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样理解儒家的“仁”,“仁”的当代文化意义是什么?

聿剑培训师


孔子仁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特征几乎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理解和说明。孔子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对“仁”所作的规定和解释是不同的。不可否认,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正因为如此,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和重新解读,对于促进我们今天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便具有了某些积极的支撑意义。

仁,不是现在所理解的仁慈、仁义或者某种单一的品德。在孔子眼中仁是在道德层次对世人上提出的一种要求,是所有美好品质的集合和总称。恭敬谦卑,推己及人,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坚毅刚强,敦厚坦诚,心怀仁慈,关爱他人,庄重诚实,勤敏智慧,先人后己,淡泊名利。在论语里这些素质综合起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仁”。

一、“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者爱人”,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准则,这对现代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所谓“爱人”,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相合。孔子主张的 “爱人”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正如孔子要求弟子们所做的那样:“沉爱众,而亲仁”。这是一种普泛化的爱,既要求普通民众之间相互关爱,更侧重于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关爱。

二、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待人之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人格、权利、价值、尊严甚至亲情等人道主义基础之上,贯穿着人人互爱的仁爱精神,体现了孔子仁学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由“孝梯”而“泛爱众”,这是孔子仁学人文关怀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1. 对个人的意义 现在的社会状态是物质生活的发展超过了精神生活的发展,于是大部分个人即大众的品味或乐趣只能来自观点鲜明的少数人,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仁的思想讲求内省自律,要求修身养性,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仁的思想就是在心灵还在的前提下滋养之,令其纯净健康地生长。

2. 对社会的意义 仁的有一个基本观点是“爱人”,我们可以理解为爱所有人。进而论之,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爱自然。当前社会的人情冷漠是不容辩驳的一个事实,孔子所说的爱人是不仅要爱那些值得爱的人,也要爱那些可以被爱的人


东方影月51747391


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时,说了什么是仁。

但不同的弟子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给樊迟的答案最容易理解,爱别人就是仁(樊迟一共三次问仁,我们选取这一次)。

仲弓问仁。仲弓是孔门十哲中德行科的,他得到过孔子非常高的评价,称赞他可以为君(雍也可使南面),所以孔子给他的回答会比宰予的更深刻些。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让自己的心恭敬,把自己的心推己及人。

颜渊也问仁。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也是资质最高的,所以颜渊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最接近孔子心中最高答案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见,仅仅是克制(或解为战胜)自己不恰当的欲望,即克己,是不够的,还要有合适的目的和表达,即复礼。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仁了。而仁,是在自己本心中,要从自己身上去找的,不是从别人身上去找。所以叫做“为仁由己”。这也是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道理。

仁很难完全达到。即使是孔子,也认为自己做不到,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是不是我们普通人就不能去追求成为一个仁人了呢?不,“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有一念向仁,即便是最普通的人,生活中也有仁的碎片,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那么仁和哪些品质接近、哪些特点相反呢?“刚毅木讷近仁”,刚正、果毅、质朴、不爱说话的品质,比较容易成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而喜欢说漂亮话、迎合别人的,很难成为“仁”。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刚毅木讷,对自己的内心是诚实的,整个人的气质也是踏实的;巧言令色,迎合别人就容易失去自己,气质也容易浮躁。

仁肯定不是浮躁飘忽可以找到的。

仁看上去和人有关,比如,“爱人”,又比如“忠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应该不仅于此,人也不是必要条件。人只是张大“仁”的用处的一个表现罢了。

不然为什么说“为仁由己”?为什么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能可以长处乐”?

因为仁是内心的品德,有没有外面的人,都可以是仁。颜回没有钱没有官,帮助别人的能力有限,但一样可以三月而不违仁,比有钱有权的做的还好。

有了这颗仁心,就好像桃核有了“仁”,那么有条件的时候,阳光雨露下,桃核就可以发芽,成长为大树;人心有了仁,那么有条件的时候,能力所及范围内,就可以做到忠恕。

但是仁是自己的。儒家讲究反求诸己,讲究慎独,就是讲究自己的德行。

有了这个仁,心底就宽阔。所以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这个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就是仁,如此广大,处于仁的人就不会猥琐;精气神既然充足,心里就不会怯懦,所以“仁者不忧”;心里有仁,在哪里也不觉得狭隘,就好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有了仁,人就可以明白清醒地感受外界,所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但仅仅感知是不够的,还要可以明白清醒地回应外界,所以仁者可以知,可以勇,可以以德报德,可以以直报怨。

仁绝不是老好人,而是明白、清醒、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恰当地做出应该做的事情。不清醒不明白的是麻木,麻木是不仁。

只做到了清醒,而外界需要帮助、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却不去做,也不是仁。那是为富不仁。

所以仁固然要自己情醒,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实现“仁者,爱人”。

既然是力所能及,那就从身边做起。先把自己照顾好,然后把关怀推广到亲人身上,再推广到乡里邻居,再到国人,直至天下人。能做到多少,就尽力帮助别人,这就是“忠”,己欲立而立人;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强加的,也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着能力所及,做到忠恕,也是仁。


欢迎关注@云端一瞥,我们一起谈古论今,站在云端,瞥见历史璀璨星河中最美的一缕星光。


云端一瞥


“仁“,在儒家文化里,常常出现,

仁义、仁爱、仁政等。

它也经常与”孝“出现,并称”仁孝“。

从“仁“字本身来看,单人旁,右边有”二“,”二人“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仁“(人)。


什么样的状态下,两个人合在一起是一个人的状态呢?

很明显,是怀孕。

因为怀孕这个过程,

产生了无私的母爱,

和子事亲的敬意。

孔子说:“要以仁行孝“。


人本为善。

这是儒家对人的天性的断定。

在这个基础上,

才有了“仁者爱人“的说法。

它体现的是人的善良、道德、包容。


没错,到现在,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

赡养父母、法外开恩等。

如果要说,这个“仁“对我们当代的生活有何意义,

我认为,可能是对“法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吧。


众所周知,“法治”与“法制”有明显的不同。

治理一个社会,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

光靠严法,行不通。

秦不过二代亡,就是例子。


因此,要怀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心,

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素养,

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来辅助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

才能达到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


曾经有人,拿孔融的“不孝”思想

来诋毁中国的“孝文化”。


试问,如果一个人不能发自内心,

反哺仁心给自己的父母,

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位“仁者”?

又如何成为推动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的一员?


尽管,现在我们国家在制度上面,广泛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道德教育上,

儒家思想仍是主心骨。


历史线人


仁就是爱。在以宗法家族为社会基石的儒家语境中,爱就是亲。亲而爱,爱而亲,就是仁。

亲而爱,因为亲缘而爱,使家庭、家族才得以确立和维系。

爱而亲,因为能把家族之外的人当做亲人来爱,社会才得以建立和延续。

亲而爱到爱而亲,是爱到仁的转化过程,也是仁的修为过程。由自然的对父母之爱,转化为孝,转化为对长辈的敬,对兄弟的悌,对晚辈的慈,又扩大为对朋友的信,对所事之事的忠,最终成为对天下人的责任。

因此仁有大小,有不爱的不仁,有爱家庭家族的小仁,有爱社稷天下的大仁,有爱世人的圣人不仁,有爱万物的天地不仁。

但仁是经过改造和规范的爱,换言之,没有经过系统的改造与规范的爱,算不上真正的仁。不在此举例,有兴趣可以自己感受。

经历对儒家思想的摧残破坏,和对西方文明的崇拜追随,不客气的说,当代文化是扭曲的文化,既缺乏根本源泉,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信念。

不管怎么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是儒家道家,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就是儒与道。解决当代文化的问题,第一要务,就是把失去的根找回来。

当然会有人热爱当代文化,并认为其健康美好。不争论。但如果可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让其中的精华加入当代文化,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霜华满袖1


在《论语》当中多次讨论“仁”,我们学习其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加深对儒家仁义思想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仁”的当代文化意义。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大意是,孔子说:“只有那些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我们可以理解到,仁者,首先是自己要有非常好的道德修养,只有自己修养良好、有良好的判断力,才可能真正的区分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仁者,是做好自己的人、同时能够真正帮助他人的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大意是,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仁,是道德自律的标准和准则,更是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当我们内心以仁义道德为做人的基础,我们就会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时刻自律。这样的人,会有真正的成长,才能够有担当!

仁,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做人和做事的基础、规范、准则!我们坚持以仁义道德为自我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人!


聿剑培训师


儒家的“仁”,意思是指出自夲心的善良,外化为爱人、善举善行、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就统治者言之,则指实行“轻赋税宽刑罚”、“倡简约惜民力”之仁政。

儒家“仁”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仁”的思想与现代“人文”精神相通。它们均要求尽量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戒除“拨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之自私自利,戒除“在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之不管不顾,从而构建起现代道德规范。

2、儒家“仁”的伦理与基督教的“爱人”戒律、佛教的“积德行善”教化,具有共通性。它们都从伦理层面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勾画了人类命运共生共存的生动图景。

3、儒家“仁”学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社会重商主义的不足。我们知道,重商主义与市场经济在于通过生产资料的自由流通、商品服务贸易,实现财富的增长和效用最大化。但其弱点在于自由竞争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背后的人性假设是“人性夲恶”与自私自利,而不谈利他和善行,不谈同情和悯世情怀。正因如此,儒家“仁”学就有了用武之地,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经济与重商主义伦理的缺陷和弊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谐和。


剑已出鞘A


如果我们简明扼要的总结孔子的思想,或者说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文本是什么?我相信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说是《论语》。

《论语》这本书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这本书应该说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集大成,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本书叫《孔子家语》,那我们就在此不多说,主要是给大家谈谈《论语》。

《论语》里边一个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应该是仁义道德的“仁”,这是最核心的概念。

在《论语》中间有二十章,讲仁的应该几十处不止,每一次在讲仁的时候,讲的都不一样。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仁义道德的“仁”?

它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而恰恰在“什么是仁”的问题上,没有一个所谓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孔子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空,他的回答总是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今天要揭秘。

“仁”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状态

19世纪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黑格尔,黑格尔在读了孔子的这个书之后非常迷惑,以德国的这种哲学的习惯,和黑格尔的领悟能力,他没办法理解,他甚至很浅薄的认为,孔子是一个不懂逻辑,或者不懂概念的人。

他认为在讨论一个学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的清晰性、准确性当做前提,如果连它的概念的清晰和确定都做不到,黑格尔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可以的。

说明什么呢?说明他的那种哲学习惯限制住了黑格尔的认知能力,使得他跨领域,或者跨文化的去理解孔子智慧的时候,使得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我们就解读一下他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个仁义道德的“仁”,其实,他讲的是一个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呈现的状态。那么修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勉强的用语言给大家说一下,其实就是一个人把人性里面的那个污点,打掉了,打掉之后所呈现的状态就是“仁”。

我们进一步要问,那个状态是什么呢?我要告诉大家那个状态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使得任何一个词语都没办法描述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怎么办呢?孔子就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孔子针对学生提问题的时候,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空,孔子告诉你在这个特定的场合怎么做,但是,这个在特定场合怎么做(做法),和仁义道德的本身不是一回事。

举例说明“仁”的状态

比如说一个人修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称为得道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大觉悟的人、大智慧的人,假如说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其实病情很严重,这个病人就问这么一个大觉悟的人,说:“我的身体怎么样?我现在很担心”。

那我请问大家,你说这个大觉悟的人,他会怎么说呢?他会不会告诉病人说“你快不行了”?他会这么说吗?不会。

他会考虑这个人的感受和家人的感受,会告诉他好好养病,没事的,多调养。

这种我们称为善意的谎言,其实并不是撒谎,而是一种大觉悟、大智慧的人,他的这种状态,要很善意的让这个得病的人稳定住情绪,不要出现因为过度的恐慌,而使病情极度的恶化。

所以,一个大觉悟、大智慧的人,内在的状态,在这个场合体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善意的谎言本身,和大觉悟者大智慧的这个境界,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善意的谎言只是大智慧的人一种具体的应用。

如果到了另外一个场合,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如果一个大智慧、大觉悟的人,有一个领导人问他,治理国家怎么办?老百姓遇到困难怎么办?这个时候他就不是善意的谎言了,他就会推心置腹,非常真诚的和盘托出,把自己对如何增进人民的福祉的这种建议给提出来。这个大智慧、大觉悟的人,到了这个场合的表现又不一样了。

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他说的不一样,是因为,“仁”它本身就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在中国古代,我们称为得道的人,或者觉悟的人。

那么这种状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好用语言来概括它,但是这种状态,当遇到了处理问题的时候,在不同的事、不同的问题上,该怎么说、该怎么做,随机都反应出来。所以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总是有不同的回答,我们称为“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都可以。其实是大智慧的状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具体应用。

而黑格尔他理解不了,西方哲学更多的不是讲“仁”的状态。所以很多西方的哲学家或者西方的艺术家,他是说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说,他的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他的人品,未必。

原因何在呢?就是西方的这种求知,知识的知,知识的这种传统,使得人家有一套清晰的逻辑,在知识上去钻研。但是,不是说像中国一样,中国特别强调人的修为,是内求的。

也就是说,一个在西方哲学语境下的人,一个强调清晰的概念和逻辑的人,他没办法理解中国哲学,所以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边,对孔子的那种武断的评价,应该说是非常不负责,更是非常有害的。可以说是很多学西哲的人,读了黑格尔的这个话以后,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对中国哲学提出了很多的偏见,甚至认为孔子浅薄,孔子概念讲不清楚,孔子的书没有逻辑,其实这都是因为被西方的哲学框架所束缚之后,所得出的一个偏见,或者说武断的结论。

想理解中国文化,必须用中国智慧,不可用西方框架。

刚才说了中国哲学它是讲境界的,那么孔子说的这个“仁”,它不是一种逻辑,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状态。一个人修到了一种状态之后,他呈现的这种圆融,这种周到,这种全面,这种智慧,这种德行,合在一起称为“仁”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具备了某一种或者某几个美德,但是他未必有仁这个境界。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某几个优点,但是不代表他证悟到了仁这种状态。那么我们要问,一个人如果要证悟到了仁这种状态以后,那么他会表现出什么呢?他会表现出叫“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什么意思,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大觉者就是“仁”,他证出这种状态了,修到这个状态了,他在人生的每一个场合,他在和每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场合说什么,那个场合说什么,对张三怎么指导,对李四怎么指导,都是胸有全局。

所以,怎么样理解《论语》的这个仁,应该说这是一个中国哲学的概念。所以我这里也特别提醒,我们今后在跨学科学习的时候,我们主张中外的交流,中西文化的碰撞,但是一定要记住,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逻辑和脉络,都有自己文化的特点,我们不能拿着西方哲学的眼镜,尤其是有色的眼镜,去看中国哲学,拿着西方的那套概念和逻辑框架,去阉割中国哲学,这样的话往往是没有能力了解中国哲学,甚至非常武断的做出一些结论,应该说害人害己。由此,我们在主张跨文化交流的同时,尽可能站在不同文化的思路上去理解对方。

比如说我学中国哲学,我就站在中国哲学的框架上去看中国哲学。我在学西方哲学的时候,我就站在西方哲学的框架和逻辑上解读西方哲学。

可是在近代以来,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在这里我提出来,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暂时的落后,使得西方社会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到了主导的地位,这就导致西方的学术框架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可以说,今天人类的整个学科框架,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民族学等等,几乎所有的学科框架都是西方制定的。

那么西方制定的学科框架,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但是,不可避免的打上严重的西方文化的烙印。这个时候,在整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当西方的这种学术框架摧枯拉朽式的占领整个世界的时候,使得那些后发展国家的学术和文化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中医,就是在西方逻辑中被大家误解了

比如中医,应该说中医有中医的逻辑,有中医的框架,西医有西医的框架。可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使得西医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拿着西医的那一套培养方法和思维方式看待中医,结果是什么?结果违背了中医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得中医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现象

比如说,怎么样培养一个好中医?中医他成为一个好的大夫,他从中草药开始,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录》,这种经典的阅读,包括他的号脉、药性,包括对病症的把握,这是长期在一线实践中才能得到的一个本事。

可是,曾经有一个中医的同志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好多博士、博士后,讲课可以,发表文章可以,但是治病不行,为什么?因为真正中医的那种培养方式有它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绝不拿着西医的框架,批评中医,打压中医,而是说西医有西医的框架,中医有中医的框架,我们按照中医自身的逻辑和方法,来培养中医的人才;西医用西医的方法,培养西医的人才,中西医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还可以互相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的促进人类医学的发展,这是人间正途。

所以,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这种主导地位,使得它对整个人类的文化的学术框架的建构,起到了一个主导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对后发展国家的文化学术带来巨大的压力。


中国文化对当今中国,乃至未来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

那么在这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看?我觉得产生于西方社会历史下的那种经济学、法学、哲学等等,他们的学术框架有他的合理性,或者有他的道理,我们可以去借鉴。但是中国哲学,中国的经济学,或者中国的法学等等,

我们一定要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学术的发展,绝对不是盲目的照搬西方的学术框架,对中国的现实或者学术进行指手画脚。

就像刚才讲黑格尔说中国人,进行批评,黑格尔批评的是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一个西方哲学语境下的哲学家,由于自己的那种学术的束缚和哲学的习惯,使得他对中国哲学理解实际上是有相当困难的。结果,黑格尔就没有跨越这个困难。

这个教训就告诉我们,中国的学术一定要自立,一定要觉醒,这叫文化自觉。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哲学、西方的经济学、西方法学都可以,但是从长远来看,产生于西方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学,没办法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产生于西方的那种所谓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他们恐怕也不可能简单的通过照搬,来解决中国的法学问题。那么一个真正有文化自觉的人,应该既有学习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为我所用的那种博大胸怀,同时我们还要懂得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一定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要建构中国自己的经济学,中国自己的法学,中国自己的哲学,用自己的一套学术逻辑和框架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当然中国学术体系的建立,一定是立足中国的实际,立足中国的实践,这种框架能来自于中国、解释中国、推动中国的进步。

当然在此,我们还要有海纳百川、面向世界的胸怀,能吸纳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我所用,但是以我为主,一定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所以,我们通过《论语》的“仁”的概念,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也希望所有看到的朋友们,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向西方的框架学习,那是一个历史阶段,学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应该返回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根本

根据四五十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和实践,我们要有建构中国学术框架的那份理论的清醒和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


一二一学堂


感恩。仁即仁慈之意,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人的本性。对外是一视同仁,视天下苍生为己身的慈悲心,对内是严于律己的格物之心。

■格物是因,慈悲是果。他们同是仁在内外的表现。

格除物欲,即见真理,即

《礼记》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恢复本有纯真的自性,这个自性中就包含仁,恢复的方法即是格物,格除物欲,彻底的格除物欲后,真心本性就现前,慈悲就会显现出来。

像仁者无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慈悲心的表现。

慈是给与快乐,悲是拔济苦难。

■北宋的范仲淹充分显示了仁的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悲心,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慈心。合起来就是慈悲心,也就是仁心。

他的一生也践行了仁,修桥铺路,赈济灾荒,周济乡里,开设义田,帮助孤寡,扶助学子,凡有利益,无所不作。

■最可贵的是他与儿子不谋而合的仁慈心:

范仲淹的大儿子,叫做范纯仁,中国为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取名字都在教育孩子。中国人取名字的目的在哪?在透过这个名字给孩子期许,让他能时时提醒自己。所以范仲淹给他儿子取名叫纯仁,期许他的孩子要能时时存着一颗仁慈之心。

我们看这个「仁」字,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什么意思?两个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孩子从小知道这是父亲对他的期许,自然而然就会常常鼓舞自己,督促自己去往这个方向做。

范纯仁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有一次范仲淹跟他讲,我这里有五百斗麦子,从京城帮父亲把它运回江苏老家。结果在中途,刚好遇到了他父亲的老朋友,他父亲的故友就把他的家庭状况告诉了范纯仁。这个朋友家里面,父母去世了,没有钱安葬,而且还有女儿没有嫁出去,生活状况很窘困。

范纯仁听完了,马上就把五百斗的麦子卖掉,把这些钱就拿给他这位长辈。结果钱还不够。帮人要帮到底。所以,他当场把这个运麦子的船也卖了,钱才够。

范纯仁处理完之后,回京城见他父亲,他跟父亲报告,他在途中遇到了他的父亲的故友。就讲到他最后决定把五百斗麦子卖了去帮助他,然后他就说:但是钱还不够。范仲淹就抬起头来跟他儿子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结果他儿子说:爸爸,我已经把它卖了。

所以父子同心,家道可以长久不衰,范家纯是一颗仁厚之心,吃亏了吗?没吃亏,得了大福。

这就是范仲淹父子把儒家的“仁”践行的淋漓尽致的事迹。

■当代的文化意义就是“和”,与内外和,外与一切众生和,内与自己心灵和。

扩大心量,不自私不自利,只知利人,不知利己。

这样不利己而实利己。

——————卍—————————卍——————

◎以上浅见,愿不吝指正!🙏🏻

@妙生顿伟,持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欢迎

【关注、评论交流】~


妙生顿伟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如意


正直,善良,宽容,朴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