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些人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做法持相反的態度?

科大庫裡


因為宋真宗和明英宗親征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帶來的影響也完全不同,所以同樣是親征,評價卻是完全不同的。

宋真宗親征雖然沒有取的什麼戰果,而且最終還因為畏懼遼人而在北宋有利的條件下選擇花錢免災,與遼國達成了“澶淵之盟”。但是他親征後首先是對士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的,他到達前線後曾親自登上城牆,極大的鼓舞了士兵的士氣。


澶淵之盟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種城下之盟,是一種屈辱,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澶淵之盟的簽訂對宋遼雙方其實是雙贏的結果。在澶淵之盟以前,宋遼進行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為此雙方付出的人力物力都是極其巨大的。而在簽訂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一直到宋徽宗時期主動撕毀合約與遼開戰,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採用宋人打破。

光對北宋來說,和平的局面給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每年30萬的歲幣不足用兵費用(3000萬)的百分之一,北宋以較少的代價換取了難得的和平。而且按照澶淵之盟的規定,宋遼雙方還在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在貿易中其實北宋所賺取的錢遠遠多於歲幣,而且北宋還能低價購買遼國的馬匹加強軍隊。


(澶淵之盟)

所以對於北宋來說,宋真宗親征除了帶回來了一份表面上屈辱的合約外,實際上是給北宋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反觀明英宗親征,則完全是如兒戲一般。宋真宗親征是因為遼國大軍壓境,已經威脅到了北宋東京城的安全,宋真宗是在宰相寇準的逼迫之下才下定決心親征的。而明英宗親征則在完全沒有到那種萬分危急的關頭的情況下,就在權宦王振的慫恿下不與大臣商議而草率做出的親征決定。

好吧,既然已經親征了,那就做出點成績來看看吧。可是最終非但沒有任何成績,反而是如同兒戲一般的將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一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太監手中,一會兒要改變路線去太監老家看看,一會兒又怕踩了太監老家的莊稼又再次改變路線,最終導致20萬大軍被瓦剌軍包圍在土木堡。結果不僅20萬大軍死傷過半,隨行的文武大臣幾乎傷亡殆盡,更恥辱的是明英宗自己還被瓦剌抓了俘虜,這種恥辱真的是亙古未有。
(明英宗影視形象)

宋真宗親征最終為北宋與遼國之間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人們自然會稱讚。而明英宗親征則完全是一場兒戲,不僅自己成了敵人的俘虜,而且還險些將大明王朝葬送了,對於明英宗的親征人們自然沒有什麼好話。


小祁說歷史


這並奇怪,因為遼國十分強大。在其大兵壓境,兵鋒直指東京,大宋王朝危如壘卵,而宋軍又兵無戰心將乏鬥志,朝廷大臣主張南遷避敵之際,唯有宋真宗御駕親佂,或許能為大宋王朝贏得一線生機!

1.遼軍直指東京,宋真宗必須御駕親征

因此,參知政事寇準才會力排斥眾異,竭力鼓勵宋真宗御駕親征。

此外,儘管遼國的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似乎在公元1004年,出兵之後,軍事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但卻未奪取沿途宋朝的重要城池。雖然他們一路打到澶州城下,但卻因孤軍深入,後勤補給困難。只利於速戰速決,而不利於長期消耗。

而對於此時的宋軍而言,面臨的局面既不是缺糧乏餉,也不是敵眾我寡實力對比懸殊,而是缺乏鬥志,以及難以克服的畏縮心理!

因此宋真宗的御駕親征,相當於給宋軍打了一針強心劑,瞬間便激發了宋軍將士的鬥志。當將士們發現老大與我們在一起,士氣必將大受鼓舞。

有資料記載,當宋真宗出現在澶州北城門樓時:宋軍望見宋真宗後,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頓增百倍。遼軍數千騎逼至澶州城下,宋軍開城迎敵,斬殺遼軍大半。

而此後宋軍將領又利用弩箭,射殺了遼軍大將蕭達攬,使遼軍大受震動,蕭太后也因灰心失望而產生了妥協念頭。

公元1005年,宋遼兩國以澶淵之盟的方式達成妥協:宋遼以兄弟相稱;宋每年給遼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並在邊境設立榷場互市。

澶淵之盟達成後,宋遼兩國便消除了大規模戰爭,邊境地區恢復了安寧,客觀上有利於北宋王朝鞏固統治和發展經濟。

儘管妥協退讓既不光彩,也不可能真正消除隱患,但是對於文強武弱的宋朝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要不是宋真宗接受了寇準御駕親征的建議,而是聽從朝臣遷都避敵的主張,恐怕不僅澶州會丟,汴京也會丟,甚至可能丟掉整個中原!

由此可見,宋真宗的御駕親征不僅是必要的,而且還是北宋王朝唯一的生存機會!

2.瓦刺不過癬疥之患,明英宗無須御駕親佂

如果說宋遼兩國勢均力敵,宋真宗若不親佂將有國破家亡之險!

那麼明朝時的瓦刺卻沒有遼國那樣強大的實力,也先的騷擾也多在邊境一線,儘管如同癩蛤蟆一樣討厭,但卻無法傷及大明王朝的根基。

縱然瓦刺再可惡,也只是癬疥之患而非腹心之疾!完全用不到明英宗御駕親征,只要派出善於用兵之人,因勢力導、因時力導,當緊則緊,當緩則緩,攻守自如,進退有方,自然能夠逐漸消彌瓦刺邊患!

然而,明英宗卻迷信寵閹王振的鬼話,自我膨脹的認為:朕乃真龍天子,必令也先望風而遁。朕或許能像先帝成祖朱棣那樣,既立威名又收實功!

明英宗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由於明英宗缺乏戰爭經驗,而全軍主帥王振又是個虛浮不實之徒,結果明軍出師之後不久便連遭敗績。

明軍自公元1449年的農曆七月十六日出兵,到了農曆八月便被迫匆忙退兵!

又因王振誤判形勢,導致明軍大部隊未能及時撤回關內,被也先追上並圍困在缺乏水源的高地——土木堡!

最後終於演變成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慘敗!不僅明朝的五十餘萬大軍全軍覆沒,而且連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虜。

至於罪有應得的權閹王振,也在混亂中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斃命!

土木堡之變,不僅使明朝損失幾十萬大軍,而且還使其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從此之後只能採取戰略守勢,歷史上將土木堡之變視為明朝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

造成這個被動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偏聽偏信而又輕敵自大的明英宗,及其御駕親征的草率決策。


北疆同心聊歷史


引言

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自古風雲變幻多,不以成敗論英雄”。

可真正的歷史卻並非如此,雖然偶爾有些人,即便失敗也被後人所推崇,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以成敗論英雄的。

站在歷史之後,重看歷史,不管是宋真宗還是明英宗都不能算是英主。但如果僅僅是比較二人御駕親征這件事,還是有高下之分的。

宋真宗御駕親征解了北宋的一時之危,明英宗御駕親征卻讓大明精銳損失殆盡,軍事實力直接開始由盛轉衰。

這不同的結果,自然就會引起人們不同的態度。

分析

如果想要比較深入的瞭解人們為什麼對二人的御駕親征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必須要把兩人的御駕親征進行對比。

  • 背景的對比

宋真宗御駕親征的背景是什麼,是契丹的侵略之戰。大宋與契丹的關係在宋真宗之前,是絕對的死敵。

大宋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而契丹更想要大宋的全部地盤。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對大宋發動了全面侵略之戰。

兩軍交鋒之後,雖然宋朝軍隊也有勝仗,但相比之下卻是敗多勝少,大宋北部邊界全線告急。

但反觀明英宗,他御駕親征的背景是怎樣的呢?

雖然說瓦剌也是在搞侵略戰爭,但更為準確的說,那不過就是犯邊之戰。瓦剌當時的實力雖然還不錯,但與那個時候的明王朝相比是有本質區別的。

瓦剌與明朝的關係,說白了就是癩蛤蟆爬在腳面上,咬不死人,但膈應人。

  • 動機的對比

宋真宗雖然不是英主,但相對而言,算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政治家。北宋告急之後,他雖然也有過畏戰、逃避的情緒。但寇準的一番話讓他如當頭棒喝,堅定了抵抗的決心。

可以說,從動機上看,宋真宗御駕親征不是為了擺威風,他很清楚御駕親征的危險之處。畢竟身為皇帝處身前線,很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

但他還是去了,他之所以去,不僅僅是因為寇準的一番苦口婆心,更不會是堅信大宋朝能夠戰勝契丹。他是在知道危機的情況下去的,他的御駕親征是把維護大宋的責任擔在了肩上。

後人再看宋真宗的時候,總會因為他親征之前的退縮而批判,更會因為宋真宗在澶淵之盟中的妥協而詬病。但他們忽略了一點,宋真宗走出京城,踏上親征之路那一刻的悲壯。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明英宗。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善良的人。歷史事實如此,在眾多的帝王中,他是比較良善、乾淨的。

他親政之後,也算是勵精圖治,雖非英主,但也並非昏君。可有一點,他寵信宦官,權宦當道,由他開始。

而他親征的動機與根源,也並沒有宋真宗那麼悲壯。

他之所以親征,說到底有三點。一是受宦官王振蠱惑;二是相信大明必勝;三是好大喜功的內心衝動。

說白了,他的御駕親征,是一種不成熟的衝動表現。那一刻的他,失去沒有一個政治家該有的判斷力。

我們其實可以來看看歷代皇帝御駕的動機。

要麼是因為國家危機,御駕親征以鼓舞士氣;要麼是準備開疆拓土,御駕親征以彰顯國威。

而宋英宗的御駕親征之時,明王朝只有邊關之患,並沒有國家之危;他更不是為了開疆拓土,徹底消滅瓦剌。

  • 結果的對比

文章一開始我便引用了《莊子》中的“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歷史的的確確並非真的“不以成敗論英雄”。

後人之所以對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御駕親征有不同態度,還是因為其結果的不同。

宋真宗御駕親征,從戰略意義上來看,解除了大宋當時的危機。雖然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對宋朝而言是屈辱的。

但從經濟意義,和未來宋遼的外交關係來看,澶淵之盟在當時還算是一個比較說的過去的結果。

而明英宗就不同了,他的御駕親征因為情報出現了問題,直接導致了明朝三大營的精銳損失殆盡。五十二名同英宗一起出徵的大臣也全部陣亡。

明朝的邊防政策轉守為攻,而未來的宦官專權,黨爭不斷也皆是由土木堡之變所引起。

結語

御駕親征,這個詞聽上去威風八面,但實際上風險與機會並存,甚至說風險遠遠大於機會。

御駕親征的結果如果是成功了,那麼皇帝的威望自然沒得說,可一旦失敗,那可能會讓整個國家陷入危機當中。

至於說宋真宗和明英宗兩個人,為什麼都是御駕親征,卻有著相反的評價。

說白了,什麼背景和動機那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結果。如果明英宗並非是以失敗而告終,而是徹底擊敗瓦剌,又有誰去批判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