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器的發展

在看完錦衣之下後我對今夏的手銃十分好奇。手銃的形狀嬌小,跟如今現代的手槍很類似,我心想發生在明朝時候火器就如此先進了嗎?我帶著這個疑問查閱了火器的發展史。


中國火器的發展


這還要從火藥說起。火藥是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而且被認為是對人類歷史所起作用最大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一個偉大貢獻。火藥起源在中國古代的煉丹術,三種主要成分硝石、硫磺以及硫磺中的鉀化物,都是煉丹術中常用的藥物。秦漢時期,封建帝王為祈求長生不老,崇信方士,尋求不老之藥,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這期間最熱衷者。在他們的提倡下,煉製所謂長生不老之藥的方術——煉丹術日漸發展,後經兩晉南北朝至唐代,煉丹家的活動不停。

中國火器的發展

將火藥用在武器製造並投入實戰,在我國約開始在唐代末年。唐哀宗天祐四年(907),楊行密軍圍攻豫章,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這一次戰例一般被認為是火藥武器出現的最早戰例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滅南唐時,使用過用弓弩發射的火箭和用炮拋射的火炮,改用裝有火藥的彈丸來代替石頭。 後爆裂物被廣泛運用於水戰與守城上,是利用弓弩、拋石機或人力投擲。宋朝與金朝的騎兵會在槍頭裝設噴火器。出現最原始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槍(竹製)。


中國火器的發展


突火槍出現在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以粗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其實就是反射彈藥,突火槍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散彈槍)。突火槍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發射時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碎石或者彈丸,未燃盡的火藥氣體噴出槍口達兩三米。因當時生產技術上的限制所用火藥的推力相當有限,射程也就百米左右,它的射擊精度和射程較難控制,再因為其槍管為天然竹管,在射擊了幾次之後,槍管末端的竹質就會因為火藥燃燒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導致炸膛,所以突火槍的真正實戰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南宋後期,由於火藥的性能已有很大提高,人們可在大竹筒內以火藥為能源發射彈丸,銅鐵管鑄造技術也提高了,所以元朝具備了製造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技術基礎,中國火藥兵器便在此時實現了新的革新和發展,出現了具有現代槍械意義雛形的新式兵器——

火銃。火銃的製作和應用原理,是將火藥裝填在管形金屬器具內,利用火藥點燃後產生的氣體爆炸力射擊彈丸。它具有比以往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殺傷力,正是後代槍械的最初形態。


中國火器的發展



目前還存在並已知紀年最早的元代火銃,是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件元至順三年(公元一三三二年)銅銃。銃體粗短,重6.94千克。前為銃管,中為藥室,後為銃尾。銃管呈直筒狀,長35.3釐米,近銃口處外張成大侈口喇叭形,銃口徑10.5釐米。藥室較銃膛要粗,室壁向外弧凸。銃尾較短,有向後的銎孔,孔徑7.7釐米,小於銃口徑。銃尾部兩側各有一個約二釐米長的方孔,方孔的中心位置,正好和銃身軸線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推知原來用金屬的栓從二孔中穿連,然後固定在木架上。如這一推測不錯,那這個金屬栓還能夠起耳軸的作用,使銅銃在木架上可調節高低俯仰,以調整射擊角度。



明代火器從其分類來看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其形體和口徑都較小,一般筒內裝填鉛彈和鐵彈等物,其射程僅數十步至二百步。

鳥銃又稱火槍繩。天工開物記載鳥銃:約有三尺長,裝火藥的鐵槍管嵌在木託上,以便於手握。錘制鳥銃時,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樣粗的鐵條當鍛模,然後將燒紅的鐵塊包在它上面打成鐵管。槍管分三段,再把接口燒紅,盡力錘打接合。接合之後,又用如同筷子一樣粗的四稜鋼錐插進槍管裡來回轉動,使槍管內壁極其圓滑,發射時才不會有阻滯。槍管近人身的一端較粗,用來裝載火藥。每支銃一次大約裝火藥一錢二分,鉛鐵彈子二錢。點火時不用引信(嶺南的鳥銃製法,也有用引信的),在槍管近人身一端通到槍膛的小孔上露出一點硝,用錘爛了的苧麻點火。左手握銃對準目標,右手扣動扳機將苧麻火逼到硝藥上,一剎那就發射出去了。鳥雀在三十步之內中彈,會被打得稀巴爛,五十步以外中彈才能保存原形,到了一百步,火力就不及了。鳥槍的射程超過二百步,製法跟鳥銃相似,但槍管的長度和裝火藥的量都增加了一倍。

下圖為鳥銃圖

中國火器的發展


中國火器的發展

下圖為火銃圖

中國火器的發展


中國火器的發展


中國火器的發展


第二類是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口徑和形體都很大的火炮,多數筒內裝填石、鉛、鐵等物,俗稱"實心彈",少數的裝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數百步至二三里距離,主要用在守寨和攻城,也用於野戰、水戰和海戰。明代的海船製造已經相當的發達,海船上就裝備了這些火器(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海船收復臺灣,曾用這些武器痛擊荷蘭侵略者)。


中國火器的發展


中國火器的發展


後因為火銃射程有限,明朝引入了燧發槍。燧發槍,1547年由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它的構造和性能與以前的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溼,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隨時都可發射。這跟今夏的手銃是最類似的。

中國火器的發展

從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封建經濟緩慢發展以及統治階級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元末明初金屬管形射擊兵器發展的勢頭停滯下來。十五世紀中葉以後,西方的火炮、火槍得到較快的發展,而中國的兵器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襲祖制,有些手銃的形制甚至百年一貫。到明中葉,中國參照國外火器,仿製了比火銃更先進的“佛郎機”和“紅夷炮”,以及單兵使用的鳥銃等。中國火器的製造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國火器的發展

1410年的法國弗朗機艦炮


中國火器的發展

瑪麗羅斯號上的紅夷大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