意欺负小鸡,对物、对人都应该尊重,那他现在还会养成欺负同学的恶习吗?

2.提供实物,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发育不成熟,光靠语言文字很难想象出来。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小时候上数学课学习正方体的时候,老师上课都拿着自己做的剪纸,让学生看着这个正方体到底是怎样折出来的。再通过想象,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可以折出正方体。眼见的东西,印象总是更深刻一些。

3.在重复行为中,寻找新的关注点,注意发散思维。

当侄子拆完小汽车的时候,嫂子选择和他一块找齐零件,再重新组装这个小汽车。在拆装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孩子对小汽车里各个零件的摆放位置的印象,可能会激发孩子对组装方面的兴趣。

孩子频繁重复同种行为,或是“常同行为期”表现,家长要把握机会

总结

蒙氏教育的创始人曾经说过:“完美的秘诀是重复练习。”说白了就是熟能生巧 ,想要成功的完成一件事情,要先了解这件事情,再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能够熟练掌握,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

孩子的重复做一件事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要担心,也不要阻止,这是孩子探索世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家长可以适当帮助孩子一起去完成这件事情,提高孩子的能力。


让你我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