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失眠" 到 "安眠" 的6种症型各有药方,失眠的人趁早收藏

中医治疗失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失眠在中医学中称为「无寐」、「不得眠」等;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阳不入阴」是导致失眠的核心病机,并提出根据病情「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法。


从

1、整体观念,治病求本,调治脏腑,恢复健康;

2、中医治疗中病即止,无需终身用药,不存在耐药性和成瘾性的问题;

3、辩证施治,复方用药,不仅治疗失眠,同时治疗导致失眠的原发病和不适;

4、中药非化学提取,都为草本或动物药,配伍用药,适应症广,安全无毒副作用;

5、中药,针灸,外治,情志、饮食疗法等相结合,形神兼治,真正治愈失眠;

6、中药有八大剂型,中药膏方或丸剂特别适合慢性病调治,辩证施治,一人一方,个性治疗,药物浓度高,服药方便,携带方便,味道宜人。

下面介绍中医针对失眠不同证型的治疗方药,中医通常将失眠分6大证型,其选方用药也各不相同:


6种症型的失眠各有药方


1. 肝郁化火型失眠

具体说来,肝气郁结型失眠,性情多恼怒郁闷,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目赤耳鸣、不思饮食,治疗原则以清肝泻火、镇心安神为主。


从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车前子各12克,泽泻、生地黄、栀子各9克,当归6克,木通、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2. 胃气不和型失眠

胃气不和型失眠,表现为饮食不消化,嗳气吐酸水,腹胀,难以入睡,大便不畅。治疗原则以消食化滞,和胃安神为主。


从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楂10克、神曲6克、莱菔子6克、半夏6克、陈皮9克、茯苓15克、连翘6克,远志6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12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3. 心脾两虚型失眠

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治疗原则主要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从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30克、白术12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远志6克、枣仁6克,茯神12克、龙眼肉9克,木香6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4. 心胆气虚型失眠

心胆气虚型失眠,治疗原则以益气补心,安神定志为主。


从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党参30克、茯苓15克、茯神12克、远志6克、龙齿15克(先煎)、石菖蒲9克、枣仁9克、知母6克,川芎9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5. 阴虚火旺型失眠

阴虚火旺型失眠,治疗原则主要以滋阴降火,清心安神为主。


从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

熟地黄12克、山茱萸9克、山药9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15克、黄连6克、黄岑6克、白芍9克、阿胶9克,生龙骨15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6. 痰热内扰型失眠


痰热内扰型失眠,治疗原则以化痰清热、养心安神为主。


从

方药:温胆汤加味。竹茹12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枳实9克、黄连6克、山栀9克、珍珠母15克(先煎)、甘草6克、生姜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以上为中医对症治疗失眠的经典方药,对号入座,找到属于您的病症了吗?

当然失眠临证多虚实夹杂,可能多种证型同时存在,还需根据临证结合体质、时令等辩证施治。同时,失眠多与情志失调有关,治疗上一般需结合中医情志疗法,针药并施。失眠多病史较长,治疗需要耐心,养方堂中医失眠中药膏方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依从性高。

同时根据不同病情,结合推拿手法、药枕、足浴,音乐疗法,香薰疗法等中医外治疗法,提高疗效。


从

中医博大精深,与现代医学疗法相比,中医从人体巨系统的角度来诊疗失眠,诊断上根据中医理论体系找出导致失眠的病根,根据病因病机,整体治疗,攻补兼施,采用天然药物,复方制剂,不仅能够根据失眠病机从根本上治疗导致失眠的脏腑病变和功能失调,也可在组方中兼顾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同时结合情志疗法,饮食指导,适应症广,对原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都有很好疗效。形神兼治,能彻底治愈失眠及相关情志疾病,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

从

日后我们将继续带领大家了解中医治疗失眠的更多方法和技巧。赶紧关注我们,谨防迷路哦!

养方堂中医之梦。让您睡个好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