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學而學,所有的學習從問題開始,知識只是為你服務的。

今日分享書籍《躍遷》 作者【中】古典


這個時代:信息變多、思考變淺,機會變多、競爭跨界,隨時干擾、永遠在線。每一個個體都在與外界的持續交換中,感受到能力進階的壓力與焦慮,希望獲得適應自身成長節奏的知識,並將知識轉變為價值,擺脫“聽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夢魘。這本書封面叫《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一看書名就值得一讀。


闡述書中5個方面:


一、專注頭部:

1.時間管理:

時間非常有限和分散的情況下,與其用100%的精力去學習一個領域的80%,不如用10%的精力去學習多個領域的20%的精華。這個理念告訴的就是學習的時代到了在拼速度和轉化的階段。除了藝術,文學類的實用類書籍,如果一本書一個小時都看不完,也看不明白,那就果斷放棄。你是閱讀的國王,每本書都是你的臣子,如果5分鐘做不好一個自我介紹,30分鐘都整不明白核心是啥,那就果斷砍掉。即使浪費30元的購書成本。在圖書館,書店站著看書是一個辦法,因為你不可能站很長的時間,在坐下之前,結束你的閱讀。

TED上有一篇演講《10000小時太久,20小時讓你學會任何技能》有點誇張,但是要做到入門和基本掌握是沒問題:

  • 目標制定
  • 目標分解
  • 自我糾正
  • 全心專注
  • 保證20小時

2.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用頭部效應就業、擇城、選創業賽道。站在高價值區,做高價值事情,從價值出發而非優勢出發。不要從現在的優勢看未來,因為優勢是可變,可學可成長的。就如上面剛講到了20小時學會任何技能的事情。《能力陷阱》中講到很多時候困住你的不是木桶的短板,困住你的而是你現在的優勢你的長板。所以需要革自己的命。


共產黨的成立就是最典型的,如果從優勢出發,形勢上講他沒有啥優勢。但是他做了一件有高價值的事情:改變封建軍閥局面,解放四萬萬的勞動人民。


所以擇業時,考慮的是能否給社會帶來價值,給對方帶來價值出發。所以,採購職業是相對低價值創造的職業,那就砍掉從而選擇高價值創造的職業,做業務進而做顧問進而做講師;所以選擇企業管理培訓和諮詢行業,給社會和對方輸出的是企業管理的邏輯,工具,方法,帶來的價值是管理績效的提升,運營管理問題的解決,業績的增長。

價值和個人興趣,內在驅動力,個性優勢結合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方向。


二、終身提問:

學習從提問開始,當要進行學習時,你需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需要羅列出來,帶著問題去學習,讓書籍,資料是為你服務的,不是跟著書籍走。就像寫論文時候,以提出問題為驅動,以解決問題為整合,用輸出倒逼輸入,形成產品化。


三、聯機學習:

我覺得就是開放,做採購職業的時候一直都是封閉的狀態,因為是別人找你的,思維,人生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而在知識爆炸、終身學習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拼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麼、怎麼學、有什麼用和如何兌現。應該多參與活動,多參與學習,有價值的花錢也得去。


四、破局思維:

讓你的意識進入到你的潛意識,《商業頭腦的十大思維》也有講到

脫困四問:

  • emotion,情緒:我現在感受是啥
  • event,事件:我在幹啥,我在說啥
  • target,目標:我的目標是什麼,科裡·帕特森的《關機對話》中有也反覆強調,談話的目標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做雙核的談話人。一個核負責談話內容,一個核負責談話氛圍。
  • action,行動:那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表達

五、升維思考:

高手的7個心態:開放,專注,遲鈍,有趣,簡單,善良,可激怒。挺深,不好懂。世界上有兩種遊戲,一種是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一種是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