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最近

茭菱派出所一直受到廣大媒體的關注

今天所裡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10餘家媒體來到了茭菱派出所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他們的到來與茭菱派出所裡的四位民警有關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被各大媒體關注的這四位民警吧

辦案民警張勇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張勇,男,41歲,從警16年來,先後在五華分局武成派出所、茭菱派出所工作,多次榮獲個人三等功、個人嘉獎、優秀公務員等榮譽稱號。現為茭菱派出所案件辦理中隊民警,擅長案件分析研判工作。

故事一

幫助貧困學生追回損失

近日,一名在校大三學生到茭菱派出所報警求助,稱其支付寶中的錢被人轉走。

值班民警張勇深入瞭解後得知,報警人來自偏遠地區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老家親朋好友東拼西湊了8900元學費給她。考慮到實習還需一筆費用,他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自稱可以辦理小額貸款的人,並在對方的一步步引導下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支付寶等信息全部告訴對方,沒想到對方竟然將其支付寶中的8900元全部轉走。

面對報警人的痛心和無助,張勇暗自決定一定要為報警人追回損失。

通過大數據信息比對、到相關部門追蹤查訪等能用的手段,張勇都全部用上,終於發現嫌疑人在雲南巍山出現,張勇主動請纓和同事立即趕往。可當民警趕到時,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已離開。毫不氣餒的張勇回到單位後,再次加班加點、日復一日地開展查緝工作,為的是能儘快幫助報警人追回損失。功夫不負有心人,嫌疑人在雲南大理出現的信息第一時間被張勇捕捉到時,張勇和同事再次遠距離出警,最終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為受害人追回損失7100元。

此案的成功告破,前後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很苦很累,但張勇的臉上卻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因為他又一次履行了警察的誓言。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故事二

群眾的事無小事

2020年2月29日,報警人李某到茭菱派出所報警,李某通過微信結識了自稱認識深圳航空領導的王某,對方稱只要2萬就可以幫其通過深圳航空空乘面試。

當時正在四川某航空職業學院上學的李某,讓其父親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內匯款2萬元。2018年11月底,受害人參加深圳航空考試沒被錄用,同時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到王某並不認識深圳航空的領導,於是要求對方退款,然而對方以各種理由拒絕並拉黑受害人的聯繫方式,迫於無奈的受害人只得報警求助。

張勇瞭解情況後,立即通過電話與王某取得聯繫,向其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最終在強大的法律攻勢下,王某於3月2日將2萬元轉賬到李某的微信賬戶。

受害人李某激動之情無以言表,做了一面印有“盡職盡責、為民解憂”的錦旗,本想當面送給張勇表示感謝,可礙於疫情影響,於是通過快遞的方式送到張勇手裡。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社區民警李德剛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李德剛,男,50歲,茭菱派出所社區民警,負責西園北路警區,從事社區警務工作10年,通過辛勤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贏得了轄區群眾的好評。多次獲得優秀公務員、優秀社區民警、先進個人、嘉獎等榮譽稱號。

故事一

機智“捉鬼”消除恐慌

轄區金色梧桐小區某棟住戶報警稱,深夜經常聽見敲擊地面或牆面的聲響,但沒有住戶能確定聲音來自何方,派出所民警多次出警,但民警到場後,敲擊聲也隨即停止。幾家住戶相約四處查訪均未找到根源,小區內“鬧鬼”的傳言也隨之出現。李德剛把“捉鬼”行動當做最緊要的工作,多次公開入戶查訪,但無法確定敲擊聲的來源。

不信邪的李德剛轉換思路,先後20餘次隱蔽深入“鬧鬼”區域,用錄音設備固定聲音來源、錯時排查人員進出、群防群治力量齊參與等方式進行綜合、不間斷排查,最終確定敲擊聲系該小區一間歇性心理異常的女子所為。在大量的法制宣傳教育、談心談話等思想工作後,該女子終於停止了“鬧鬼”行為,消除了周邊住戶的恐慌和謠言,還住戶一個寧靜空間。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在社區管理中,李德剛同志總結出“家一樣氛圍”的管理方式。正常工作之餘,他發揮優勢和特長,積極參與社區、居民自行組織的文藝匯演、棋牌比賽、書法比賽、太極拳練習等活動。每年春節前夕,主動深入群眾中開展“送福進社區”活動,和轄區書法愛好者一起為群眾寫春聯、送福字,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熟悉狀況、融入群眾、貼近民心。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內勤民警楊雲增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楊雲增,男,45歲,1998年參加公安工作至今,先後在分局巡警大隊、崇仁街派出所、大觀派出所等部門工作,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公務員等榮譽稱號。現為茭菱派出所內勤民警,負責材料撰寫、黨建工作。

故事一

內勤助推黨建工作

2016年初,茭菱派出所黨支部因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隊伍管理不到位,被上級評定為軟弱渙散黨支部。同年5月,楊雲增同志從其它部門調整至茭菱派出所,負責黨建內勤工作,他積極向支委班子建言獻策,完善整頓整改計劃,配合領導強化措施落實,及時開展學習教育、整頓提升工作,按時限完成了軟弱渙散黨支部“摘帽”整頓整改工作。

2018年,楊雲增同志按照省委組織部《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標準》和市局《基層黨組織基礎黨務臺賬清單》,建成了層次分明、內容詳實、資料完備的黨建工作臺賬,並代表分局參加了市局的突擊檢查,得到了市局政治部領導、分局領導的好評。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故事二

疫情肆虐彰顯警察本色

因為工作原因,楊雲增與妻子兩地分居,聚少離多。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既要照管兒子,還要堅守崗位完成工作,每天匆匆忙忙的與時間賽跑。2020年春節,難得回老家陪伴家人的他,僅享受了兩天天倫之樂,就接到了即刻回單位參加疫情阻擊戰的命令。載著對家人的愧疚和警察使命,他驅車近500公里趕回單位,投入到緊張有序的信息核查、宣傳發動等疫情防控和公安機關助力轄區單位、商鋪復工復產工作中。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巡邏民警楊友明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楊友明,男,57歲,1997年從武警雲南總隊轉業至五華分局工作至今,先後在巡警大隊、分局辦公室、茭菱派出所等部門工作。在茭菱派出所期間,從事社區警務、巡邏防控工作。先後榮獲個人三等功、優秀公務員、優秀民警、個人嘉獎等榮譽稱號20餘次。

故事一

帶病工作群眾紛紛來探望

2018年6月,楊友明在工作中發現身體不適,但仍然堅守崗位,一星期後到醫院檢查時確診為結腸惡性腫瘤。手術後沒多久,楊友明在身體稍微好轉的情況下回到工作崗位,竭盡所能減輕同事們的工作負擔,工作治療兩不誤。

得知楊友明帶病重返工作崗位的消息後,轄區單位、群眾自發到派出所對楊友明進行看望,曾經被楊友明幫助過的一名群眾因工作原因不能到派出所看望,特意委託他人轉達問候。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故事二

群眾眼中的恩人

從事社區工作期間,轄區一名吸毒男子對社會有仇視心理,不服、不願接受政府工作人員幫教。楊友明30餘次面對面耐心說服、疏導,20餘次電話、微信談心談話,最終該男子主動找楊友明聊天、交流思想,併成功戒斷毒癮,還實現了自食其力,對楊友明的稱呼由“楊師”改為“恩人”,他的微信名也由“苦行僧”改為“人”(重新做人的意思)。

治庸·鐵軍 | 曝光!這幾個民警被媒體揪住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