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说到底,学习一定是件快乐的事情

论语今读|第一期——说到底,学习一定是件快乐的事情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宋朝宰相赵普说过的话。

之前总以为论语中的观点看法很多都已陈旧,对现今的我们貌似无多大的用处,可当这个假期我重新拿起它、走近它时,才发觉那历经了2000多年的智慧,至今还在熠熠生辉。

《学而》篇第一章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七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十二章》。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越不会去深思、去一探究竟,只是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了之后要时常去复习、使用,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论语里最普通的一句话了。

孔子在这里说了“习”又说了“说”,为什么呢?那“习”在这里又有什么寓意在呢?我们都知道,古人学习的是“五经六艺”,“五经”即《诗经》《书经》《乐经》《礼经》《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五经”是古人的知识,“六艺”是古人的技能,他们的学习内容本身就很广泛,知识技能相结合,所以“习”在这里更多偏向实践的意思,“时习”就是选取合适的时间去实践、去刻意练习,这样才算“时习之”。

论语今读|第一期——说到底,学习一定是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不悦的状态,所以孔子才会说“亦”这个字,“不亦”的意思是“不也……吗?”言外之意就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学习不是一件“悦”的事。

孔子所说的悦接近一种状态叫做“心流”。

“心流”就是当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时,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会悄悄地潜入你的心,使你快乐,使你幸福。这种感觉带给你的不仅仅只有幸福,还会让你有更高的成就感,让你对生活有掌控感,让你知行合一等等。所以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当你全神贯注地去做某件事时,就会获得幸福。

朱熹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老师之前,我对于学过的知识遗忘得非常快,那是因为没有地方去实践,在经过了时间的历练之后,我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一些内容、一些方法使用过后便刻在了脑海中,这是因为这些东西是我真正实践了的。

如果能深刻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就会更加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偏向于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了,而新时代的教育正在逐步回归教育的本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乐,在于练习、在于实践,在于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中获得的心流体验。说到底,学习是人类的本能,学习一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