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榜樣候選人(單位)事蹟展示之四十八

劉俊韜:將公益志願服務進行到底

城市榜樣候選人(單位)事蹟展示之四十八

圖一:劉俊韜作為大眾網菏澤海報志願者接受獨家專訪,視頻講述自己公益志願服務的故事


主人公小傳:劉俊韜,山東萊州人,正團職軍隊轉業幹部。1972年6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文書、班長、軍校學員、副連職幹事、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幹部股股長、政治處副主任、正營職幹部幹事、團政治處主任、正團職秘書、政治協理員、旅副政治委員,國防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上校軍銜。2014年11月轉業地方工作,現任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二級調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創辦自媒體公眾號《俊韜在線》《博愛韜聲》,著有劉俊韜文集10部,在全國報刊發表文學、政論、新聞等各類作品800餘萬字。2017年、2018年先後被濟南市授予“最美創城好市民”“最美志願者”“最美紅十字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公益志願服務是一種社會時尚,我願意成為引領這種社會時尚的先鋒。做公益,只有付出,沒有報酬;儘管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但我無怨無悔。能為社會多做一份貢獻,能為他人送去一份溫暖和正能量,我辛苦並快樂著。”這是劉俊韜寫在隨身攜帶的記事本扉頁上的一句話。

“雷鋒的偉大之處在於,把做好事、做奉獻養成了習慣。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做一次奉獻不難,但如果讓做好事、做奉獻成為生活的常態,幾年如一日甚至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便難能可貴,那麼他一定是高尚的人,一個令人敬仰的人。我願意像雷鋒同志那樣,做一個新時代的活雷鋒!”劉俊韜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2014年11月,服役25年的他從部隊轉業回地方工作後,便一頭扎進公益志願服務的偉大事業之中,長年累月地為所生活的城市盡心盡力地奉獻付出,不求索取、不計報酬、不謀名利,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他無私忘我的公益志願服務。同時,他也收穫了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可和市民百姓的尊崇敬重。

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

城市榜樣候選人(單位)事蹟展示之四十八

2019年菏澤牡丹花會期間,劉俊韜獲邀參加省作家協會組織的菏澤牡丹筆會暨中國首屆報告文學高峰論壇

2014年年底轉業回地方工作後,劉俊韜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學起了他喜愛多年的攝影。在攝影外拍實踐中,結識了一群奉獻公益的濟南日報市民記者,此後他便積極投入到市民記者的活動中,採訪報道社會新聞,為政府建言、為百姓發聲。2016年下半年,他正式成為濟南日報和愛濟南新聞客戶端的“雙料”市民記者。

加入了市民記者隊伍後,劉俊韜積極發揮能寫作、會攝影、擅協調的特長,很快就成了市民記者團裡表現突出的先進分子,受到了負責領導的重視,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認可。從一名普通的市民記者,一步步走上了更高層次為大家服務、為社會奉獻的崗位。在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先是擔任愛濟南市民記者分團的團長,後來成為愛濟南市民記者團的副團長;在濟南日報市民記者團,先被任命為濟南旅遊啄木鳥協會的副秘書長,後被聘請為濟南市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濟南市林業社會監督員、首批濟南市政務服務社會監督員、濟南市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員、濟南市紅十字會紅十字精神傳播志願服務隊隊長、山東省旅遊飯店協會社會監督員,等等。

為了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榮譽,劉俊韜更加投入地獻身於市民記者隊伍組織的各種活動。作為“啄木鳥”,他堅持身入一線,到街頭巷尾去捕捉影響濟南文明形象的“害蟲”,形成新聞稿件,及時通過愛濟南融媒體平臺發佈出去,發揮社會輿論監督的力量,促使相關部門認真對待並及時解決,給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帶來便利,為城市文明加分添彩。他邊走邊看,邊拍邊記,邊採邊悟,邊寫邊發,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9年12月,發表了300多篇社會新聞,特別是在濟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很多稿件刊發後不久,就得到了問題解決的反饋。2017年4月下旬至10月底,在濟南創城攻堅的關鍵時期,劉俊韜步行4000多公里,走壞了3雙皮鞋,巡查反映和解決了200多個創城中不文明的現象和問題,被廣大市民譽為“創城達人”。他“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用文字為深愛的濟南發聲”的事蹟刊登在《濟南日報》和愛濟南新聞客戶端,成了濟南創城中實打實的“網紅”。

2017年濟南創城打響“百日戰堅戰”期間,拆違拆臨、建綠透綠進入關鍵期,報紙用大量版面宣傳了違法臨時建築被拆除,但是老百姓在點讚的同時,對於遲遲未見拆後重建、還綠於民的報道有些焦躁。為了讓百姓看到政府“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實踐,濟南日報專門拿出版面,開闢了“市民記者探訪城市新綠”專欄,劉俊韜成為唯一一個受聘撰寫專欄新聞的市民記者。為了高標準完成任務,他把所有的雙休日全部拿出來,堅持每週兩天全天行走在濟南街頭,歷下區、市中區、歷城區、天橋區、槐蔭區、長清區、章丘區、高新區、南山管委會,要麼步行,要麼騎單車,即便少數幾次有車接送,到達新聞現場,他也是要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從6月下旬到8月中旬,他累計走過了市內9區,探訪了近百個拆違建綠現場,連續在新聞專欄刊發了16篇有分量的現場報道,成為報道市中區“口袋公園”的第一人,成為叫響“大濟南”的第一人。那段時間儘管天氣炎熱,有時還會突降驟雨,他隻身一人行走在探訪途中,克服採訪的艱辛,把一篇篇充滿現場感的新聞報道及時送達每個關注、關心泉城濟南建設發展的百姓手中。

2017年9月1日,愛濟南新聞客戶端表彰市民記者團成立以來的首批“優秀市民記者”,劉俊韜憑藉大量的文字成果和工作的積極表現,經專家組綜合評審,以總積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當選20名“優秀市民記者”並受到表彰,《濟南日報》《濟南時報》《都市女報》和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分別刊發新聞進行了報道,部分媒體還刊發了對他的專訪。

2017年11月17日,濟南市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並摘取了獎牌。因為在濟南創城期間的辛勞付出,劉俊韜被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從723萬濟南市民當中遴選出來,成為2370名“最美創城好市民”中的一員,得到了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

“你的報道和新聞評論我經常看。你是在用腳步丈量濟南城市文明的市民記者,為創城做出了大貢獻,了不起啊!”這是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兼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對劉俊韜的充分肯定和由衷讚揚。

用真情助力百姓圓夢

城市榜樣候選人(單位)事蹟展示之四十八

劉俊韜深入所服務的菏澤高新區民營企業調研,聽取企業負責人介紹情況


劉俊韜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因為對文學的摯愛,讓他養成了“日寫千字”的習慣,每年都能積累三五十萬字的文字成果。2012年,劉俊韜軍旅文集《春風化雨潤兵心》《兵心兵語》《和新戰友一起成長》三部120餘萬字,分別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和黃河出版社出版,他憑藉自己的著作,加入了山東省作家協會,圓了自己在初中時的夢想,成了一名真正的作家。

轉業地方工作後,劉俊韜開始接觸手機微信自媒體公眾號,併為很多知名公眾號平臺撰寫文章。2016年10月,他先後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學公眾號《俊韜在線》和《韜聲依舊》(2018年3月為傳播弘揚紅十字精神,更名為《博愛韜聲》,成為中國第一個傳播紅十字精神的個人公眾號,得到中國紅十字會的肯定),一個平臺推送自己的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一個平臺推送每天的感言悟語(後來專門用於傳播紅十字精神),深受讀者喜愛,粉絲也很快從幾十人、上百人發展到數千人、近萬人。

隨著公眾號《俊韜在線》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少文友詢問能否在平臺上發表各自的作品。一心為公益志願服務奉獻的劉俊韜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公益志願服務渠道,於是他改版了自己的文學公眾號,由只發表自己的作品轉變為幫助來自全國的文友發表推送文章,並不斷地推新人、推新作,還創新服務模式,率先增加了朗讀音頻,設立了“朗讀者”固定欄目,每一篇文章既能閱讀,又能收聽,真正把《俊韜在線》辦成了一方“用文字傳播真善美,用聲音傳遞正能量,用滿腔大愛幫助來自全國的詩朋文友實現文學夢想”的公益服務平臺,深受全國30多個省份的廣大讀者聽眾喜愛。

為了辦好公眾號《俊韜在線》,劉俊韜一個人身兼數職,主編、編輯、製作、朗讀、推送,每天白天正常工作,晚上點燈熬夜,從海量來稿裡選定稿件後,一字一句地把充滿正能量的文章打磨到可以發表,然後精心排版製作,錄製音頻,為了不耽誤影響白天的工作,他通常要等到過了子夜12點,把新的一天的公眾號文章發佈後才能安心睡覺,公眾號上線近4年間,每天更新,從未間斷,1100多期作品凝聚著他多少辛勞和汗水,數以萬計的作者和讀者心裡最清楚。

為了引導創作,劉俊韜結合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結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開展季度主題徵文和專輯徵文活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我家的變遷”、慶祝建國70週年“我和我的祖國”以及連續4年推出的“新春專輯”“清明專輯”“婦女節專輯”“母親節專輯”“教師節專輯”等,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文學名家和愛好者們的眾多佳作,幫助數以千計的文朋詩友找到了創作的方向,並通過交流提高了創作水平。經過劉俊韜的幫助和鼓勵,很多苦於難圓文學夢想的文學愛好者們重新燃起了奮進的激情,他們的文章經過主編劉俊韜的打磨,有的登上了省、市報紙的副刊,還有的被全國的主流媒體刊發。“從《俊韜在線》入門,從《俊韜在線》起飛,是主編劉俊韜給了我們創作的思路和力量。”這是廣大文友的共識,簡短的話語裡,充滿了感恩之情。

劉俊韜不僅捨得為百姓圓文學夢想花時間,還搭上錢、費盡心,幫助俊韜在線的作者們集體出書,把公眾號文章變成紙質書。“公眾號每推出500期,擇優出版一本文集,為文朋詩友們共圓出書夢想。”劉俊韜說到做到。他歷時近一年時間,從前500期近700多篇文章裡精選了近百位作者的200多篇文章結成集子,撰前言、寫後記,設計封面和版式、分篇立章並撰寫篇章頁短文,送印刷廠排版,先後6次校對修改,終於在2019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夕,將由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俊韜在線》第一本公眾號優秀文集《遇見》快遞到每一位作者和參與眾籌的讀者手中。52萬字的大書,凝聚著主編劉俊韜的心血和汗水,為了能順利出版這本書,他還用自己的工資補貼印刷費用,“只要大家喜歡,我個人做出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是我一個人的公益,能為大家做點兒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很榮幸,也很高興。”劉俊韜手捧《遇見》,說得誠懇,笑得燦爛。

用大愛傳遞溫暖力量

城市榜樣候選人(單位)事蹟展示之四十八

擁有25年軍齡的劉俊韜一身戎裝,退役不褪色,視公益志願服務為社會時尚,誓言把公益志願服務進行到底

2018年9月,劉俊韜作為山東省派“千名幹部下基層”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菏澤服務一隊隊員,被派駐到中國牡丹之都菏澤,開始了為期2年的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的服務工作。

“當我第一隻腳踏上菏澤的這片熱土的時候,我已然是一名光榮的菏澤市民。”劉俊韜25年的軍旅經歷,讓他的心裡懷著深深的“第二故鄉”情結。“住在菏澤,熱愛菏澤,建設菏澤,美化菏澤,宣傳菏澤,獻身菏澤”,這是他到菏澤後給自己寫下的第一句座右銘。

作為省派服務隊隊員,劉俊韜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民營企業服務之中,“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職責。全心全意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為能有幸參與助力‘突破菏澤,西部崛起’的偉大事業感到無上光榮!”作為服務隊一組組長,劉俊韜和2名年輕隊友負責菏澤市高新區的2家民營企業,為了能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他刻苦鑽研黨和國家、省市各級有關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企業調研並與企業負責人定期溝通交流,瞭解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不間斷的精準服務,深受企業好評。

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劉俊韜利用業餘時間,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所服務的企業,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還為自己打開了服務菏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渠道。2019年4月,他被菏澤牡丹晚報聘請為特約記者和特約評論員,之後又受聘於菏澤市牡丹電視臺、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站),成為多家媒體的特約記者和特約評論員。從省城濟南的市民記者到中國牡丹之都多家媒體的特約記者,劉俊韜繼續“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他利用雙休日,徒步菏澤的大街小巷,發現美好並撰寫稿件。“用真心融入菏澤百姓,用真情講好菏澤故事”,是他在服務菏澤的具體實踐中為自己寫下的第二句座右銘。《讓座》《幸福菏澤舞起來》《街頭的感動》《醉美曹州“菏澤藍”》等一篇篇圖文並茂的新聞特寫見諸報端,既有千字文,更有整版的報道,給千萬菏澤百姓讀懂菏澤提供了嶄新的視角,更為外地人瞭解菏澤展開了美麗的畫卷。擔任菏澤多家媒體特約記者和特約評論員一年來,劉俊韜共發表新聞、新聞評論和文學作品近30萬字,收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作為菏澤多家媒體的特約記者和特約評論員,我分文不取,甚至一分錢的稿費都不要,我只想盡一份社會責任,為中國牡丹之都的建設發展提供我真誠的公益志願服務,真正實現‘我見證我書寫、我擔當我執著、我付出我快樂’的初心。”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者,劉俊韜成為大眾網海報新聞駐菏澤的“海報志願者”,接受獨家採訪時,他真誠地說。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在濟南居家辦公期間,劉俊韜心繫濟南和菏澤兩地的疫情防控,自1月24日(農曆除夕)開始,他以每兩天一篇的寫作速度,撰寫了11篇新聞評論,《安全健康年,才是幸福年》《抗擊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信心,是戰“疫”勝利的號角》《宅,是最佳戰“疫”狀態》《“戰疫”雙城記:為城市的“空靜”點贊》《非常時期,戰“疫”更需正能量》等在濟南和菏澤兩地各融媒體、全媒體發表後,收穫了近700萬的點擊量,為抵制謠言、增強信心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從2月1日開始,劉俊韜用詩歌的方式謳歌讚美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和全國各地的戰“疫”英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四字歌》《加油武漢,中國必勝》《戰“疫”中的泉城漢子》《淚光中,我看見……》《你的背影》《你的腳步》《你的名字》《你的模樣》《你的微笑》等詩歌發表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很多網友留言評論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致敬。

2月下旬,劉俊韜結束在濟南居家辦公回到派駐地菏澤後,著手創作系列公益抗疫歌曲,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完成了《你的背影》《姐妹》《戰疫英雄》《迎接春天》《爺爺,我要為您唱支歌》等歌詞的撰寫,他聯繫多家熱心公益志願服務的優秀企業聯合制作,動員菏澤、煙臺、福州等多位作曲家、歌唱家、音樂製作人一起,為5首歌詞分別譜曲並完成編曲,經過緊鑼密鼓的進棚演唱、錄音混縮,在菏澤牡丹電視臺和大眾日報菏澤記者站大眾網採編室的幫助下,製作了精美的MV,於3月底前完成了5首系列公益抗疫歌曲的全網推送,受到了廣泛好評。

“很榮幸能到中國牡丹之都菏澤來服務,能為菏澤的民營企業送上一份溫暖,為千萬菏澤百姓傳遞一份正能量,我做多少都是應該的。因為公益志願服務,我付出得無怨無悔;因為公益志願服務,這兩年註定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我真誠地希望自己能成為菏澤的一名榮譽市民,這是我奉獻菏澤的最大心願。”劉俊韜真誠地說,“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把公益志願服務這種社會時尚進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