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代青年更要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志向以實現理想

我們當代青年更要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志向以實現理想

“青年”這個詞,在我看來除了應該充滿熱血,還應該有著自己的追求和嚮往,並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奮力前進。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正值內憂外患的國難之際,在那個時候,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最緊迫和要做的就是要打敗敵人,只有打敗敵人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青年!

再說遠一點,我們回到1919年的“五四運動”時期,當時的晚清由於昏庸無能,整個社會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學生罷學,工人罷工,他們成群結隊拉著橫幅舉著旗子在大街上游行,口裡喊著”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從那時開始,每年的五月四日成了我們今天紀念的“五四青年節”。這個節日也預示著我們要“崇善向上”和愛國好學的精神,唯如此,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復興才能夠完成而不是一句口號!

時間回溯到20世紀,由於社會制度不完善,加上城鄉差別大,很多農村青年為了改變命運,紛紛從參軍,或者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抑或利用打工間隙,參加夜校考試後,其命運也都能得到改變。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要改變命運的再不侷限於“當兵”、“考大學”等途徑,而是有更多的機會都能改變自己。比如,我們看到中央電視臺上《同一首歌》、《星光大道》等文藝選秀節目,這個大眾化的舞臺曾經就造出了“農民歌手”、“阿寶”、“大衣哥”等草根藝人青年,他們不僅用歌聲唱響了中國的新時代,還用舞蹈來展現了中國的淋漓盡致的多元文化;另一檔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則用詩詞來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曾看到過一個綜藝節目,叫做《中國好聲音》。其中一期節目裡的歌唱者是一名女孩。與眾不同的是,她是一個盲人,在歌唱的過程中,她的歌聲非常優美,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並不是因為她是一個盲人,導師才給他亮起了燈。臺上女孩背後是一塊大屏幕,播放的是她從小就看不見,卻又努力在學習,即使非常艱難。畫面中女孩坐在椅子上彈鋼琴,媽媽在身後耐心的指導她,她聽從媽媽的指導,慢慢摸索著。這看上去無比艱難,在場的觀眾心情複雜。從頭到尾女孩沒有一絲的不耐煩,可能這就是一種追求吧!

是的,人生的道路其實都很曲折,我們今天求學的道路很艱難,但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現今,我們青少年應該認真完成自己的學業,而不是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在我們這個十幾歲本該就是奮鬥的年紀,更要有各自的追求,不斷前進,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在我的文章即將結尾時,我套用這句“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的經典語言收尾——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理想,隨著時代去進步,去發展,去創造未來。 人民強大起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作者簡介:徐芷怡,2004年出生,就讀於湖北潛江市實驗高級中學。座右銘:志向和熱愛是偉大行為的雙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