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大友宗麟,日本战国时期北九州的大名,被西方传教士赞誉为不输织田信长的日本第一英主。自二十一岁继任家督起,大友宗麟筚路蓝缕,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终于如利刃狂风般将北九州六国尽收囊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九州霸主。

然而江山易得不易守,大友氏的辉煌也如同彗星般一闪而过。1578年,占据绝对优势的大友宗麟在与南九州霸主岛津家的耳川决战中遭受惨败。此战过后,强盛一时的大友氏迅速分崩离析,最终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那么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会仅仅因为耳川战役的失利便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呢?本文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大友氏的兴衰过程与快速衰亡的原因。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大友宗麟

横扫北九州-大友宗麟崛起

1551年,大友家中爆发内乱,家督大友义鉴被家臣斩杀。而大友宗麟在重臣立花道雪等人的扶持下坐上家督之位。此时留给大友宗麟的是丰后、筑后两国的庞大家业。即便大友氏家业庞大,但九州地区依旧局势复杂,为了扩大自家的统治,大友宗麟开始带领大友氏走向复兴之路。

为提升家中实力,大友宗麟开始与欧洲传教士接触,并在传教士的中介下,大友氏与葡萄牙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以此为契机,大友氏不仅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更是采购铁炮、大筒等先进火器,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除此之外,大友氏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医术与教育,使得大友氏的综合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立花道雪

以强盛的国力为基础,大友宗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在大内氏衰败后,大友宗麟迅速夺取其在九州地区的领土,并在之后与毛利元就展开数年的争夺并不落下风,使得毛利元就始终未能深入九州,最后含恨而终。与此同时大友宗麟还将自身势力扩大至四国岛伊予国内。

至1571年为止,大友宗麟已经成功制压了北九州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九州霸主。同时在与朝廷的交际中,大友宗麟还获得左卫门督、九州探题等职位。纵观当时整个日本,大友氏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强力大名。然而如此强盛的大友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其到达鼎盛后不久,大友氏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耳川之战-大友氏衰败的起点

早在1570年,大友宗麟其弟大友亲贞便在与龙造寺隆信的战斗中遭到惨败。可是此时的大友氏过于强盛,即便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也很快恢复过来。然而1578的耳川大败,却成为了大友氏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1577年,南九州霸主岛津氏开始向北部日向地区扩张。伊东义佑在岛津氏的侵攻下逃往丰后请求大友氏庇护,之后日向北部原本臣属于大友氏的土持亲成也投靠岛津氏,可见岛津氏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大友氏的统治。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九州局势

此时,大友氏虽然是北九州地区的霸主,但其依然受到肥后龙造寺隆信与中国毛利辉元的威胁。为防止九州北部落入敌手,时任家督的大友义统与家臣决定拒绝支援伊东义佑。然而隐居的大友宗麟却被伊东义佑所说服。最终在大友宗麟的压力下,大友义统领军向日向地区进发。

战争前期,大友氏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消灭了背叛的土持氏,原本伊东氏的家臣也纷纷加入大友军。战争进行到十一月,大友军已经兵分三路向岛津方面的高城进攻。迫于大友氏的压力,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几兄弟亲自前往日向国内监督战事。

十一日,大友军四万五千军势与岛津军二万五千人于耳川对阵。次日,见岛津军数量较少,大友军率先渡河发动攻击,并且击败河岸的岛津军。在此之后,获得首胜的大友军全军压上,却不料正中了岛津军的“伏兵之计”。在大友军登上河岸后,岛津义弘等伏兵迅速向大友军发动突击,大友军一溃千里,败退途中大多溺死于耳川之中。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武士

此战过后,大友家中重臣多有死伤。并且岛津等势力并没有给大友氏喘息之机。之后数年,龙造寺、岛津、毛利等势力更是将大友氏领地瓜分殆尽。

即便知道了大友氏是在耳川之战后走向衰败,恐怕大家依旧存有疑问:既然是如此强大的大友氏,又为何会仅仅因为一场战役的失利便快速衰败呢?以下我们便仔细分析一下。

大友氏快速衰败的原因

如果要高度概括大友家快速衰败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和”两个字。然而大友家中不和又可分为父子不和、信仰不和、君臣不和等多方面。咋们就看看这些不和到底如何导致了大友家的快速衰亡?

一、信仰上的不和

大友家中的一系列动乱,归根结底还是信仰上的不和。

众所周知,除了作为北九州的霸主外,大友宗麟也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天主教大名。正如《日本史》中所描述,在战国时代,没有人比大友宗麟更加宽待传教士了。

为促进与西方的贸易,大友宗麟一度给予传教士们极高的特权。不仅允许传教士在领国内传教,更是同意他们兴修教堂,招收信徒。在大友宗麟的支持下,天主教短时间便在领国内传播开来,仅仅府内一城,信仰天主教的人数便多达1500人,甚至大友宗麟本身亦信仰天主教。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大教堂

然而战国时代的日本,却是一个普遍信仰神佛教的国家。如此一来,两者间便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那么这种冲突又是如何动摇到大友氏的根基呢?其实从下面的事件中可以看出端倪。

事情经过如此: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小姓奉主家之命前往佛寺内领取佛像,而小姓却以信仰不同的理由拒绝。因为违反主家命令,小姓被判斩首之刑。然而此番判决却被大友宗麟推翻,同样信仰天主教的大友宗麟决定释放这位小姓。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迅速在大友家臣中传播开来。如果因为信仰的不同便可以违背主家的命令,那么臣子之间还有什么信仰可言呢?此事过后,日本持续数百年的武家统治体系在大友家遭受了挑战!家臣的利益因此受损,其与君主之间自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为1578年耳川之战后,大量家臣背弃大友氏埋下了伏笔。

二、家臣间的不和

因为上文所说信仰不同的原因,大友氏的家臣团几乎分立两派。而在1578年的耳川之战前,大友家的顶梁柱丰后三大老已经全部去世,作为肱骨重臣的立花道雪此时也正处于北方防御毛利氏。在这种情况下,能力不足的田原亲贤握有重权,并且开始打压政敌。

1578年耳川决战之前,大友家中积累已久的家臣矛盾再次爆发。田原亲贤等人强烈主张与岛津氏决战,佐伯惟教等人则极力劝阻。最终握有重权的田原亲贤一派于争论中胜出。然而家臣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结束。因为主战派与主和派矛盾激烈,家臣之间根本难以协同作战,甚至有不少国人众干脆投靠岛津氏。

在最终的决战中,又是因为大友氏家臣不听调度、贪功冒进闯入岛津氏阵中,导致大友军被迫全军压进,最终遭到岛津义弘等人的伏击。在此之后,大友军一溃千里。因为家臣之间难以协调,大友宗麟甚至无法收缩残军,便一路被赶回丰后。由于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大友军在撤退战中死伤颇多。除此之外,佐伯惟教、田北镇周等具有实力的重臣战死。大友家中陷入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

耳川一战中大友氏的惨败,主要就归罪于家臣之间的意见不合、协调不力。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耳川合战中岛津军的布置

耳川之战后,岛津氏与肥后的龙造寺隆信开始对衰退的大友氏展开反击,大友氏家臣、国人众等因为内部矛盾而投靠敌国者众多。家臣间的分崩离析更是直接导致了大友家的统治解体,加速了大友家的衰落过程。

三、父子间的不和

除信仰、家臣不和外,另一个严重影响大友家中稳定的因素便是大友宗麟与其子大友义统之间的矛盾。

大友义统本是大友宗麟长子,受足利义昭赐字,为大友宗麟倾力培养之继承人。然而晚年时期,大友宗麟继室得子,严重威胁到大友义统的继承权。而大友宗麟也本是杀害其父继室之子而夺得家督之位。义统有样学样,亦有加害其弟的打算。为此父子间产生了隔阂。

为防止家中动乱,大友宗麟于1576年将家督之位传于大友义统,而其自身选择隐居。可惜大友宗麟依旧掌握有家中绝对的话语权,对大友义统的管理制约颇多。

1578年,伊东义佑请求大友氏前往日向抗击岛津。大友义统与重臣商议过后,皆以北九州受到龙造寺隆信与毛利辉元的威胁而拒绝。然而本已隐居的大友宗麟却执意下令大友军出征。迫于大友宗麟的压力,大友氏不得已与岛津军于耳川爆发决战并遭受惨败。耳川惨败过后,大友义统对其父的不满达到顶点,开始在部分家臣的协助下抨击大友宗麟。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大友宗麟

1580年,为处理家中的田原亲贯叛乱,立花道雪等老臣请求引退大友义统,而由大友宗麟出山。父子之间几乎快走到刀兵相见的地步。最终理智尚存的大友宗麟拒绝了立花道雪等人的要求,并且联合其子大友义统制压了家中叛乱。

然而,即便大友宗麟一直致力于维护家中的稳定,但是大友义统仍然对支持其父出山的一票老臣失去信任。父子之间的矛盾已经使得大友家中裂痕扩大。

日本历史: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为何耳川一战后快速走向衰败?

城镇陷落

结语

即便是在耳川之战中遭受惨败,但凭借强盛的国力,大友氏本不至于在短短数年内便走向接近亡国的绝境。

可惜在1578年以前,大友家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其强盛的外表下,大友家中内部的各种矛盾已经难以调节。大友氏强盛之时,这种矛盾尚且可以被辉煌所遮掩,一但大友氏衰退,家中矛盾立刻暴露无遗。而最终大友家也是在各种矛盾的结合下快速走向了灭亡边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