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想法在改变,或许亚洲是对的:应该人人戴口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的初期,亚洲各地,包括中港台、日本还是韩国,人们上街都会戴上口罩。但欧美的卫生人员及专家都坚持“仅有需要的人”才有戴口罩的必要。到了今天,他们的想法正在改变:亚洲可能是对的。

欧美想法在改变,或许亚洲是对的:应该人人戴口罩

在2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总监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被问道是否建议一般人戴口罩,雷德菲尔德斩钉截铁的说不。但到了3月31日,他再被问道同一条问题,他已变得犹豫,更称有必要检讨配戴口罩的指引。

类似的声音不只在美国,在欧洲、以致世卫都有出现。世卫原反对一般人配戴口罩,但在4月1日转为表示,会研究戴口罩能否控制社区传播。

有减少隐形患者传播作用

中国自4月1日起公布无症状感染患者的数字,让国际聚焦在“无症状感染者”身上。有越来愈多证据,显示有患者在感染病毒至康复期间完全没有症状,但有传染他人的可能,隐形患者的风险备受关注。

尽管口罩无法完全防止感染,但最少能减少谈话或打喷嚏时遭飞沬喷到脸上的机会,亦能避免手部直接触及口鼻。因为病毒可随飞沬沾在物件表面,经手部触及眼睛及口鼻进入体内。无症状感染者对自己正散播病毒毫无自觉,配戴口罩对减少隐形患者传播起一定作用。

欧美想法在改变,或许亚洲是对的:应该人人戴口罩

在亚洲各国戴口罩防疫已成习惯

在欧美国家还在就戴口罩或否争论,亚洲各国早已有共识:全民戴口罩。香港在2003年经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一役,让香港人在这一波疫情中习惯不论有否患病都会戴上口罩,这或成为今天香港疫情未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之一。香港大学内科临床教授孔繁毅教授表示,香港人视戴口罩为防止飞沬感染的手段,不只在新冠肺炎,在防治流感上亦十分有效。

日本同样自SARS后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在1月新冠肺炎爆发后,因有更多日本人戴上口罩及注意个人卫生,使1月流感感染数字较2019年同期下降超过一半。而即使今天肺炎感染数正在增加,爆发程度亦远不如欧美国家急速。

在中国相关措施更加严谨,政府已要求所有市民上街必须戴口罩,不戴口罩无法搭乘交通工具,屡劝不听更会被捕。配合封城措施,从数字上看中国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在欧美国家,配戴口罩可能是一种患病的标签,令人抗拒。但若鼓励全民口罩,有病的人便更自然地戴上口罩,这将会是间接防止病毒散播的一种有效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