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之後的皇帝不再封禪泰山,是不是恥於與宋真宗為伍?

花非花夜非葉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看看歷代舉行過封禪的有哪些人。他們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總共六人。

秦皇漢武沒問題,非常有資格;光武帝劉秀雄才偉略,也沒問題;唐高宗李治時期,唐朝疆域達到了唐朝之最,也還說得過去;唐玄宗封禪實在安史之亂前,那時也有資格封禪;但宋真宗封禪是怎麼回事?

宋朝雖然經濟發達,但卻一直受到北方的遼國侵略,檀淵之盟更是整個北宋王朝的恥辱。然而宋真宗卻引以為榮,覺得做下了天大的功績,於是興沖沖的跑到泰山舉行了封建時代的最後一次封禪。

也正是由於宋真宗的這種奇葩行為,導致後世帝王都羞於與之為伍,嚴重拉低了泰山封禪的檔次。於是,自宋真宗以後,歷代帝王再也不願意舉行封禪大典了。


博美大觀


是的,自從宋真宗之後,歷代帝王再也沒有在泰山封禪過了,簡直是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湯。

司馬遷在《史記》裡對封禪是這麼說的:自古受命帝王 ,曷嘗不封禪 ?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簡單來說,想要封禪,那必須是功至、德洽、符瑞、受命四點,不過還有默認的條件是大統一。

秦始皇、漢武帝都是大家公認的千古一帝,那自然是有資格的。重振漢朝的漢光武帝雖然沒有漢武帝那麼威名顯赫,但也符合這些條件,而到了唐朝這個泰山封禪就有些水分了,畢竟連名氣最大的唐太宗都沒去封禪,唐高宗和唐玄宗不免過於牽強。如果說唐朝兩位是有些水分的話,那宋朝的宋真宗就直接將泰山封禪變成了一個笑話,乃至後世皇帝都不再去封禪了。

宋真宗在位期間,雖然沒有徽欽二帝那麼昏庸,但是也沒多大的建樹,其執政期間最大的事當屬與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這條盟約雖然換來了宋遼數十年的和平,不過也是在能打贏的情況下,主動要求和談的,這多少令人覺得不恥。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心裡還是有點數的,知道自己佔了優勢還被迫簽了城下之盟,多少令人詬病,為了給自己挽回一些面子上的榮耀,於是厚著臉皮去泰山封禪了。要知道,當初唐太宗手下勸他去泰山封禪時,憑藉唐太宗那樣的功績,他還謙虛的回答自己不堯舜,且天下尚未太平,沒有必要勞民傷財,以此拒絕了封禪。可宋真宗這一封禪,導致後世好大喜功的乾隆都放棄了泰山封禪這一想法、當初乾隆登上泰山時,一度想要在此封禪,但是經手下提點宋真宗在此封禪過,便掃興的放棄了。

當然啦,除了宋真宗的行舉令泰山封禪權威性降低外,後世不封禪的原因還在於隋文帝、唐太宗的拒絕封禪,給了後世君主很好的表率,畢竟連這兩個稱得上千古一帝的人物都謙虛的拒絕封禪了,如果自己功績不行卻強硬封禪的話,那便會和宋真宗一樣遭後世恥笑。鑑於這個原因,當初有人勸明成祖封禪時,他便以兩位皇帝功高蓋世卻拒絕封禪一事而推辭了。

最後一點則是,泰山封禪還有加權皇帝權威這一作用,昭示著君權神授。可隨著皇權的不斷加強,自朱元璋廢掉宰相制度後,皇帝的權威已經足夠大了,根本也不需要通過“封禪”這種方式來加權皇權。不舉行封禪還勉去了勞民傷財之舉,這比封禪引起無端的責罵而言,顯得更加妥當,這也是後世泰山封禪棄用的原因之一。


觀妙歷史


泰山封禪主要是藉助於君權天授的觀念,將君權與神權相統一,以方便統治者管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君王舉行泰山封禪的幾條目的:①表明自己是上天授命的君王,具有合法正統的統治地位;②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很大;③為了向神靈祈福,希望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而泰山封禪也不是每個君王都會進行,在中國古代的歷代君王中,

只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六位皇帝進行了泰山封禪。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每個君王都有資格的,因為封禪泰山不僅需要君主有巨大的功勞,而且每次封禪也會消耗大量的民力財力,這也是一些君王沒有封禪的原因,比如唐太宗。

而宋真宗之後,歷代帝王就再也沒有進行泰山封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政治中心的轉變,②皇權的不斷增強。

政治中心的轉變

宋朝之後的中國還有三個朝代:元朝,明朝,清朝。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而元朝的發源於蒙古地區,而清朝發源於白山黑水之間,因此,對於以上兩個朝代,即使要封禪,也會選擇大興安嶺或長白山。而明朝的發源地也在南方。

而在宋朝之前,之所以會把泰山作為封禪的地方,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主要集中在洛陽和長安等中原地區。而泰山在四面平地之上就顯得格外突出,從地理政治美學的角度來考慮,泰山就成了政治中心。

但是元朝之後,中國地域的增大使得政治中心開始北移,由此以來,泰山也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皇權的增強

封禪所要表達的意義是天人合一,君權神授。而元朝之後君主開始人為地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尤其是在明、清兩代。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帝的權威,所做的工作已經足夠多。中央已經足夠集權,皇帝也已經足夠強大,根本就不需要通過“封禪”這種方式來強調皇權的意義了。

結語

泰山封禪的逐漸消失是中國君主權利的不斷增強和政治權利的不斷變化造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君權神受的思想也開始漸漸地消失。因此,泰山封禪與不懈與宋真宗為伍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