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蛻變 萬象更新 空港自貿功能區跑出從1到N加速度

2019年底,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陝西西鹹空港綜合保稅區。作為自貿試驗區重要的創新動力源,綜保區的批覆助推空港自貿功能區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2017年4月1日,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空港自貿功能區作為其核心承載區之一,秉承“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理念,經過三年的探索,不斷釋放西北臨空自貿試驗區的“西引力”,持續擴大陝西省外向經濟的“朋友圈”。

樞紐建設持續發力 打造國際開放新名片

“開放”二字對於陝西並不陌生,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中心、開放高地。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依託航空、公路、鐵路等多種交通運輸體系,空港自貿功能區利用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構建起立體化的開放通道,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助力陝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2019年,空港新城區內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 4722.1萬人次,空港新城貨郵吞吐量突破38萬噸,同比增長22.17%。截止目前,空港新城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28條,其中國際航線13條,新增“一帶一路”國家通航點4個,構建了陝西聚集高端產業、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2018年底,《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利用第五航權,空港新城結合陝西產業特色,緊抓機遇,陸續開通“首爾-西安-河內”全貨運航線和“葉卡捷琳堡-西安-普吉”客運航線,均創陝西首例。將東北亞貿易區、陝西自貿區與東盟自貿區聯通,為構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際航空樞紐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陝西地處內陸,不靠海不沿邊,與世界聯通、發展外向型經濟,航空是最佳捷徑。空港自貿功能區現有包括進口藥品、進境食用水生動物、進境水果、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口肉類在內的5大指定口岸(指定監管場地),正積極對接國際標準不斷提升口岸便利化程度,為企業量身定製直達終端市場的“水果航班”、“龍蝦航班”。越來越多的開放要素資源在此匯聚,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的貿易環境。

改革創新多式聯動,構建臨空經濟新引擎

創新是空港新城與生俱來的基因,2014年西鹹新區在獲批國家級新區時就被賦予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歷史使命。後續自貿試驗區、臨空經濟示範區等重量級招牌接連加持,空港新城這座年輕的城市,以勃勃的生機和活力不斷向前,逐步形成了具有臨空特色和優勢的創新驅動發展體系。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三年來累計形成自貿試驗區創新案例20項,其中2項被全國複製推廣、4項被全省複製推廣,牽頭承擔的《中國(陝西)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任務35項。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2020年3月3日,在空港新城東航維修機庫,一架來自柬埔寨瀾湄航空的空客A321客機正在進行8C檢修,這是陝西首例幹線飛機進境維修業務,也是自貿試驗區政策助力產業聚集的具體實踐,為航空維修產業加速在空港聚集創造了條件。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除此之外,空港自貿功能區積極統籌多個國家試點,找準核心突破口,創造了多項全省“首單”。全省首單航空貨物關稅保證保險落地空港;完成陝西省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首單業務;完成陝西省首例境外飛機進境維修業務;順利開通陝西省首條由外國航空公司執飛的全貨運航線;另外,全省首家GLP實驗室以及信用評級機構、外資航企辦事處均在空港落戶。

2019年底,空港自貿功能區再創佳績,在西北地區率先獲批開展保稅航油業務,這一零的突破對於吸引國際航空公司落戶、推動國際航線發展並帶動航空關聯產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釋放市場主動新活力

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是自貿試驗區誕生時就肩負的使命。三年來,空港自貿功能區對標國際,創新突破,帶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激發出新的發展活力。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2019年,陝西西鹹保稅物流中心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79萬噸,貨值2.62億美元。”西安機場海關保稅監管科科長薛朝暉說:“數字增長的背後,是海關通關效能不斷提升所做的努力。”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西安機場海關全面推行“智慧通關”模式,使企業“少跑路”,通關作業無紙化覆蓋率達到99%,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縮77.7%、93%,通關時間優於全國平均水平。通過港港聯動、海關監管互認的新模式幫助長安航空租賃飛機快速通關,節約通關時間近一週,節約運營成本40餘萬元。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成功促成了西安-莫斯科貨運航線的圓滿開通。

三年蜕变 万象更新 空港自贸功能区跑出从1到N加速度

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規範審批行為、優化審批流程,提速審批時效。積極推行“不見面審批”,首創政務管家服務模式,打造三服四化社區試點,提供全生命週期幫辦代辦,解決政務服務最後100米的問題。與西北政法大學聯合搭建臨空法律服務中心,並引入了“無人律所”;聯合太平洋保險集團共建臨空金融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開放、全面的服務。

空港自貿功能區三年來新登記企業數和個體工商戶較獲批之前分別增長362%和1437%,外資引進額增長1.5倍。引入東航和法國賽峰合作的飛機起落架深度維修項目、科榮達APU維修,海航技術維修基地等27個航空製造項目,13家航企基地、144家物流企業入區,臨空主業不斷聚集壯大。

全球經濟正由“大進大出”的海洋時代,邁向“快進快出”的臨空時代,空港自貿功能區將繼續立足特色,積極探索內陸型臨空型自貿試驗區的新模式、新路徑,不斷踐行“三個經濟”的發展要求,助力陝西跑出開放發展“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