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的研究人員對36名18到30個月的孩子進行的心理學實驗表明:

太多的玩具非但不能為孩子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反而干擾了他們的注意力,阻礙了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1]。

為此,研究人員呼籲:父母和託兒所應該把大部分玩具收起來,只同時提供少量的玩具供孩子們玩耍。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個實驗證明太多玩具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副作用。早在三十年前,德國的研究人員就曾將整個慕尼黑託兒所的玩具拿走了三個月,研究人員發現,失去玩具的孩子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遊戲的快樂,他們在適應了沒有玩具的生活僅僅幾周後,就自發地發掘了更多新的遊戲,而這些遊戲變得更具創造性和社交性[2]。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父母和託兒所應該把大部分玩具收起來。圖片源自網絡。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用於開發智力的玩具反而阻礙了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呢?

閱讀完本文,你會了解到:

  • 孩子在什麼時候開始產生創新的意識(從心理學角度解釋)。
  • 為什麼太多玩具會阻礙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根據認知發展論進行解釋)。

1. 孩子在什麼時候開始產生創新的意識?

根據讓·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論”(該理論被公認為是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理論)[3],孩子在12個月到18個月期間,就開始產生創新意識。在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是在做創新實驗的發明家,他們會為了目的窮盡自己能用到的一切環境資源來找到新的方法,無論是為了更輕鬆地拿到玩具還是更快速地吸引到媽媽的注意力。

溫馨提示: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認知發展論”,你將獲得全面的信息和參與討論。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認知發展論”,獲取更多資訊並加入討論。圖片源自今日頭條搜索。

12個月到18個月是孩子創新意識的萌芽階段,也是塑造孩子思維習慣的重要階段。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利用周圍的環境想方設法找到新的方法,這種由於“創新”給孩子帶來了這個階段特有的強烈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會成為一種驅動力,激勵孩子去做更多的創新,而獲得精神的滿足。比如發掘一個玩具的更多用途或者玩法,這種看似簡單的創新其實正是孩子形成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起點。

2. 為什麼太多玩具會阻礙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

顯而易見的是,要挖掘一個玩具的10種玩法,比發掘2種所要求的創新能力更高、也更難。比如:一套樂高積木可以通過拼接產生5種玩法,但發掘這5種玩法所需要的智力努力(也就是創新能力)卻不是呈線性分佈的。也就是說,大多數小孩能夠輕鬆順利地拼出其中的2種,但如果要發掘第3種玩法可能就需要孩子做更多的嘗試,即:要付出更多體力上的和智力上的努力,這個“努力”就是創新思維裡面的一個瓶頸期。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為什麼太多玩具會阻礙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圖片源自網絡。

在面對瓶頸期時,孩子們感覺到困難,並由此產生壓迫感,也就是壓力。根據“認知發展論”所提到的驅動力,孩子的本能是想消除這種壓力,目的是體會到創新帶來的愉悅感。所以,面對壓力的孩子這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努力想辦法解決困難,從而突破壓力;二是:放棄這個令他產生壓力的玩具,選擇另一個新的玩具來產生新的愉悅感,以此來彌補和替代因為放棄上一個玩具而損失的愉悅感。

而這兩個選擇,就是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小孩的心理分界點: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小孩的心理分界點。圖片源自網絡。

  • 玩具少的孩子,由於沒有多餘的玩具干擾注意力,他們會在同一個玩具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所以更容易做出第一個選擇,選擇通過持續努力突破這種壓迫感,在找到這個玩具新玩法的創新過程中體會到遊戲的愉悅感。成年人把這種體驗形容為“鍥而不捨”或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玩具多的小孩,在需要集中注意力解決壓力時,更容易被多餘的玩具干擾,選擇放棄繼續玩手裡這個讓他“頭疼”的玩具,轉而投向新玩具的懷抱。這種嬰幼兒時期的“知難而退”,一旦遇到壓力和困難就退縮,就去選擇簡單容易的玩具來彌補遊戲的愉悅感,會讓孩子一直不能突破創新的瓶頸期,不能得到更多的智力開發。也就是說,玩具多的孩子在玩遊戲時,需要的智力努力一直徘徊在較低的水平,沒有進行深入的遊戲,因此智力開發就沒有得到突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思維定勢,產生創新的“惰性”,在長大後就會出現一種行為習慣:一旦遇到困難或者遭受打擊,就選擇逃避,不能持之以恆地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難,因為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沒有體會過克服困難後帶來的愉悅感,只體會過放棄、逃避帶來的輕鬆愉悅。所以,玩具多的小孩,選擇更多,反而更容易讓他們分散注意力,不能進行深入遊戲,對每一個玩具都只是淺嘗輒止,不能得到更好的創新能力開發。

參考文獻:

[1] Alexia E. Metz (2018).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 78–87.

[2] Elke Schubert, Rainer Strick. (1996) Toy-free Kindergarten.

[3] Piaget, J. (199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Littlefield Adams.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用兒童心理學分析孩子的成長。歡迎關注。


心理學知識科普:家長還在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嗎?請快停下來!

用今日頭條APP搜索“兒童心理學研究”,獲得更多心理學資訊。歡迎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