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不离不弃 让丈夫重新站起来—长清平安石马村“好媳妇”王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当代社会的文明星空中,处处能看到道德的光亮。道德模范是一个社会崇德向善的醒目旗帜,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刻写下我们时代的凡人善举,也彰显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接下来,小编将会与大家分享市级道德模范王芳和区级道德模范朱伟、王慧慧、谷开旭、褚兴芬、井云华、王绪娟的故事,他们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生动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示着我们时代的道德风尚。


王芳,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石马村村民。今年46岁,她面对成为植物人的丈夫,硬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十五年来不离不弃,让丈夫重新站起来。2015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第五届“全区道德模范”,2016年度长清好人;2016年度济南好人、山东好人;2019年1月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榜样”荣誉称号。

15年不离不弃 让丈夫重新站起来—长清平安石马村“好媳妇”王芳

王芳的家,在长清区平安街道石马村最东头,这是一幢十几年前盖的房子,白墙早已不白,甚至连窗户和门,都因为年久失修也已有些关不严实。这对患难夫妻的家虽然摆设简单,但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

事情要从2005年说起,王芳的丈夫出去打工,发生车祸,经抢救命是保住了,变成了植物人。那时的王芳,还不到30岁,膝下还有一个刚刚三岁的孩子。面对这些困难,王芳没有放弃,她暗下决心:只要丈夫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孩子没有爸爸,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从那时起,王芳每天精心给丈夫做饭、喂饭、擦洗身子、做康复治疗,这些年来,家里天天吃白面条就咸菜,为了照顾丈夫,她也没法出去打工挣钱,家里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只能省吃俭用,在家门口那巴掌大的地方种的青菜,成了全家所有的蔬菜来源。好在家里还有二亩地,能有些收成,政府给丈夫办了低保,乡亲们也经常伸出援助之手,这才能勉强度日。

15年不离不弃 让丈夫重新站起来—长清平安石马村“好媳妇”王芳

15年不离不弃 让丈夫重新站起来—长清平安石马村“好媳妇”王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王芳的精心呵护,终于在第八个年头,周德胜的病情开始好转。如今他能慢慢地坐起来,不但能自己穿衣服,连大小便也能自理,还能进行一些简短的对话,这让王芳感到很欣慰。因此,王芳也能出去打点零工,以补贴家用。

周德胜有听收音机的习惯,他非常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因为他心里牵挂着妻子。在冬天,每当王芳出门打工,周德胜都提醒王芳说:“外面天冷,多穿件衣服。”要不出门,他就对王芳说:“今早你别起来做饭了,好不容易休个班,好好睡一觉吧。”在夏天,对妻子说:“今天有雨,别忘了带伞。”王芳每当听到这些关心的话语,她眼里就涌满了泪花。她觉得这个家在她的照料下,终于渐渐有了温度,让她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15年不离不弃 让丈夫重新站起来—长清平安石马村“好媳妇”王芳

王芳说,这些年唯一觉得愧对的就是儿子。为了给丈夫治病,几乎没有给孩子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穿的邻居们送来的旧衣服。但是孩子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孩子攀比,每天放学后都帮家里做家务,有时候自己忙不过来,孩子还主动照顾丈夫,给丈夫做饭。

“这十五年的付出,我并不后悔,丈夫健康的时候,我们很相爱,现在丈夫生病了,只要他还活着,我就会陪在他身边,相濡以沫地照顾着,这也是一种幸福。”

王芳作为一个妻子,她也许不会挣大钱,也许没有什么学历,也许不会说漂亮话,但她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照顾失去自理能力的丈夫整整十五年,这是女人天生的善良,也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伟大。(平安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