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娘子軍”戰疫記:緊缺物資全球購 24小時值守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空港新城承擔著守護陝西空中門戶的重要使命,1月25日以來累計承接了8000多架航班、2800多名留觀旅客的轉運工作,同時還負責著空港新城轄區內3個醫學觀察點近千名旅客的服務保障工作,各類防疫物資需求激增。

空港“娘子軍”戰疫記:緊缺物資全球購 24小時值守

“一邊是醫學觀察點防護等物資需求量大,一邊是商場關門、供應商回家過年的實際情況,疫情初期物資採購真的非常艱難。”負責空港新城3個醫學觀察點物資保障工作的李絢絢介紹,大年初二,空港新城緊急召集正在休假的30多名幹部員工組建物資採購保障工作組。這支“有職責之分,無部門之分”的隊伍,集結了管委會和集團公司相關部門的精銳力量,且從上到下都是“娘子軍”。

李絢絢是空港物業公司董事長,用盡一切辦法尋找貨源;空港新城自然資源局局長夏夢多方統籌協調,編制物資需求計劃;空港新城財政局局長楊珂發揮財政人的專業能力全方位保障資金撥付;教育衛體局副局長薄馨立足崗位邀請專家對防疫物資進行指導分類並劃分防疫物資使用等級、制定《防護用品配置標準表》;空港商貿公司副總經理高鶴和空港集團成本管理中心主任劉季輝開啟24小時“無時差”工作模式,只為儘快從海外採購回物資補給一線防疫工作者。

物資採購和出入庫的各類信息和報表每天像雪片般飛來,這些“娘子軍們”接打電話一刻不停,樓上樓下步履不停,統計整理工作不停,甚至一整天下來都顧不上給家裡打個電話。

空港“娘子軍”戰疫記:緊缺物資全球購 24小時值守

“做採購計劃一個不小心,要麼就會導致物資過剩,要麼就會造成物資緊缺,一線人員無東西可用。所以我們在確定各工作組實際需求和消耗量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還惡補了很多醫護物資的專業知識。”除了負責制定採購計劃,夏夢還積極聯繫相關企業爭取到了上萬個口罩以及酒精、防護服、食品等物資。

為了最大程度保障物資供應,空港新城物資採購工作人員不僅在全省、全國範圍內搶購物資,甚至將採購的範圍擴大到了全世界。

“我們第一批在海外採購的物資是15000個口罩,1月31日從泰國發貨,四五天的時間就分發到一線防疫工作者手裡了,雖然採購過程比較艱辛,但好在這批口罩質量非常不錯,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反饋很好,我們也就覺得值了!”劉季輝回憶道,剛開始釆購都比較散,渠道也很亂,電商上的防疫物資多先款後貨,不敢買,海外代購直郵的話也面臨被海關扣押的風險,可以說各種阻力都很大。

空港“娘子軍”戰疫記:緊缺物資全球購 24小時值守

參與海外物資採購工作的高鶴對此深有感觸。她說:“疫情爆發初期我們便第一時間打通外貿渠道尋找醫護物資貨源,陸續從德國、哥倫比亞、印尼、泰國、俄羅斯等國家進口物資,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口罩、紅外體溫檢測儀、各類防護服等二十餘種物資的貨源直採,用於支援省內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空港新城防疫物資的需求。”

空港“娘子軍”戰疫記:緊缺物資全球購 24小時值守

為了全力保障防疫資金撥付,空港新城財政局迅速開啟防疫物資採購綠色通道。楊珂說:“非常時期,我們把常規政府採購流程全面壓縮,5單手續簡化成1單,大大提高了防疫資金到位時間,早一秒付出貨款,一線人員就能早一秒收到防疫物資。”

採購渠道暢通了、資金撥付到位了,物資入庫管理也是一門學問。

“為了讓每一個口罩、每一件防護服、每一瓶消毒水都用在刀刃上,我們的物資申領審核和出入庫登記非常嚴格。起初是靠人力24小時在崗全力保障一線人員的物資使用,因為很多物資都是午夜送達的,我們遲延一刻,一線人員就會冒著生命危險赤膊上陣。”薄馨介紹,為了進一步提高防疫物資發放效率和精準度,近日還藉助釘釘平臺的物資申領模塊,讓申領審批更智能快捷。

各顯神通找貨源,全力以赴保資金,分秒必爭出入庫……“物資全球購、全天不打烊”的空港新城物資採購保障組背後,是“24小時在崗、全天候戰疫”的她們。疫情當前,她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戰“疫”時刻的空港擔當。

華商記者 魏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