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一直以來,翻拍電影的口碑都比較兩極。一聽翻拍,許多人會帶著有色眼鏡去審視翻拍電影。最近的《大贏家》也是翻拍電影,原著為日本的小說《永不結束的遊戲》。更巧的是,早在1991年,日本就拍了同名電影;在2007年,韓國也已拍出同劇本電影《率性而活》。兩部影片在前,對《大贏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翻拍稍有不當可能就會“觸雷”。

翻拍作品受到的否定很多,但《大贏家》的播出有著很好的反響翻拍這場“仗”算是打贏了,而打贏貴在對劇本做了很好的本土化改編。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大贏家》海報


翻拍不等於復刻

好的劇本立意與內容會吸引無數導演目光,但翻拍並不是完全照扒原先故事。人們對一些先前劇本進行翻拍時會進行借鑑,但不能照搬,照搬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而在這種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的文化交流中,美國與韓國便成為熱門的翻拍對象。可能大家覺得翻拍肯定很容易啊,有著現成的已經打磨好的成熟劇本,有著影片處理的前車之鑑,誰都能當導演了。

其實不然,被翻拍的作品有成熟劇本,但也恰恰因為它是一個成熟劇本,反而成了翻拍的桎梏。有些情景根本不會發生在中國社會,所以一定要把劇本重新拆解、組合,回爐重造。就像是對一首歌曲的翻唱,翻唱出新花樣才能滿足觀眾。

那翻拍屬不屬於抄襲呢?有人說“大抄買版權,小抄算借鑑。”有的人會覺得翻拍只是把抄襲說的好聽點,可能覺得抄襲、借鑑、致敬、翻拍的關係不是那麼的涇渭分明。但翻拍是有合同允許,具有法律效力。就像是一首歌,有人買了原唱的版權進行唱作,沒有人會說這算抄襲。重點在於翻拍能否做到

“將舊題寫出新意”。《大贏家》就很好地做到了。

故事要避免水土不服

羅伯特·麥基說:“一個故事的背景嚴格地界定並限定了其可能性。”

如果你的戲設置在西洛杉磯門禁森嚴的高級住宅區,我們就不可能看到當地業主在其綠樹成蔭的街道上聚眾鬧事,以抗議社會的不公。如果你的背景是冬洛杉磯貧民窟的安居工程,這些居民則不可能會在一千美元一盤的豪華宴會上就餐,但他們可能會走上街頭來要求變革;發生在牛軛州的夫妻分手和公園大道上數百萬美元的離婚訴訟之間絕無相似之處。

“背景就像緊箍咒。世上絕無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故事,一個使人信服的故事只可能在某個確定的地點和時間內適得其所。”不是隻有引人入勝的情節設計、炫酷的製作才抓人,故事能走進觀眾心裡,才是抓人的標準。《大贏家》就走入了觀眾的心。時代不同,對故事的呈現就須有差別。歷史文化、國情、國人性格不同,在翻拍時就必然要注意這些。若不使故事更具中國特色,若不使故事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會很難使觀眾信服。因此,許多對經典外國作品的翻拍都“翻車”了,沒有獲得口碑。

《大贏家》的本土化

翻拍不是否定一部電影的理由,《大贏家》的本土化改編好在哪裡?其中某些細節會使我們頗為親切,為故事注入新的血液,讓我們更相信導演給我們構建的這個故事世界。

當聽到演習,大家說“今天可以早下班了”;拿著大喇叭對嚴謹催婚的嚴謹媽媽,對嚴謹抱有期望、望子成龍的嚴謹父親;銀行裡的眾生相,丈夫遇事先跑了只留下孕婦一人,與爺爺關係生疏的孫子,默默愛著孫子的、想讓孫子多陪陪自己、將孫子照片帶在錢包裡的爺爺;代樂樂飾演的大齡剩女邢雲株;銀行裡的智能機器人。

在《大贏家》中,有著各種社會、人物的凝練。看到這些細節,我們都會覺得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人物性格、社會現象都頗具中國特色,很容易帶入。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大贏家》劇照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率性而活》劇照


《大贏家》與《率性而活》相比還有側重點的不同。韓版的《率性而活》主要是對社會進行諷刺。沒有大肆渲染喜劇效果。但《大贏家》中,喜劇效果做到了極致,包袱一個接一個。

更重要的是它還側重了對嚴謹這一人物的刻畫。他是一個在生活中低谷的人。一個在生活工作中一絲不苟卻受排擠的人。他的人生道路是如何的,大家都想一探究竟。

結尾的昇華更是引起人們共鳴,符合觀眾的三觀。嚴謹最後的獨白中說:“其實我所經歷的事,很多人也在經歷著”,與《率性而活》相比,《大贏家》多了更多關於悲歡離合、人生百態的元素,很好地完成了本土化。

本土化改編的實踐

在本土化翻拍中,《十二公民》是一個十分成功的例子。它的原版為1957年米高梅公司製作的一部黑白電影,講述了一個有個案件得通過12人構成的陪審團討論才能結案的故事。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電影《十二怒漢》

陪審團?中國可沒有陪審團啊,只在英法美才有。拍出來估計也沒有人會信。那如何翻拍?在中國的《十二公民》中,改編成了政法學院學生的模擬法庭,家長組成陪審團來進行對案件的討論。同時在討論中也頗具中國特色的舉止言行、性格思維。兩片相比,主要情節差不多,但由於本土化改編,使之更成功,贏得口碑,其改編手法也經久傳唱。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電影《十二公民》

翻拍的作品還有《重返20歲》《來電狂響》《嫌疑人X的現身》《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等等。翻拍也有不是那麼成功的例子,例如《我是證人》,完全照搬了韓國的《盲證》,幾乎一模一樣,只是略微做了改動,甚至鏡頭、剪輯都很相似。

別國對我國作品的翻拍也有著很好的例子,故事背景、表現手法都做了很大的變化。韓國的《無籍者》翻拍自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德美合拍的《愛得太辛苦》翻拍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更有馬丁·斯科塞斯將《無間道》翻拍成《無間行者》,且獲得了奧斯卡獎。

翻拍片即使成功,也是見仁見智的,會有許多人不買賬的情況出現,更別說翻拍不成功了。所以翻拍真的是考驗,遊走在毀經典和超越經典之間。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大贏家》再一次告訴我們,翻拍不等於爛片,《大贏家》真的贏了。值得一提的是,雖有許多翻拍成功的案例,但也讓我們看到劇本荒的現象,中國電影也需要注入更多的原創血液。雖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但我們可以進行改造。無論翻拍還是原創,就像嚴謹說的:“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更何況,中國電影已經有很好的成果了。

打贏翻拍仗的《大贏家》:世上無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