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長汀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升級版”

6月5日,在長汀縣河田鎮遊坊村壩子背山場,專業施工隊給1800畝初步恢復區林地施有機肥剛剛完成,至此,長汀縣已完成2018年度山地土壤改良4.5萬畝,這是該縣鞏固106萬畝水土流失初步恢復區的生態質量、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升級的一個縮影。

長汀縣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堅持不懈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據衛星遙感調查,該縣水土流失面積從1985年的146.2萬畝降至2015年底的39.6萬畝,三十年累計減少的水土流失面積達106.6萬畝。

如何有效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升級版”?長汀縣經過科學調查,發現經過前期的初步治理,目前已退出水土流失斑塊的106.6萬畝山地,植被雖然得到初步恢復,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存在林分結構單一、防火防病蟲害能力差、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低下的問題;二是土壤質量低,表現為養分含量低、土壤結構差,退化土壤質量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難以支撐植被的後續生長,植被生態系統還存在著“二次退化”的風險,從而影響到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鞏固。

為此,長汀縣把植被初步恢復轉向生態質量的綜合提升作為水土流失治理升級版的重要一環,在繼續強化治理剩餘39.6萬畝水土流失地的同時,對106.6萬畝已治理的初步恢復區,開展林分優化和土壤改良工作。

據長汀縣水保局局長嶽輝介紹,林分優化,就是通過補植闊葉樹種,優化現有的林分,考慮到初步恢復區林分鬱閉度較高,在治理中主要是選擇耐陰的鄉土闊葉樹種,如火力楠、杜英、閩粵栲等與馬尾松林混交,今年已在初步恢復區河田、三洲、策武、濯田等鄉鎮實施林分結構改造1.5萬畝。

而土壤改良,則是在初步恢復區山地播撒寬葉雀稗等草籽,同時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養分含量,改變原有退化土壤板結貧瘠的狀況。通過植物、土壤等綜合治理措施,使初步治理區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加,植被群落朝正向演替發展,生態質量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避免陷入第二次退化陷阱。

據瞭解,長汀縣今年安排在河田、策武、三洲、濯田、塗坊、新橋等6個鄉鎮的水土流失初步恢復區,開展林分優化1.5萬畝和土壤改良4.5萬畝項目,目前已全部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