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缺马爷



走访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至今已经有5个年头,我们一直执着地坚持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评价,只倾听;只把近距离的、有温度的大师呈现给喜欢这种“偏执”的所有人。镜头里也只有大师,没有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和大师的成就隔着距离。


“华山论剑”缺马爷

有人说,你们拜访了近150个大师了,和每一个大师的合影就已经是一道风景了,我们没有。5年来,也从没有因此后悔过,直到,听到马爷去世的消息。


“华山论剑”缺马爷


马爷是我给取的,他本名马进贵(1947—2018),回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从潘秉衡老艺人做了最后一件金银错玉雕作品,到马爷拿着他的金银错作品参赛,玉器金银错工艺在我国中断了40年,马爷堪称中国“金银错”第一人。


“华山论剑”缺马爷

白玉错金嵌宝石阿布杜瓦壶

第一眼见他,觉得他很严肃,估计不太好说话。和他聊起玉雕扬州派的顾大师,“恰似故人来”,他开始打开话匣子。谈起来以后才发现他是个特别活泼可爱的“老头儿”,那种小孩子的,很跳脱的可爱。这话用在一个70多岁的大师身上可能不太合适,但是我觉得他有。可能因为他跟玉接触了一辈子,才会有这种骨子里永远存在的温润和纯净吧!

“华山论剑”缺马爷

说起他的玉雕,说起他的作品,就像在说他的孩子:一个个孩子怎么打磨成长的,一个个怎么在世界上闪闪发光的。但他又不像一个父亲时不时还有急躁,更像一个爷爷,说起来都是欣慰与自豪。于是,我叫他“马爷”。


“华山论剑”缺马爷

马爷的作品

我说,京派、扬州派的大师我都拜访过了,今天也拜访了西域派的马大师,什么时候,我们来个玉雕界的“华山论剑”吧,让老朋友们都聚聚,岂不热闹!马爷很开心,说那你要快一点,这一辈的艺术家很多身体都不太好了,怕有的人等不及......


“华山论剑”缺马爷

“华山论剑”缺马爷

“华山论剑”缺马爷

2017年5月19日--2018年1月27日,见面到永别。我非常后悔,没有和马爷照一张合影,非常遗憾没有再次返回新疆的时候去再见他一面,非常愧疚“华山论剑”遥遥无期.....


生命如此的脆弱,就像在完美无瑕的白玉上镶嵌金银和宝石,稍不留神就碎了。这是生命的艰难,也是艺术的艰难。马爷的艰难还在于将西域文化和汉文化的完美结合,他的难是那种文化上的难。文化是无限延伸的,思想如流水,源头与未来都在内心深处无法触碰。可他,用美玉,用金银,用宝石,完完整整给我们呈现了出来。


“华山论剑”缺马爷

西域派玉雕一个领军人物的陨落,是痛心,也是缺失。他所代表的是汉族人跟少数民族甚至整个伊斯兰民族交流的桥梁,感情上的纽带有那么一丝丝说不上的东西没有了,我感觉自己心里有一块地方空了......


【马爷的视频做好了,这个缺失我再也补不上了,是为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