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到人生边上》 下篇

这是一个系列篇,请进入头条号观赏读《走到人生边上》 上篇

人生实苦

读《走到人生边上》 下篇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见过很多人创造了很多美丽的诗句,创造了很多美好的生活状态去有意或无意地展现给别人,但这都不能隐蔽一个事实——人生实苦。


为什么要有诗歌呢?诗歌是不是一种表达?为什么要用诗歌来表达?

因为要铺灭现实的空虚,掩盖无可奈何的处境。

即使是赞美的诗篇也是为了喜悦盛极的留恋,作者必然深谙美丽终将散去。


明白一个事实:我们的人脑在一切顺意的环境下是无法进行创造的

可以理解吗?人所有的任何的表达形式都是“忍不住”。


这个忍不住就是一种苦。

不表达就苦

表达了无人回应亦是苦

回应不和自我的心意还是苦

人只要有『我执』,就有苦


人生实苦,怎么办?

“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

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

——牛顿《原理》


人有优良的灵性良心,却又有许多劣根的肉欲杂糅在一起。

铁块经过千锤百炼成才成钢

黄金经过萃炼,去除杂质才变成纯金。

人也是一样。

人从忧患中习得智慧经验,从苦痛中修炼出美德来


就是,人需要锻炼。

去压制杂糅的劣根,锻炼中纯正的品质出来

那么,这个实在苦的人间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锻炼灵性良心的地方。


所以,到底有没有灵魂?宗教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重要吗?

所有创造出来的信仰都是感性的。

你恐惧死亡它就教你人有来生,今生存下好事,来生得好运?

这是一种“功德”还是一种“功得”?

另外,宗教还容易被刻意使用,用来巩固统治,用来恐吓人心,更有甚者的用来敛财骗财。


一切的一切,都不如守护这一颗独立思考的心,用仅有的现在投入到人世间锤炼灵性良心的路途里。


永远出发走在路上,去设立一个又一个不可轻易到达的理想。


“理想该是崇高的,难于实现而令人企慕的,才值得悬为理想。如果理想本身就令人不满,就够不上‘理想’了”。


好了,大理论不宜说太多,成年人害怕说教。

最后再引用一次书本的原文,是作为这草率的结尾:


我站在人生边上

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

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

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END

#情感写作小能手# #保险家上头条#


为今天而活,为明天计划

by 陈明建 福建福州

保险经纪人|自由投资人|写作爱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