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招录数量增加,扩大“三支一扶”计划


山东公务员招录数量增加,扩大“三支一扶”计划

3月23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刊发文章《山东:精准打好稳就业“组合拳”》,报道称,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就业影响,山东把稳就业作为最大民生、重大责任,迅速出台24条政策措施,稳存量、扩增量、防变量、保质量,精准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详情如下:

实施惠企之策 聚力加大减负稳岗

山东坚持稳企业就是稳就业,针对形势变化、企业困难,迅即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条、稳就业24条,从企业最关心的社保费入手,着力做好“减缓返补”四篇文章,以更大力度减负稳岗,帮助企业渡难关、保生存、谋发展。

——“减”

制定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按照最大减免幅度,实行“五免三减半”,预计今年为企业减免社保缴费473.4亿元,其中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减负436.8亿元、21.6亿元、15亿元。3月1日起,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阶段性降低1个百分点。暂免征收在职职工30人(含)以下企业残保金。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中小微企业按最低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

——“缓”

出台社保费缓缴政策,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允许缓缴最长6个月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费,免收滞纳金。国家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印发通知,暂停征收企业社保费,让各类企业吃下“定心丸”。

——“返”

推广“静默认证”“无形认证”,采取据实拨付、“先预拨、后承诺、再清算”等方式,加快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淄博市在36小时内将3900万元稳岗返还资金拨付737家企业,企业“零填表、零申报、零跑腿”。今年以来,全省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1.7亿元,惠及企业9.4万家、职工403.3万人,返还规模超过去年全年。要求各级3月底前,一般企业的稳岗返还资金全部到位。

——“返”

推广“静默认证”“无形认证”,采取据实拨付、“先预拨、后承诺、再清算”等方式,加快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淄博市在36小时内将3900万元稳岗返还资金拨付737家企业,企业“零填表、零申报、零跑腿”。今年以来,全省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1.7亿元,惠及企业9.4万家、职工403.3万人,返还规模超过去年全年。要求各级3月底前,一般企业的稳岗返还资金全部到位。

加快发展之道 聚力扩大就业空间

山东把发展作为稳就业根本,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稳增长稳定扩大就业。

借势发展“四新经济”

充分利用疫情影响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机遇,化“危”为“机”,紧盯“四新四化”,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释放“宅经济”新潜能,集中培育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远程服务、虚拟会务等功能性服务平台企业。联通钉钉流量数据显示,3月9日至14日企业网上办公是年前(1月6日至10日)4.2倍。企业用电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复工电力指数居各行业之首。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热点,加快实施“数据赋能”行动,发挥浪潮集团龙头带动作用,按照“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思路布局,打造“中国算谷”,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

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着力解决交通物流不畅、上下游衔接不通、员工返岗不及时、资金链紧张等突出问题,打通企业复工复产堵点。针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难问题,建立用工保障制度,向企业派出用工服务专员,“一企一策”,“一对一”地提供用工指导、协调和服务,多渠道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全省人社部门共设立用工服务专员4000名,已对接服务企业和项目4761家,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解决用工15000余人,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解决用工10000余人,为阿里巴巴(山东)有限公司、山东顺丰有限公司、饿了么骑手帮助解决用工4875人。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有项目、有投资、有企业,就有用工需求、有就业岗位、有群众增收。山东按照“四个一批”思路,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破解土地、能耗、资金、用工等要素瓶颈制约,加快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谋划确定274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近9000亿元,今年投资超过10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裕龙岛炼化一体项目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山东重工百万辆整机整车绿色智造产业园、潍柴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项目,以及总投资28.6亿美元的16个外资项目相继开工开业,为扩大就业提供重要支撑。

畅通创业之路 聚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把扶持创业作为稳就业支撑,组织实施齐鲁乡创计划、创业金服计划、创业引领计划,优化创业生态,加大创业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