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两汉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分封王国,其中以西汉的分封王国最为出名。汉高祖马上取天下,在灭除各异姓王之后与大臣杀白马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刘邦死后,大汉王朝又经历了三个皇帝,传至文景皇帝时,刘邦所封的刘氏王开始动摇国本,令大汉风雨飘摇。虽然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但是却给大汉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汉景帝之后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登上历史舞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上皇位。汉武帝登上皇位之时,刘氏诸王势力庞大,严重影响了其与北方匈奴的对抗争霸。为了迅速壮大国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并令诸侯实施。经过推恩令的实施,大汉国内的各刘氏诸侯被分割成一盘散沙,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推恩令号称千古第一阳谋,其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力有巨大帮助作用。由于推恩令的实施,整个西汉后期再也没有出现过西汉初期诸侯叛乱的情况。然而如此绝妙的千古阳谋,在东汉建立之时并未被采用,光武帝按照汉高祖的模式重新进行了刘氏诸侯的分封。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过后中,便面临着西汉皇室各封地幸存的问题,这些封地都是西汉皇帝所封,具有正统性。光武帝自命高祖皇帝后裔,又是西汉皇族支脉,从法理上他必须妥善处理西汉分封遗留问题。光武帝在全国各地寻找各封地的后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重新恢复了许多西汉固有封国。这种做法为光武帝取得了道义和实际的支持。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随着统一战争逐渐走向尾声,光武帝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不用在争取西汉封诸侯的支持。公元37年,光武帝开始对西汉封国下手,他将绝大多数封国爵位从王降为侯,对于与他关系较近的刘章和刘兴光武帝封其为公爵。在处理完西汉封国遗留问题后,光武帝开始像汉高祖一样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分封。起初他并没直接将他的儿子封为王爵,而是与西汉封国一样封为公爵。在公元41年光武帝将他儿子们的爵位升为王爵。光武帝女儿中一共被封了五个,都被封为公主爵位,他的姐姐和妹妹在公元26年都被封为长公主。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光武帝的分封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如出一辙,都是仅封刘氏子弟为王,起兵功臣只能为侯。在光武帝分封的刘氏子弟王中,也出现了文景之时的混乱。光武帝死后,他有三个儿子参与了反叛,虽然他们的反叛没有七国之乱的声势浩大,但是也给汉王朝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汉明帝的弟弟刘荆在光武帝死时,煽动他的异母弟弟进行叛乱。此事虽然泄露,但是汉明帝具有孝悌之情,不忍对刘荆进行处置。但是刘荆后面变本加厉不忍收手,为了以示惩戒,汉明帝将其封地缩小。但是刘荆此人胆大包天,在公元60年,妄图自己称帝,在明帝的庇护之下他再次逃脱惩罚。后来刘荆使用巫术诅咒明帝,此时纸包不住火,大臣纷纷上奏必须处死刘荆。汉明帝万般无奈只能下令定刘荆死罪。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光武帝的另外两个儿子几乎与刘荆如出一辙,都是希望通过巫术进行谋反。虽然刘英的反叛之心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他荒唐的举措以及与道士的亲密关系令他说不清楚,他的死牵连很广,一直到汉章帝时才完全终结。而刘延则是罪有应得,他使用巫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叛,但是其未受到很严重的惩戒,后来因病而死。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光武帝分封的刘氏王虽然没有汉高祖多,但是他分封的诸侯与汉高祖的分封数量大致相当。高祖的分封主要是为了避免汉朝与秦朝一样面对天下纷争时无人相帮,而光武帝的分封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了取得其道义上的合法性;第二阶段是为了延续西汉传统,兼带解决功臣兵权问题。光武帝没能走出先秦时期的分封意识,给汉明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光武帝和汉明帝不用?

汉明帝时有名的重孝之君,他解决分封刘氏王的问题也甚为巧妙:半封其子。明帝的儿子所得封地只能有他兄弟的一半,这样就减少了刘氏王的分封之地。并且明帝解释他是出于孝道才这样做,他认为自己比不上光武帝,自己的儿子也比不上光武帝的儿子。整个汉朝以孝治天下,由于汉明帝的做法东汉后续皇帝就无法再度大封刘氏王,也就基本解决了分封制带来的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