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也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一生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他幼年时期所受到的家人的教育。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 祖父

梁启超的高祖、曾祖以前一直都以农耕为业,是中国乡村中最常见的普通农民,到了他祖父梁维清这一代,终于考取了秀才功名,梁家的社会地位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祖父是梁启超最尊崇敬仰的亲人,而祖父也是对梁启超尤为喜爱。梁启超四五岁时,白天听祖父讲授四书、《诗经》,夜间与祖父同榻而眠。祖父为人慷慨耿直,助人为乐,在乡间也有很高的威信,他特别重视对子孙的道德教育,经常给孩子们讲历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和国家的苦难,鼓励他们崇尚义理与名节。

梁启超的家乡新会历史十分悠久,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公元1279年的崖山海战。当时,南宋流亡政权被元军追至广东,在新会以南50公里的崖山为据点,继续抗元。元军全面进攻,宋军最终全军覆没。南宋丞相陆秀夫宁死不屈,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为壮烈的一幕。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家乡崖山所代表的亡国痛苦,与陆秀夫等人展现出的不朽气节都强烈激发了幼年梁启超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梁启超的故居在新会茶坑村,南向就是崖山海口。他高祖的墓地也建在崖山,所以年年举家扫墓都要经过那片著名的古战场。每到这个时候,祖父梁维清都要向子孙们讲述南宋亡国的故事,并朗诵明末抗清志士陈恭尹的《厓门谒三忠祠》的诗句,这样的爱国历史教育,在梁启超幼小的心灵下埋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至死不渝。


厓门谒三忠祠

清 陈恭尹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厓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 父亲

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是一位私塾教师,梁启超几个兄弟从五六岁起就在父亲执教的私塾中读书。他们的学业根底、立业根基,都来自父亲的教诲。父亲慈祥而严厉,总是言传身教,除监督儿子们读书以外,还要求他们参加一些田间劳动,言语举动也要遵守礼仪。他对梁启超寄予厚望,批评他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难道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孩子吗?”除了善于教子外,梁宝瑛在乡里也是急公好义,四处调解纠纷,制止赌博、械斗,在家中孝敬老父,奉养寡嫂,爱护子侄。父亲在道德、为人方面的言传身教,对于年少的梁启超有重大的影响。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母亲

梁启超的母亲赵夫人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在村里很有贤德的名声。梁启超三四岁时就跟随母亲认字、背诵唐诗,母子感情十分深厚。赵夫人对子女非常慈爱,很少打骂,但对他们的品德要求极高。梁启超14岁在广州读书时,母亲因难产去世,没有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梁启超为此抱憾终身,对母亲的教诲念念不忘。 梁启超中年时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童子之时》,记述了自己六岁时因为说谎第一次挨打的情形。他回忆说,我家的家教,一切过错,都可以饶过,只有说谎,决不饶恕。一次我因为说了谎话,被母亲盘问时我又狡辩,一向慈祥的母亲勒令我伏在膝前,打了我十几鞭子,又罚跪半夜。母亲教训我说,人犯了错误然后说谎掩饰错误,可见是明知故犯,再因为欺骗了别人而沾沾自喜,这与盗贼有什么区别?天下的大奸大恶之事,都是有说谎引起的,做欺骗别人的事,早晚要被别人看破,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不会再信任你,人无信不立,你这一辈子就连个乞丐也不如了。梁启超一生记得母亲的教诲,凡事以诚实为本,绝不做自欺欺人,文过饰非的事了。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家庭虽然只是普通的乡间知识分子,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和睦、温暖、开明的气氛影响了梁启超的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祖父、父亲、母亲都简朴勤劳、温和耿直,他们身上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幼年梁启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作用。这使得在青年时期的梁启超有如此大的才华,抱负和成就。他家人对他的教育观也影响了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观,所以梁启超九子女出一门三院士也成为一段传奇。

影响梁启超幼年乃至一生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