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4岁男孩球球(化名),被爸爸妈妈和奶奶带到了医院门诊求医。家长告诉医生,球球几乎从不开口说话,到现在也只能叫一声“妈”,连“爸爸”都不会叫,更别说其他词句了。眼看着其他小同伴说起话来像爆豆子一样干脆利索,而球球却什么都不会说,真是急死父母了!

医生给球球检查了智力、听力等指标,排除了所有易导致不开口说话的生理因素。

“你们是不是平时不怎么跟孩子说话?”医生问球球的父母,“是不是回家后,玩手机太多?”

球球的父母互相看了看,尴尬地低下了头。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果然又是这样!”医生叹了口气,“孩子是因缺乏语言刺激导致的语言发育障碍。在家别光顾玩手机,多陪孩子玩,多跟孩子说话,孩子智力的高低,跟3岁前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有很大关系……”

据医生介绍,她平均每周遇上三四个这类病例;今年,她几乎每接待50位病患中,就有三四个这类病例。而50位病患,仅是她一日问诊的数量。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不爱说话,或者语言表达有障碍,就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方位检查,排除生理因素后,还要进行日常语言习惯和一些心理的检查。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

①听力问题

如果孩子很少能够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字,并且不能够随着大人给他的指示,能够做相应的反应,比如让他到妈妈身边来,他也无动于衷,或者说不能在大人的这种引导下去指出身体相应的部位,那我们就需要考虑这个孩子是不是有一些听力方面的问题了。

②没有“爱说话”的语言环境

语言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慢慢习得的。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努力为他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极为重要。如果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语,与孩子交流过少或缺乏交流,孩子在家里处于一个少言的环境中,得不到语言环境的刺激,没有说话的模仿对象,也就变得不爱说话。

③内心害怕被笑话

由于孩子刚开始说话语音口齿不清,常把一些字、词说错或说得含糊不清,引起大人的笑话,所以孩子有惧怕说话的心理。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经常指责和限制孩子,孩子害怕和父母交流,慢慢变得也不爱说话。

害怕被笑话,这就属于孩子个性的原因了。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安静,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这种孩子练习表达的次数少了,因此说话也会更晚一点。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语言是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慢慢习得的

好吧,排除了生理因素,就需要在“人为”上好好努力了,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①把自己变身为话痨

其实,孩子语言的发展是必须要经过从听的“输入”,才到说的“输出”。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做到的一点,就是更多的把自己变身成一个话痨,当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如我们在给孩子洗衣服,我们可以边洗边说“宝宝你看,我现在先给你洗你的这个小T恤,哎呀,你看这个领子好脏啊,都是黑的。哎呦,再看看这个袖口,哇,还有一颗米呢,对吧?”妈妈可以把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全部描述出来,说给孩子听。

当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予详细的描述。举个例子,孩子在玩车,你可以说:“宝宝你在玩一辆黄色的卡车,哇,它跑得真快!”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去拓展孩子的一些表达,当孩子说到车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对,这是一辆黄色的车,你说的是那辆车啊,它是一辆救护车。”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帮孩子积累词汇,加大“输入”的频率和内容。

② 能做到不立刻纠正

另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表达的错误,比如他可能是发音不准,或者是语法的错误,这个时候,我们不用马上急于纠正,“不对,宝宝,你这个说的不对,应该是……”

比如,孩子在穿鞋的时候,可能会说“我要把脚放到鞋子里”,大人不用立马说“不对不对,应该是我要穿鞋”。其实,平时大人的表达是“我要穿鞋”,孩子自然而然会学会这样的句式,而你马上纠正他,实际上是强化他“我说错了”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久而久之更不愿表达。

③不要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

跟孩子做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多一点“等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爸爸妈妈特别急于去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当孩刚一抬手,他们就知道说,“哦,孩子是饿了”,马上就把奶瓶给递上去了。实际上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不妨做一些小小的等待,让孩子自己去表达,这其实是促进他们表达的好机会。记住,一个总替孩子说话的妈妈,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达了。

另外,有些父母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为了知道孩子是不是能够理解他的意思,经常会问一些问题。实际上,如果简单的问题没什么关系,一定不要问孩子太过复杂的问题,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很难回答,会给他造成一种紧张的情绪,一旦孩子紧张了,他就更加的不愿意去表达了。

④赞美永远是最好的“武器”

孩子在说话时,父母要显出一副对他的话很有兴趣的样子,要认真地聆听。孩子在这个时期所掌握的语言并不多,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增加和孩子眼神及语气上的互动,比如看看孩子的眼睛,点头表示赞同。当孩子学会说一个新词或者好不容易说出一个长句子,都要给他一个赞美,或者一个大大的拥抱。你的赞美和拥抱会给孩子一种成功、快乐的体验,当孩子心情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很想重复这一经验。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父母竟然是“元凶”

⑤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

因为语言智力是一种不可抑制的人类特性。当孩子想表达时,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由默默倾听到主动述说才成为可能;同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巩固对家庭成员以及居住环境的认识,不断扩充孩子的游戏活动,引发孩子对周围玩伴、他人以及环境的关注,产生与更多的周围人进行交流的愿望与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