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我市高三學生開學後

單人單座、單桌就餐、寢室改成四人間

□記者 傅紀元/文 李英平/圖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昨天,市一中門口,學校工作人員為高三年級學生順利復課測試新安裝的智能紅外測溫儀。


根據我省總體安排,高三年級4月7日統一開學復課。疫情背景下的校園和往常會有哪些不同呢?市教育體育局組建10個專項調研組,於4月1日起對全市27所高中高三年級開學準備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從前期人員摸排、物資儲備、場所疫情防控、各項制度落實等方面瞭解學校的開學復課準備工作。

市教體局局長體驗防疫各項環節

“您好,請您測量體溫。”4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在市一中校門口,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邱紅標和調研組工作人員按要求以一米為間隔依次接受防疫智能管理系統檢測,36.1℃,36.3℃……液晶屏幕分別顯示出檢測人員的體溫,閘口機打開,工作人員進入校園。市一中校長鬍彥軍介紹,這套高科技設備具備人臉識別、刷卡、體溫檢測等功能,當體溫超過37.3℃,系統會立即自動報警,閘口機關閉,杜絕疫情進校門。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進入教學樓,工作人員仍要通過體溫儀測量體溫。進入教室,工作人員需要接受第三次體溫檢測。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每間教室的桌椅只有平時的一半,且單人單座。“首批覆課的高三年級共23個班1580名師生,為了降低人員密度,學校將23個班拆分成43個班,實行小班授課,錯時上下課,確保上課時學生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胡彥軍介紹。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學校食堂大廳地面上取餐口一米間隔線等標識清楚,每張餐桌只允許一人就餐。據介紹,該校高三學生就餐地點設在學校東食堂。就餐時,學生以原班級為單位,按照設計的就餐路線,由班主任帶隊,錯峰、分散就餐。

學生公寓樓原本8人間的寢室改為4人間,同一寢室成員就寢時保持頭朝同一方向。入寢前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公寓管理員做好宿舍出入實名登記、消毒管理工作。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實地檢查後,邱紅標向市一中反饋了調研意見,在肯定學校高標準完成開學復課準備工作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議。“要把師生健康安全放在最重要位置,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地落實好各項防控舉措,精密精準精細做好高三複課各項準備工作,堅決做到周密閉環、萬無一失。”邱紅標說。

27所高中備戰開學,築牢校園復課“防疫牆”

據瞭解,目前我市共有27所高中,高三年級學生23741人,任課教師1291人。疫情出現以來,我市成立教育體育系統工作專班,建立各項工作機制。

各學校嚴格落實“一人一案”建立臺賬,對本單位的教職工及學生開展了全面細緻的排查。目前全市高三學生、教師、食堂從業人員均經過摸底排查,身體健康狀況均正常。各學校都能嚴格落實校園封閉管理,開展了校園環境整治,儲備防控物資,設置隔離觀察場所,制定學生開學上課、就餐預案。

邱紅標說,教育部門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春季學期高三複課復學在即,各學校建立科學高效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細化全流程管理措施,把防控責任和安全責任落實到教學、後勤、管理每一個崗位,把防控措施和安全措施落實到路上、教室、宿舍、食堂每一個角落,確保無盲區、無漏點。經過反覆演練,待一切準備就緒,乾淨、安全的校園等著同學們的歸來。


--------------


高三複課在即,你準備好了嗎?

□記者 範麗萍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4月1日,在市一高高三(16班)學生楊博宇(右)的家裡,他和父親一起查看著準備帶到學校的防疫用品。 本報記者 李英平 攝


3月31日,我省總體安排高三年級4月7日統一開學復課。聽到這個消息,高三學生、家長和老師怎樣應對?


高三學生楊博宇聽到復課的消息後既高興,又有點緊張。他說:“這真是個好消息,我昨天就把入校用的口罩、體溫計、學習用品等整理好了,希望返校後能儘快步入正常的學習狀態,衝刺高考。”楊博宇是市一高省級宏志班班長,自疫情防控以來,他就待在家裡幾乎沒出去過,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晨讀、上網課等,雖然作息時間與平時上學保持一致,但缺少與同學、老師在一起的學習氛圍,再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心理壓力很大。得知復課的消息後,楊博宇立刻通知了父親,其父專門到藥店買了兩支體溫計讓他入校後測量體溫用。

昨天上午,楊博宇與父親到學校辦理有關共青團員事蹟材料時,一些高二學生在清空教室及宿舍內物品,為高三學生開學復課做準備。“看到學校、老師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所做的各項防疫防護工作,我很放心孩子到學校來。”楊博宇的父親說,他原先一直在外地工作,今年春節因疫情“封”在家裡,也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正處於高三關鍵時期,在家裡學習肯定不如在學校,所以他從心裡還是希望學校早日開學。關於疫情防護,楊博宇父親反倒沒有太多擔憂,他覺得學校等各方面考慮得都很細。對學生來講,如何從心理上儘快調整和適應返校復課才是關鍵的,作為家長,希望老師能夠給予指導,同時他也會及時跟學校老師保持聯繫,以確保孩子返校前的生活和學習。

為此,3月31日市一高還特別製作了一個美篇“寫給即將返校開學的高三學生”,告知學生要調整好心態,要把這次開學返校當作平常事來看待,既不要過於興奮,“剎不住車”,影響正常休息;也不能從長期網課節奏中走不出來,內心牴觸排斥返校,畢竟在學校學習才應該是常態,居家線上學習只是“插曲”。

昨天中午時分,市二高的副校長羅果和高三年級長、班主任郭躍飛一起就高三學生返校復課忙碌著,他們除了安排學校的各項防疫防護工作外,已經把開學第一課的PPT做好了,接下來還將加大對學生心理方面的疏導和家長工作,一個老師分包幾個學生、家長,遇到問題,隨時溝通處理。復課前,網課繼續上;復課後將進行模擬測驗,帶領學生再鞏固、再學習。


-------------


居家學習,學生和家長“相看兩生厭”

專家支招如何化解

□本報記者 楊岸萌

“我都快煩死了!什麼時候才能開學啊?”昨天上午,談起孩子居家學習的情況,市民李女士張口就說。

從2月上旬開始,居家學習上網課成了很多學生的日常。到現在快兩個月了,學生居家學習的過程讓不少學生和家長“相看兩生厭”,不少害怕上學的學生都希望趕緊開學,更不用說急著讓“神獸”回籠的家長了。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全省高三年級4月7日統一返校復學;中小學其他年級和幼兒園的返校復學工作由省轄市統籌安排,且不早於4月13日,我市教育部門暫未公佈開學時間。學生和家長怎樣調節焦慮的心情?如何緩解因為長時間居家學習而產生的負面情緒,讓學生和家長和諧相處?來看看心理專家支的招兒。

居家學習矛盾升級

李女士家住光明路與礦工路交叉口附近,12歲的大女兒正上六年級,她認為現在處於“小升初”的關鍵時期。“一開始上網課,害怕3歲多的小女兒影響她,我就讓她自己在書房用電腦聽課,領著妹妹去其他房間玩耍。網課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網課開始沒多久我就發現,有時時間已經過了,但是她還沒有聽完課。我搞了幾次突襲,才發現她等我不在的時候總是切換到其他頁面看漫畫,給我氣的啊。”李女士說,大女兒近視400多度,所以之前看電腦和手機的時間被嚴格控制。現在因為要上網課並且不能時時刻刻盯著,大女兒自我約束力差,總想著看漫畫、小視頻,她必須盯著孩子學習。

李女士說,即便是聽課,感覺大女兒的學習效率也不高。給她講過道理,吵過她也動過手打過她,她也不爭辯,就是暗自較勁兒。“最近一段時間,她自己也感覺在家我管得多,叨叨著想趕緊開學。”

緩和關係從家長開始

趙迎春是平頂山學院心理諮詢中心專職心理諮詢師,市12355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主任,市未成年人心理工作站主任。近段時間,她也陸陸續續接到不少家長髮出的“求救”電話。為緩和孩子和家長的關係,避免被負面情緒淹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平頂山高三學生開學後這樣操作…|專家支招化解居家學習矛盾

改變認知。孩子是被引領的,而不是說教出來的。自我情緒調整。偶爾發生衝突是正常的,不必苛求自己。家長需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正念放鬆音樂,還有很多簡單實用的情緒調適方法,如呼吸調節、音樂放鬆、瑜伽訓練等,都可以幫助我們調整煩躁的情緒。積極傾聽,簡單地說就是聽孩子講話,然後要給孩子一個反饋,而反饋的內容僅僅是對孩子所發出的信息的解讀,也就是事實+感受。比如孩子說:“寫了那麼多作業,我好累啊。”我們就可以說:“嗯,寫這麼多作業,你累了。”

趙迎春說,心理學裡有句話:要解決問題,先解決情緒,再改善關係。而不帶情緒的交流,就會讓孩子和家長的關係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