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海龙屯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组,距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溯源

七百年前的播州大地,土地辽阔,人烟稀少,是一块未被开垦的蛮荒之地。当时的南宋皇帝为了犒劳杨氏宗族的忠心,钦封这一蛮荒之地作为杨氏一族的发展和立根之地,其子孙可以世袭爵位。在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进驻播州。杨氏土司经历几百年的耕耘,成为当时西南地区富甲一方的土司,至明朝万历初年世袭土司爵位的杨氏第二十九代子孙杨应龙继承祖业,成为新一代的播州霸主。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杨应龙自小聪明好学,武力过人,革新了先辈们建立的一些陋习和传统制度,主张勤农富商,这一主张在当时赢得了一代枭雄的美誉。杨应龙在先辈祖业基础上不断扩张,还利于民,使播州大地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经济的繁荣势必会给统治者安分的内心带来膨胀的“野心”。因此,杨应龙便在屯上大兴土木,厉兵秣马,囤积粮食和物资弹药。在播州人特有的“夜郎自大”的思想下,屯上金戈铁马,军事要塞不断增加,由先辈的六关扩大到九关,杨应龙自然过上了天高皇帝远的“皇帝”生活,目空一切带来的定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和浩劫。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在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明,朝廷急调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于次年攻破海龙屯,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至黔南州北部),历时114天,史称“平播之役”。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总督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屯,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六月初六,海龙屯被攻破,杨应龙自缢。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在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地方军政官吏由中央任命,异地交流使用,宣告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姓世袭土司制度结束,从此也拉开了全国土司地区“改土归流”的帷幕。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修缮

1999年,遵义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飞虎关36步天梯。

2002年4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编制《贵州遵义海龙屯保护加固工程设计方案》。

2004年9月,委托陕西古建筑研究所编制《海龙屯文物保护规划》。

2009-2010年实施飞虎关修缮工程,对飞虎关进行整体修缮。

2012年3月,启动汇川区海龙屯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4-2015年对铜柱关、铁柱关、万安关、西关、后关、瞭望台、海潮寺、明代建筑遗址等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内城遗址:铁柱关、歇马台、天梯、城墙、飞虎关、龙虎大道、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老王宫、新王宫、海潮寺、断碑等。

根据遵义的气候特点,海龙屯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神秘的古堡——海龙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