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仁”的生意經

到了春歇期,比賽沒有,轉會也沒有進展,現階段的足壇可能唯一能聊的就是關於降薪的事情。但是,在這樣無情的疫情面前,降薪也只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得到生活的保障。因此,對於這種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可聊的並不多。

所以,鑑於我仁沒有現階段超一流巨星的情況下,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拜仁在轉會方面的一些規律和淺析。

“頑固仁”的生意經

壯觀的安聯球場,幾乎場場爆滿

1. 經營方式的不同導致整個德甲“談錢傷感情”

眾所周知,在商業推廣領域,歐洲五大聯賽,除卻英超,也就是西甲了。至於像法甲和德甲,儘管不能說沒有曝光率和關注度,只是,相對比另外兩個聯賽,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所以來說,連拜仁都在主張可以廢除的“50+1”政策,可能真的在保護了德甲的同時,也阻攔了現在的德甲更進一步的可能和希望。

正因如此,要不是去年拜仁買進了盧卡斯,整個德甲的轉會費記錄還停留在法國中場--託利索的4150萬歐元。連內馬爾1/4都達不到的金額,可能真的也就反應了整個德甲對於世界級球星的吸引力了。即便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但是部分時候超脫於團隊之上的個人力量的展示,正是團隊取得突破和勝利的關鍵!

“頑固仁”的生意經

堪稱將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三人,也通過自身的能力帶領球隊取得了至高的榮譽!

“頑固仁”的生意經

看看我仁這 破牆,就知道有多窮了!!!

2. 偏向於購買中場型球員,既具備全面的培養力,又“物美價廉”

自家門口惜敗切爾西至今,已經過去的八個轉會窗口(夏,冬),十六次自然轉會期,拜仁的轉會主要集中於中場層面,同時也是花費最大的一個部分。拜仁在中場層面的進出一直是每年夏天的重頭戲(即便轉會很少的情況下,人員的進出數量及頻率遠高於前後場)。

從2012年開始算起,創紀錄引進哈維 馬丁內斯提升中場攔截掃蕩能力,解放小豬的進攻及組織能力;瓜迪奧拉入駐球隊後,引進蒂亞戈,但在失去克羅斯後立即引進阿隆索,15年夏天小豬遠走曼聯後吸引了比達爾的加盟,還簽下了當時只有20歲的基米希;安切洛蒂來到球隊後,在16年歐洲盃之前,花重金引進當時的歐洲金童桑謝斯,一年之後再次以破紀錄的價格進入當時還不算很出名的里昂中場託利索,免籤魯迪;科瓦奇接任球隊後,在18年世界盃前後,放走比達爾至巴薩,放走魯迪至沙爾克,免籤格雷茨卡,最後在19年夏天買進年輕的法國中場屈桑斯。在此期間,還有兩筆同皇馬巴薩的前腰球員的租借--J羅(17-19),庫蒂尼奧(19-20)。同時,伴隨著哈馬的狀態下滑,託利索的戰術能力欠佳。拜仁應該會在夏天繼續洗牌中場,提升戰鬥力!

“頑固仁”的生意經

儘管在當時擁有兩大中場,但是拜仁依舊很難在歐冠有所突破

“頑固仁”的生意經

已經結過拉姆衣缽的基米希,至少會是拜仁未來十年的核心

在拜仁近些年的比賽中,中場球員在球隊傷病嚴重的情況下幾乎客串了可能的任何一個位置。哈馬從後腰移至中後衛;基米希中場出身,被改造成中後衛,右後衛;格雷茨卡客串過左後衛,單後腰;庫蒂尼奧和曾經的J羅也曾被嘗試改造邊路進行突擊;早在瓜帥時期,小豬甚至在歐冠半決賽又回到了曾經的邊前衛,前腰位置給球隊增加火力。

中場球員的身價依舊還是目前轉會市場較為合理的一個位置,絕大部分的中場球員的身價也是拜仁可以接受的範圍。因此,如何購買物美價廉甚至物超所值的中場球員,以及通過球探所獲取的資料和可能的潛力挖掘其多樣的屬性一直是拜仁的永久命題,甚至不亞於對抗傷病的問題。

3. 拜仁有著很強的自我意識,即:定價策略

如若說現在的世界足壇,還有以不變應萬變的球隊的話,拜仁在當今的世界足壇所扮演的正是這種角色。

回想去年夏天開始強攻薩內的時候,不論曼城是1.2億的一口標價還是至少1億的轉會費,“頑強不屈”的拜仁就是8000萬上下的報價。被拜仁氣瘋的曼城都暫時停止了同拜仁的溝通,但是拜仁卻還在不停地“騷擾”薩內本人的意願。如果不是薩內的意外受傷,可能這場轉會大戲真的不知道要如何發展。

“頑固仁”的生意經

儘管你高傲,但是我依舊執著的追逐

以此為例就可以看出,堪稱當今足壇“泥石流”的拜仁,既不會去考慮那些至少要上億身價的球員,更是會將球員的身價壓縮至自己理解的範疇。如此硬氣和剛強,放眼現在的世界足壇真的是太少了。

4. 球員的選擇重點偏向德,法;但也曾短暫傾向西班牙系

作為聯賽的班霸,從自己國內選擇和培養人才似乎是每一個聯賽的老大都樂此不疲的事情。因此,即便拜仁有所謂的“挖掘機”稱號,但是也不能阻攔國內年輕人對於慕尼黑的嚮往的。

只是,同樣作為足球強國的法國,卻有著很多的球員為德甲所挖走的事例,且尤以拜仁為主的。

2001年奪冠的拜仁,隊中就有法國雙衛--利扎拉祖和薩尼奧爾;2013年之後的拜仁,由裡貝里領銜的法國幫在拜仁的作用愈發明顯,僅僅在本賽季,就有科曼,託利索,盧卡斯,帕瓦爾,屈桑斯等五位法國球員,幾乎是僅次於德國幫的存在;

“頑固仁”的生意經

19年前的歐冠,正是法國雙衛最巔峰的時期

“頑固仁”的生意經

新的法國雙衛,也要努力爭取新的榮譽

當然,在瓜迪奧拉來到拜仁之後,德甲豪門也曾在之前有過短期的西班牙潮,不論是哈馬,蒂亞戈還是阿隆索,貝爾納特都是當時隊中的主力球員。只是,隨著瓜帥的離開,目前也就只有蒂亞戈還是拜仁的主力了。

“頑固仁”的生意經

兩代指揮官,希望蒂亞戈也在拜仁退役!

5. 不想賣的,誰都走不了

如若真要體現一下德甲班霸的“豪橫”,一個轉會就可以展現的淋漓盡致。幾乎熟悉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在轉會的問題上,拜仁歷來秉持的原則就是:嚴肅活潑。

即:不論是當年的拉姆,裡貝里;還是現在的萊萬,儘管都曾和其他的豪門產生過緋聞,但是隻要拜仁不鬆口就根本沒有可以談判的空間。但是,如若像瓦格納這般勤勤懇懇地球員,因為打不上比賽需要離開的,拜仁也要絕不過多阻攔,還會通過減少轉會費的方式幫助球員得到更好的報酬。

“頑固仁”的生意經

當年的萊萬,差點就和C羅成隊友了

“頑固仁”的生意經

2009年歐冠賽後,亨利公開“招募”裡貝里

6. 愛屯彩票但中獎率逐年降低

現階段的拜仁,看似火爆地出現了戴維斯和齊爾克澤兩大新星,但是作為相對比較看重年輕人的拜仁,在年輕人的成長和培養卻做得很不到位。

縱觀現今的拜仁主力陣容,除卻低價買進的戴維斯,其實也還有同樣低價買進的格納布里和基米希也成為了鐵打的主力。但是,如若按照23歲以下的標準來衡量的話,拜仁所浪費的資源遠遠不止這些。

2018年免費加盟的格雷茨卡,從23歲到現在25歲的兩年中,成長微乎其微;2017年的標王託利索,加盟之時同樣23歲,可以已經26歲的他似乎已經同拜仁的主力位置漸行漸遠了;2016年的歐洲金童桑謝斯,加盟之時不過19歲,可幾乎被拜仁用廢,現階段只能轉戰法甲;2015年加盟的科曼,當時也不過僅僅19歲,只是未曾能夠杜絕傷病的他,幾乎也達到了在拜仁的天花板;至於2013年加盟拜仁的格策,21歲的年齡本該是燦爛綻放的,卻意外凋零在慕尼黑的環境之中。

“頑固仁”的生意經

歐洲金童,迷失慕尼黑

“頑固仁”的生意經

脆弱的科曼,可能真的就止步於此了

7. 球員的買進,看似“不貴”實則“不行或不適”

近年來,拜仁在轉會市場的“摳唆”表現,幾乎被很多人調侃。只是,有著自己的原則和理由的拜仁,似乎也很少解釋自己,只是依舊在茫茫大海中“淘寶”。

很多評論人士都說過,拜仁的買人應該集中於1-2位的頂級球員,身價累積在1.5億以上的,而非4-5位身價都在3000萬左右的“實力派”。可能還沉浸在當年羅貝里身價不足5000萬的美夢中,所以至今的拜仁依舊還在樂此不疲地尋找著這樣的接班人。

“頑固仁”的生意經

看似犀利的狗剩,實際過於簡單了

只是,早已不是當年那般的世界足壇,也很少再能找到這樣的球員了。畢竟,現階段的足壇溢價的可能性遠遠超過其他的概率。

8. 待開發的美洲市場卻無合適人選

如果說當年能以“白菜價”租來J羅的拜仁可以留在拜仁的話,也許現在的他也不會遭受皇馬的冷板凳,而拜仁也會在進攻中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正在全球極力推廣自己的拜仁,需要在美洲有一位這樣的兼具實力和偶像並存的球員。只是,J羅過於“忠心”於並不愛他的皇馬,也拋棄了本來已經可以更好發展的拜仁。當然,彼時的拜仁在科瓦奇的一番操作下,沒有重用J羅也是導致其離隊的原因。

近兩年的拜仁,不斷地在皇馬和巴薩租來了世界級前腰球員,其實與其將他們看成戰術的補充不如就將其看成“流量小鮮肉”。儘管並無否定他們的意思,但是就像剛剛說的那般,拜仁不僅需要他們在球場的戰力,更需要他們在美洲市場的影響力。只是,可惜了J羅和庫蒂尼奧,都很難為拜仁帶來競技和經濟的貢獻,也許拜仁需要自己去挖掘一位如同當年盧西奧或者埃爾伯那般的實力球員了。


9. 與其他聯賽的“接觸”較少

因為本篇重點談論的還是拜仁在轉會等方面的事項,所以縱觀近20年來的拜仁,看似每個聯賽都有所人員的聯繫,實則較為“內向”,較為沉默和安靜。

不同於其他豪門全球採購的方式,拜仁更多的還是依靠德甲優秀的人才培養進行自產自用。如若以拜仁在冬歇期以來最常用的首發陣容為例,只有3人不是從德甲培養出來(科曼,蒂亞戈,戴維斯),剩餘的8人不是來自拜仁的青訓內部就是其他德甲球隊的培養。僅僅就這一點來說,拜仁所代表的幾乎可以算是最純粹的聯賽老大了。

當然,拜仁本身的這種構成也同自身的經營方式有著極大的關聯,所以確實可以稱其為拜仁的一個特點。


“頑固仁”的生意經

你願意自降身價留下嗎


“頑固仁”的生意經

確實不該離開的J羅,恐怕已經錯過了自己的巔峰期

10. 高層看似球員出身,但經常“不懂球”

可能這最後一點應該是爭議較大的,畢竟拜仁多年來成功的經營和穩定的戰績,也是同以“三巨頭”為代表的拜仁高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只是,儘管不能以過於苛刻的標準要求這些老仁,但是作為每週都在現場“俯瞰”拜仁全隊的他們而言,不應該執著於曾萊萬不需要替補,羅貝里的接班人等焦點問題遲遲不鬆口,甚至包括像前些年丟失比達爾,近些年丟失薩內的問題,拜仁自身也是要有反省的。

不給萊萬設置替補,每年到了4月的時候萊萬總會因為狀態或者傷病的原因不能繼續上場,今年也是同樣如此;當年的拜仁找來了科曼和狗剩,可是這根本不是羅貝里接班人的水平,也導致了自羅貝里開始出現傷病開始,拜仁一路下滑;至於比達爾和薩內的故事,應該就無需多言了,至少早點買進的話省下的錢估計可以直接籤盧卡斯了!當然還有穆勒,作為同樣是德國籍的球員,本身都已經展現了其對於俱樂部的不可或缺性,可是當主教練因為穆勒的問題影響戰績的時候,高層次次站在教練的身邊,真的不知道穆勒是否覺得傷心?

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球隊人員變化以及財政問題的動盪時期,魯梅尼格深知財政健康對於一支俱樂部的重要性,因此來說也在財政方面很好的控制了風險,並且做到了最好的經營。可能就是這樣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吧,拜仁也失去了一些球星可以帶領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頑固仁”的生意經

拜仁場外最靚的“仔”--赫內斯和魯梅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