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你好生活》未播先火的主持人天團在廈門聚齊早已播出,尼格買提邀請到了李思思、朱迅、張蕾、康輝這四位央視著名主持人,可以說是一次神仙聚會。

《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在臺上的他們是沉穩、大方的、嚴肅的,到了生活中的他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就只有《你好生活》能告訴我們了。

他們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迅可能是最真情的那個。玩遊戲時她輸了,選擇的真心話,問題是“你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她哭著說,“是自己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

《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她年少成名,又去日本留學,回來就進了央視,主持風格接地氣,也在春晚的舞臺上多次亮相。是小尼眼中的“拼命三娘”,是我們眼中的“朱大膽”。她中能帶給我們驚喜。

她的父親無疑是陪伴她最少卻給她最多的那個人。

朱迅的父親是新華社的第一批外派國際記者,常年在外,朱迅的童年是在“爸爸是什麼?爸爸在哪?中度過的。當小學第一次見到父親時先是躲到了媽媽身後,爸爸抱起她一個勁親她的時候她已經號啕大哭。

《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就是因為這個與她不太熟悉的老爸,讓她知道了主持。成為了她主持事業的奠基人,也成為了她一生的遺憾。

當她在《搖滾青年》中扮演的”小小“過了之後她也膨脹過,當時的電影學院也給她拋來了橄欖枝。1990年前後,父親被從新華社香港分社調到了日本。

就在得知父親東渡島國那天,朱迅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的是什麼,她想起兩年前拍攝劇組導演田壯壯對她說過的話“這人啊,還是要學一門一生受用的真本事才好”

真本事對應的就是有個技能讓能夠穩定下來。

顯然對生於書香門第的朱迅來電影學院並不算是穩定,也不是它認為的真本事。所以她選擇追尋父親的腳步去日本。

《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日本讓她學會了獨立,打掃廁所、洗盤子等等苦活她都做過,賺了錢上了學的她能吃苦還上進,在日本憑藉主持火了。

這是她走進主持行業的第一次勝利,除了她自己的努力,還有父親方向的指引。

回國後的她也順利進入央視,主持起了與在日本完全不同的節目。因為日本的主持沒有稿子,而中國是要背稿的,這給了朱迅另外一個考驗,到最後她的那個節目主持不下去換人了,朱迅也沉澱下來反思自己了。

與柴靜一樣,她也是在實踐中走出的自我,坐冷板凳的她隨叫隨到,那裡有需要那裡就有她。她再次走上了舞臺就成為了我們眼中的”朱大膽“,她認為什麼事都是需要不斷嘗試和突破的。

《你好生活》朱迅落淚,父親給她的究竟是什麼

其實這中間父親無疑也是給了她力量的,她的父親在工作上就一絲不苟,不然也不會缺席朱迅的成長。

也因為她父親的缺席給了朱迅一個堅強、獨立的人格。

可能命運弄人,父親臨死前也沒有見到朱迅最後一面,可能是他曾經給朱迅陪伴的時間過早,要留下一個終生的遺憾。

他給朱迅的陪伴太少,卻是朱迅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沒有他也沒有今天的朱迅,朱迅也因沒有見他的最後一面而遺憾終生。其中有的可能不僅僅是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