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作用文言文,那么他们平日语言沟通交往,也用文言文吗?

空中的鹰2839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

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导致的语言变化。唐朝之后,白话文和文言文分离得更加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古人为何写文章的时候不用白话文呢?这样岂不是更方便读懂吗?白话文尽管容易读懂,但真的不容易写,因为用字太多。同等信息含量的内容,如果用白话文,会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量。在纸张没有发明前,古人在青铜器上铸字、竹简上刻字、丝帛上写字,这些书写材料都十分昂贵,而且书写过程也很费劲。所以,古人为了省钱省力,写文章的时候必须惜字如金,文言文这种精简化的用语就体现了它的优势。打个比方,您正在读的这部书总共十余万字,如果用竹简写成,需要近三十斤竹简。如果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用竹简写成,大部分人是买不起的。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省字控制成本。

东汉改进了造纸术,唐宋普及了印刷术。书写材料便宜了,过程也不那么费劲了,为啥还用文言文呢?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传承的惯性,文言文格式稳定,言简意赅,有表达优势。另外,古代的知识分子用文言文还能提高自己的格调——这样能把自己和普通的“吃瓜群众”区分开来,通过体现文化的高低差异来获得优越感。两千多年来,使用文言文一直是读书人的身份象征,直到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后,文言文的优越感才消失。

宋朝之后,随着民众阅读的普及,白话文在书籍文章中的使用数量大大增多。宋代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话本”,实际上就是说书艺人表演时使用的底本。这种话本融合了口语和书面语,产生了一种浅近文言体,即白话小说。此后的畅销类小说基本都用白话文了,这样读起来比较贴近真实生活,而且大家都能读得懂,四大名著就是此类小说的代表。今天的初中生读四大名著就容易,但读纯文言体的《史记》就费劲多了。

宋朝之后的白话文和今天差别不大了,基本上都能看懂。史书上记载过一段宋代官府审问一个妇女的对话,这妇女砍伤了自己的丈夫,官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是你斫伤本夫?实道来,不打你。”和今人说话相比,只是个别字的用法听起来有些别扭,但不影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明朝时朱元璋写圣旨也多用白话文,因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用白话文方便点。朱元璋有一道圣旨下达抗倭令,要求抵御海盗,原话是这样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如此简单粗暴的白话文,今天的小孩子也能听懂,毫无违和感。

到了清朝,白话文和今天基本无异。性情中人的雍正皇帝,给大臣写朱批的时候就时常冒出两句白话文,用这样的方式拉近与大臣的情感。比如: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他甚至还给大臣写过“你好么?”这样今人常用的口语。

尽管古人讲话也用白话文,但并不代表你穿越回去就能听懂。因为同样的白话文,古人的发音和今天不一样。关于此问题,下一篇会详细论述。



穿插游击队


古代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文字呈现出来,就如同我们我们现在读的书,书上的文字都是书面语,我们现在人说话也不会向书上那样。同样,文言文也是一样,是古人的书面语,他们说话肯定是用的是口语。所以,我觉得说话用的不是文言文!


爱吃糖果的小蜗牛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去找几个古人来验证这个问题,但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分析得到答案。我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废话嘛”,别急,且听我分析:

首先,为什么说是呢?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不管是古人写下来的文字,还是他们说出来的话,对现代人来说,都是文言文。

举个例子,我们常说的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都是当时的白话小说。白话文,是相对文言文而言的,是一种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古人而言,白话小说就相当于是用他们的口语写作了。但是我们现在来看这些书,不借助词典工具的话,几乎不可能完全看懂。

所以,即使是古人日常沟通交流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文言文。

那为什么又说不是呢?

这个其实是针对古人而言的。上文也说了,白话是古人的口头交流用语,跟书面用的写作语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文字的产生要远远迟于语言的出现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400年创造的楔形文字。而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万年前,即使是晚期智人(也就是我们自己所属的品种),也已经存在5万年了。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几万年时间里,人类肯定是有语言的,但是没有文字,人类的文明只能通过歌谣或者口口相传的传说流传下来。

后来,文字被创造出来了,于是就有人用文字来记录这些文明。但是,文字的创造是有一个过程的。古人不可能说等到所有的文字都被创造出来之后,才开始书写和记录的。所以,他们只能用已有的少量文字,来记录大量的内容。写下来的文字和口语肯定有较大的差异。

在记录的过程中,已有的文字实在是不够用了,可能某个机灵的记录者会灵机一动,自己创造几个新字出来。文字就是这样在使用中不断发展的。

2、语言的进化要远远快于文字的发展

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有官话,书面语大多数是按照当时的官话来写的。即使是改朝换代了,新的统治者也深受前朝的文化影响,在文字上并不会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历代的学者,大多数都遵循儒家的学说,照着儒家的经典来写作,书面语言的变化并不大,过了一千年他们依然能够轻松读懂孔子的著作。

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是不受官话限制的。写出来的东西,要让所有的人都看懂,那只能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文字;但说出来的话,只要对面的人能听懂就行,怎么舒服怎么说。所以,地方上形成了方言,行业内形成了术语,江湖中产生了黑话,网络中充斥着流行语——每一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在说啥。

由此可以断定,古人的书面语和口语也是有巨大差异的。


牛皮社


写作用文言文,平时沟通自然用当时的“白话”。其实历史上发生一件趣事,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孔子的孙子子思跟个一个叫乐朔的发生剧烈争论,而且争到打架,打倒你死我活的程度,宋国国君亲自来劝架,而就为语言的问题。

起因是孔子的孙子前往宋国,子思与宋国大夫乐朔讨论学问。

然后乐朔说:“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意思是写文章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懂,知道事情,应该写得越简单明白越好。但是那些书,故意往难了写,写得鬼都看不懂,不是故意找麻烦吗?

子思回答:“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子思的意思是,文章要传到深刻的道理,因而要求严谨。所以把口语的话变成文字,就要求典雅一些,才使文学有艺术感。

我觉得乐朔和子思说的其实都有道理。但好死不死,子思又多说了一句:从前鲁国也有乡下的里巷之人,像你一样提出这个问题问我,对他说:学问之道,是传给真有慧智的人,如果不是智者,那对学问之道,有什么可贵之处呢?现在你怎么也和一般不学无术的人一样见解呢?”

子思这样一说,糟糕了,等于侮辱人家乐朔是乡下人没见识。乐朔越想越生气,跟门生说:这小子太可恨了,当面侮辱我。

乐朔的门生就建议说:子思的祖先本来就与我们有旧仇,正要寻他晦气,不如干他。

然后大家抄起家伙就去围攻子思。幸好宋国国君消息灵通,听到消息,赶来拉架,解救了子思的危机。


鬼谷子秋毫书斋


古人写作用文言文,生活中人与人沟通是不是用文言文?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问题里。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的“文”原本应该为“纹”,文言就是经过修辞处理、雕琢、美化的雅言。文言文就是用这样的雅言写的文章。既然是文章,人们在生活中当然不会用写文章的方式沟通交流。参照今天我们写白话文,虽然说“我手写我口”,但事实上仍然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用语仍然与我们写文章的用语有区别,因此,古代使用文言文的时代,人们的口语更不可能用文言。



性命幽观


首先,古人日常交流是不会用文言文的,古代书写用文言文在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上的,一般的平民百姓大都目不识丁,说了他们也听不懂啊!所以,可想而知,与文言文对应的还有通俗语,或者叫古白话吧!一个是用来写的,一个是用来说的。口语和书面语是分开的。哪怕现如今的社会,我们的口语与书面语也不完全一致的。

其次,“语”和“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指口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话。“文”是指用文字记录的书面语,写文章时。五四运动时期,随着白话文的出现,人们就把学习用中国传统书面语(文言文)写作的文章的课程叫“国文”,而把学习用白话写作的记录口语的文章的课程称为“国语”。现在的“语文”这门课程中,有文言,有白话,所以课程叫语文。

最后,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书面语。只不过前者建立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而后者则建立在近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此后,我们的写作课程也以白话文写作为主了。


一十一四问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绝非偶然,有祖先的智慧在其中。

古圣先贤发现,日常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字如果不加区分,怎么说就怎么写,会有什么弊端呢?我们的日常用语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变化。像我在国外待了四年半,刚回到国内的时候,很多网络上的词就看不懂。比如说,什么叫做“粉丝”?后来才知道原来是“fans”这个词音译过来的。什么叫“顶”?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顶”就是反对,因为我们经常与人顶撞。结果和朋友交流出现了笑话,人家说那是非常支持、非常拥护的意思。现在网络很发达,又出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老年人听到这些词汇,肯定是不知所云。如果我们的文字和日常用语不加区分,会有什么弊端呢?你看四年后很多的词你就看不懂,再传上百年、千年,后人再看前人写的文章,完全不知所云,就像读天书一样,怎么能够把智慧、经验传承下去呢?

古圣先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发明了文言文这个标准化的书写工具。



儒释道大课堂


古代也是文白分开的!除了先秦时期,因为文言文就是那时的口语演变而来。换言之,古人说话是一套语言,写文章是一套语言。说话用口语,写作用文言。你会觉得这样搞岂不是太麻烦?为什么不合二为一,直接写白话文呢?

古人早都想到了,之所以设计两套语言是因为古人发现口语变化真的好快啊!而且不同地方人的口语差别也好大啊!那么如何进行跨越时空交流呢?当然是设计一套固定不变,贯通古今的语言,专门用来写作!这套语言一经形成,千年不变,于是后世的子孙只需加以学习,便畅读祖先文章,明晓其意,简直是跨越千年的沟通!这便是文言文的最重要作用!

君不见,2000年过去了,你还能读懂司马迁的《史记》,这就要归功于文言文了。假使当年没有文言文,全写白话文,那司马迁就等于是将口述历史记录下来,然后就成一本书。那我们现在拿到手里,啥也读不懂了!因为2000年过去了,口语变化实在太大了!不异于鸡同鸭讲啊!不信你回忆下,中学时代,读鲁迅的文章是不是感觉很佶屈聱牙啊? 没错!谁让他们那批人搞白话文运动,净写白话呢!这就是白话的坏处,须知鲁迅距今才百年而已。

古人说话是不可能说文言的,因为文言是写作语言,要推敲用词,用在笔头写,不用在口头上。而且只有读书人学习以后才能掌握,一般老百姓不可能满嘴之乎者也,他们不会!至于读书人嘛,肯定说的也是白话,但是文言写多了,难免有些词汇、句子从嘴里蹦出来。于是,读书人的口语中可能会夹杂一些之乎者也。这也很正常,就像你现在碰见个文化人,会感觉他说话文绉绉的一样。


小和尚释广德


所谓文言文,是相对于我们现代所使用白话文而言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著名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很显然古代人们日常交流并不使用文言文,而使用口语来进行交流。


字里行间有温度


中国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各地方言不同,为了能够沟通交流文字上就需要统一,所以文言文就是大家都能看懂的语言。只不过相同的文字各地发音不同而已。所以官方文件和文人之间的书信交流都用文言文。这就是书同文的意义。日常语言交流因为各地发音不同,任然以方言为主。目前保留的古方言包括晋语,江浙沪语,闽南语,粤语。古代越南朝鲜官方信件也用汉语文言文。只不过也是用当地发音注音。近代他们取消了文字,把当地的拼音作为文字使用。日本引进了部分文字,被称为真名,因为真名不够用于是把汉语文字草书做简化创造出日本文字,被称为假名。原因大概是隋唐时派驻中国的留学生只学会部分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