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11期

刘礼宾

“青年雕塑家”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及此后出生的青年雕塑家群体,他们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接受过雕塑专业的教育,主要在21世纪从事雕塑的创作。21世纪以来,“青年雕塑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近20年中国青年雕塑家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界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域。市场对雕塑观念接受的滞后、工作室创作和公共雕塑的隔离,反而为青年雕塑家的创作提供了自由创作的契机。

一、“雕塑”装置化倾向明显

雕塑主要是以形体造型为核心的艺术形式,装置则主要是一种空间艺术。2008年,中国雕塑学会年会的一个重点议题便是“雕塑和装置之间的区别”,雕塑家感受到了创作空间和展示空间受到了挤压。时下,更多的青年雕塑家在介入城市空间的雕塑中做了诸多探索,比如,武汉华侨城每年举办的公共雕塑项目“中国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激发了一些青年雕塑家的创作现象;再比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雨补鲁村雕塑营”、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石节子村雕塑营”,西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羊蹬艺术合作社”等。

除了空间之外,在近几年青年雕塑家的艺术创作中,很多作品制造出或宏大或相对收敛的“剧场感”,单件艺术作品则成为构成最终艺术表达的基本元素。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的表述方式会推陈出新,新的艺术形式也会由于综合了更多的材质、科技手段等因素,而和观众的审美感知形成更多的沟通渠道。雕塑与装置联姻也就成了21世纪青年雕塑家雕塑作品装置化倾向的一个明显特征。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吕相勃《荒诞剧场》(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

二、关注“物性”问题的雕塑大量出现

装置艺术不同于传统雕塑艺术之处,是其所使用的材质的多样性、制作手段的丰富性。笔者曾在2008年策划了一起名为《雕/塑》的雕塑展。展览是针对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以及学生的创作现状而策划的,“雕”(carve),“塑”(model)可以视为“加”“减”这样的数学术语,也可以视为艺术技法的最基本操作。当一种艺术形式被压缩到最原始层面时,是否有重新激发它的可能性?当一种艺术形式最基本的手工手段被重新彰显时,是否能摧枯拉朽式地剥离其演变过程中所受到的遮蔽?是否能激发艺术家所用材质的“物性”?这一“物性”具有冲破既有学院派雕塑限制的沉默和强悍,也具有直视艺术界喧嚣和浮躁的功能。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隋建国《地罣》1992-1994年

创作主体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不同,导致了艺术作品艺术语言的差异性。21世纪的中国雕塑由于受弗雷德所质疑的“剧场”中的“物性”影响,再加上青年雕塑家对“物质”的特殊理解与感知,及其自身所承载的传统的文化记忆,青年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将这一感受揉入到作品的材质中,反而使作品具备了相对的“自足性”和彪悍的张力——没有剧场,这些作品依然可以成立。

“物性”问题的价值在于:可以构建问题讨论的桥梁,同时将中国艺术家主体的特殊性彰显出来——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上百年社会现实带来的创作张力,两者使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在国际展览上引人注目。而这种特征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未来的主要生发点之一。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郅敏《河图洛书·地象》陶瓷、金属 2014-2016年

三、新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与传统雕塑创作密切相关的一些科技产品被运用到雕塑中的同时,一些与雕塑创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科技产品也被艺术家用来进行雕塑的创作。这些科技产品除了附加在传统雕塑作品外形上起到一些辅助功能之外,有些科技产品本身也变成了雕塑创作的核心要素。

雕塑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雕塑家的青睐,他们运用一切可以结合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如自动机械、影像剪辑、光电投射技术、虚拟场景营造、有机物(微生物、动植物)培植技术、3D打印技术、电脑造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都与雕塑有过“合作”。这些形式的结合大致可以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机械运动类雕塑

2.影像剪辑的植入

3.光效应作品

4.3D打印技术的应用

5.数码雕塑和VR技术的应用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梁硕《什么东西#4》铝 2008年

总体来讲,新科学技术的运用是21世纪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但是正如每次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对艺术创作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样,新技术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才能解决新技术植入的不适应感和生硬感。相信未来的新技术类型雕塑发展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合作互动会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生长点,乃至产业生长点。

四、雕塑创作“民族化”倾向愈加明显

当下,中国的艺术创作仍有大批作品流于形式化,一味追求西方标准化的“当代感”,认为传统即是迷信、传统是糟粕的惯有思维仍然存在。而这种对于自我传统的质疑,一方面体现出艺术从业者极度缺乏对传统内蕴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同时也显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自卑心理。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面对世界更进一步的思想融合,一批青年艺术家在创作面貌上革除旧有的习气,开始探索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艺术的尝试,他们将长期浸润在传统中的自我体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上,在对传统的领悟中逐渐找到创作的契合点。

2017年,笔者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策划了《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便是将目光集中在当下对雕塑语言的传统转型上,八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也都是基于传统而创作的,在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他们结合自身的认识,将传统与当代艺术相融合,探究了雕塑语言的“物性”特征,在对材料物质性的阐释中,引入传统一脉的观念与方法,将物性与心性相融合,呈现出雕塑的另一种独特面貌。在一批青年雕塑家的不断摸索和探索中,向“传统转化”类的雕塑创作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仇越《睡》树脂铜箔 2016年 “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展览作品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张伟《苍》青铜 2013年 “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展览作品

五、雕塑所用材质范围的拓展

21世纪以来,雕塑创作在使用材质上获得了很大的拓展,旧有的雕塑材质主要集中在石、土、木、铜等材料。21世纪以后,这些材质仍然是雕塑家创作使用的主要部分,但明显不限于此。中国青年雕塑家在创作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其中,雕塑材料束缚的破除是雕塑创作中的重点。从理论上讲,此时任何材质都可以用来创作雕塑作品,但在实际操作中,青年雕塑家对于雕塑材质的选择并非没有边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色雕塑”的大量出现。主要集中于青铜着色、玻璃钢着色、树脂着色、木雕着色四种类型。“着色”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再现性着色,另外一种为象征性着色。“着色木雕”在最近十年毕业的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再现性”着色作品的大量增加,某种程度上,此类雕塑的出现也和图像时代的到来,人们感知模式、观看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2.金属焊接雕塑大量出现。金属焊接专业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新世纪青年雕塑家的金属焊接雕塑创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美术院校也相继设立了金属焊接专业。另外,一大批倒闭工厂也为金属焊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相对充分的创作空间。中央美术学院自2011年以来就和大同市煤气厂、太原市太化集团等相关企业分别合作,成功推出了八届“钢铁之夏”现代金属雕塑创作营,在金属焊接雕塑的探索上取得了成绩。

除了上述两个集中现象之外,各种新材质的发现和使用也在雕塑界层出不穷,比如展望对“不锈钢”的使用,梁绍基对“蚕丝”的使用,蔡国强对“火药”的使用,徐冰对“建筑废弃物”的使用,何岸对“霓虹灯”的使用,梁硕对“生活日用品”的使用、戴耘对“红砖”的使用等等。尽管在这些艺术家中,有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家”,但作为信息辐射,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雕塑材质的范围。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戴耘《自行车》红砖、水泥、钢筋、角铁 2016年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以来,各类推介项目的出现和艺术市场的活跃对中国青年雕塑家的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曾竹韶雕塑奖学金”的评奖和展览项目、“明天雕塑奖”的评奖和展览项目等,还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优秀毕业生作品展”“青年艺术100”“江汉繁星计划”“关注未来英才计划”等。这些项目的进行,对刚毕业的雕塑专业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作者:刘礼宾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

*本文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所刊约万字理论评论文章的精简版。复制链接http://www.zgwypl.com/show-128-42646-1.html查看全文及详细注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