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馬尾松是我國南方地區比較古老的鄉土樹種,在全國分佈範圍及其廣泛,北自山東及河南東南部,南至兩廣、湖南、臺灣等地。

馬尾松樹幹較直,外皮深紅褐色微灰,縱裂。馬尾松對土壤要求較低,能夠耐幹星,且生長較快,在我國林業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作用與地位。近年來,馬尾松的松材線蟲病較為嚴重,已嚴重危及馬尾松的生存安全。為了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結合已有研究基礎,從營林技術上對馬尾松純林進行改造,以提高林分抗逆性以及促進林木的生長。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試驗地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為典型的丘陵地貌,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試驗地年均氣溫在17℃,降雨量為1600mm,該地空氣溼度在80%,最高溫達40℃,最低溫達-1℃。根據氣象局統計,該地區全年>10℃的活動積溫達5600℃,該地區適應多種南方樹木的生長。

該地海拔高度在600~850m,坡度在18°~35°,土壤厚度70~100cm的黃壤、紫色土。試驗地土壤屬於偏酸性土壤,其pH值為4.2~6.5,土壤肥力中等。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該鎮馬尾松林面積達2656.12hm²,其中89%為純林。最近幾年受周邊區縣松材線蟲病的擴散,已有近千公頃馬尾松林感染,嚴重威脅到全鎮及南川區整個北部鄉鎮的烏尾松林木的正常生長和生存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因此對馬尾松純林進行改造,使松材線蟲病害等得到積極的防治刻不容緩。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內容

在該鎮選擇9塊馬尾松純林小班,各小班的立地條件無明顯差異,試驗樣地的面積總共佔4hm²,而試驗地馬尾松平均樹齡達30a。本文選取間伐強度0(對照組)、20%40%進行試驗並補植闊葉樹,形成針闊混交林,改造馬尾松純林林相,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1.2試驗採用的營林技術

  • 1)選擇優勢林木。在各間伐小班內,以每667m²選擇20~30株生長較好、無松材線蟲病害的馬尾松優勢林木作為目的培育樹種。
  • 2)採伐選用疏伐與擇伐相結合的方式。採伐,是指在預定的森林面積上全部採伐掉除標記的目的樹種外的所有馬尾松林木和病枯木,保留有培育價值的闊葉樹。
  • 3)對於各採伐小班內出現的採伐跡地,採取補植闊葉樹或竹類,以此增加林分中的物種,將純林改造成混合林。
  • 4)對照組保持不變,不使用任何營林措施。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1.3試驗方法

  • 1)本試驗主要採用的試驗方法為樣點群調查法。在試驗小班內以25m的間距佈置9L形狀樣點。佈置方法:在第
    5個樣點上順時針旋轉90。佈置第6~9個樣點,每個樣點以半徑為4.61m的圓形呈現。然後,調查圓形內林木的生長情況以及物種群發生的變化,還有其他生物因子的狀況。
  • 2)在每年4月前完成對林分中枯木、死木的數量進行調查與統計。
  • 3)調查各試驗小班中病蟲害防治情況,並進行統計。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2 結果與分析

2.1間伐強度對林分生物群落的影響

通過試驗與調查,各試驗地更新林木以及植被的分佈情況見表1。樣地二馬尾松林林下物種非常豐富,有利於天然更新。而究其原因,是因為間伐後增加了林下的透光度,且改善了林內的通風,更利於林木的發芽生長,從而促成物種的多樣性旳。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2.2間伐強度對林木生長的影響

對試驗地實施了群點調查法,最後總結出間伐後現有蓄積量、年均生長量以及林木的生長狀況見表2。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可表明,經過間伐後的年均生長量以及每公頃的產材總量樣地二(間伐強度40%)最大,對照地最小;現有林木蓄積量對照地最大,試驗樣地二最小,隨著樹齡的不斷增長,樣地一和樣地二的林木生長趨勢較好,可見林木蓄積量要超過對照地。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2.3間伐強度對病蟲害防治的影響

根據以往資料總結,松材線蟲病的調查情況見圖1。從圖1可知,樣地二,隨著樹齡以及物種的增加,逐漸形成了混交林,林分松材線蟲發生災害的可能就越低。而試驗地對照組抗逆性比較低。所以,通過對各試驗小班的對比以及病蟲害防治投入的情況分析,對照地,

也就是沒有采取任何營林措施的林地需要的投入最大,而間伐強度為40%的試驗樣地2所需投入最低。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圖1松材線蟲病調查情況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2.4間伐強度對土壤改良的影響

對樣點群內的5個樣點林分枯落物層的調查分析,結果統計見圖2。表明,樣地二間伐強度最大,林內透光以及透風的效果都要相對較好,闊葉樹比重增加,枯落物更容易分解,其分解的比例最大,改良土壤的效果最好。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圖2林分枯落物層分解情況


馬尾松純林改造技術,提高林分抗逆性,促進林木生長

3 結論

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對馬尾松純林進行了試驗改造,試驗表明,間伐馬尾松林分,不僅有利於促進林木的生長,而且能夠提高林分的抗逆性以及改良土壤。通過試驗對比表明,其中間棧強度最大的更加有利於促進林分混合復層林的形成,而且其生物的多樣性的效果也更加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