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学生"高仿"名画,被赞为创意网课,艺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兰州学生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频,因为孩子们都还在家上网课,美术老师布置了一个充满创意的作业:用日常用品当道具,模仿世界名画。

兰州学生

结果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脑洞大开:毛巾珍珠耳环少女、秋衣蒙娜丽莎等纷纷亮相,火速刷屏社交媒体,让网友惊呼:实在太好玩了。

兰州学生

集体"高仿"名画受网友盛赞

据布置这次作业的老师说,这段时间孩子都待在家里上网课,为了达到欣赏名画的教学目标。老师想出了这个又好玩又能在家完成的"作业",让孩子们扮演名画中的人物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帮助他们更生动地理解艺术。这次作业不但刷屏网络,还得到了网友的盛赞,有网友说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兰州学生

老师们脑洞大开,家长也拿出看家本领帮孩子"做造型"。想当年我们上学时,大家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学画画,艺术类高考加分等概念。而现在,在很多小学中,欣赏名画了解艺术成了必修。就像国内某位艺术大师所说:家长开始为"软实力"买账了。

兰州学生

艺术教育提升孩子"软实力"

《父母的语言》中作者指出:据研究表明,长期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在阅读和自我管理方面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

为什么越是发达的教育越重视"艺术教育"呢?这是因为艺术感受力是一种"软实力"。有些家长觉得,学艺术不过就是培养一下审美,陶冶情操如果学不好,也没有什么关系。

兰州学生

但是脑科学研究却告诉我们,在观察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大脑实际上是在搜寻"心理表象",长期进行这种锻炼,有助于帮助左右脑更好的协同,形成整体思维。

也就是说,懂艺术的孩子,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会更好,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学习的"软实力"。

兰州学生

如何带娃在线欣赏艺术?

Tim在美国上幼儿园时,表兄家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他们学校要求他们去读一本叫做《艺术史》的课外读物,Tim对上面的画很感兴趣。于是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了"艺术馆探索"活动。除了自己拿起颜料和笔去创作外,带孩子欣赏艺术大师的杰作,开启审美也是很重要的活动。

兰州学生

即便现在我们无法出门也有很多线上的艺术馆,可以让我们带孩子在线游览下面是我常去看的几个艺术馆网站,你可以带孩子去看看。我这里只提供下网站的站名,感兴趣的妈妈们可以搜索下(加勒克里斯在线艺术馆、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汇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兰州学生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根本不懂艺术,怎么带孩子去看博物馆啊。其实艺术并没有对错定论,面对同一个作品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相同。不妨把这件事儿当成和孩子共同的学习,共同地探险。下面是Tim的艺术老师对身为艺术小白的我提出的几个建议,希望能对你们也有所帮助。

1、 让孩子先说看到什么

欣赏一幅画,重要的并不是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我们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观察,获得某种情绪上的震动或者智力上激荡。所以先别说,问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其实孩子的观察角度和我们还是很不一样的,很多家长在读绘本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你关注画面中心的主角,孩子可能看得是树洞里的某个小鸟。

兰州学生

2、 边看边画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将看画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在法国度假的时候,在卢浮宫里游览,就经常能看到法国的美术老师带着孩子在卢浮宫里临摹。虽然他们能把《自由引导人民》化成二次元,但是并不耽误他们的创作热情。把名画用自己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孩子理解艺术的好办法。

3、 和孩子一起讨论

不要觉得那些传世名画就多遥不可及,兰州的艺术老师这次就做了很好的示范。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可以融入生活。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

兰州学生

如果是比较古典的作品可以讨论人物、去了解作画的背景。如果是现代作品,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看到这幅画的感受,能不能运用到生活里?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不就被做成了各种生活用品吗?

4、 将风格融入游戏

为了给孩子艺术启蒙,我和国内国外的艺术老师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孩子看了那么多经典名画,会不会只是看看而已,他其实很难运用和理解。老师给我的方法是,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集中看同一风格的画或者绘本,在将这种风格融入绘画游戏中,孩子对艺术创作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小辫子妈有话说:

在和孩子欣赏艺术的时候,如果时间足够长,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某些偏好。就像他们会特别喜欢某些作者的绘本一样,Tim就非常喜欢毕加索那种冲击力和鲜艳色彩。作为父母通过看画和聊画,你也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获得更深层次的亲子沟通!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