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當巨星們投不進球時,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我們把鐵的定義定成35%以下,常規賽強度不夠,直接從季後賽裡尋找“樣品”


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喬丹的季後賽生涯裡找到29場符合要求的比賽:34.3%的命中率場均出手23次拿25分,6.6記籃板,5.3個助攻,2.1次搶斷以及3.1次失誤。

和季後賽場均數據比較,喬丹減少了出手數(明智的選擇)、助攻數也隨之降低(球權減少了),但搶斷和失誤控制基本沒變(了不起),但有兩項數值上升了——他造了比平時更多的罰球(10.3對9.9),以及更多的前場籃板(2.1對1.7)。


把關注點放到喬丹最鐵的五場比賽裡,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結果:

——87年首輪對凱爾特人第三場,喬丹30中9,14罰12中,11個籃板裡有6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熱火對公牛第二場,喬丹15中4,16罰15中,9個籃板裡有2個前場籃板。


——96年總決賽對超音速第六場,喬丹19中5,12罰11中,9籃板裡有3個前場籃板。


——97年東決對熱火第四場,喬丹35中9,13罰11中,8籃板裡4個前場籃板。


——93年尼克斯對公牛第三場,喬丹18中3,17罰16中,8籃板裡1個前場籃板。

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這五場比賽裡,喬丹14.4次罰球(生涯9.9次),9次籃板(生涯6.4次)裡3.2個前場籃板(生涯1.7次)。在自己狀態最不佳、對手防守最嚴密的比賽裡,喬丹展現了超強的侵略性,直接正面剛。


也同時為“巨星投不中球時應該怎麼做”做出了喬丹式的回答:瘋狂衝擊籃框。


事實上,六冠公牛最偉大的一場比賽可能是被低估的98年對步行者G7,那場比賽兩隊在罰球數幾乎一樣的情況下,真實命中率步行者57.4%對公牛46.8%,但公牛狂抓了22個前場籃板


比步行者多出手了20次投籃,在比賽最後的五分鐘裡控球時間接近三分半——那場比賽喬丹皮蓬合計43投15中。


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勒布朗生涯的季後賽裡尋找符合標準的場次,我們最終找到了49場比賽:


他用34.1%的命中率出手20次拿22.5分,走上10次罰球線,抓9.4個籃板送出7.9次助攻,除了籃板和造犯規次數之外,助攻數目同樣有了程度不小的提升。

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季後賽的助攻記錄,是15年次輪對公牛第三場,勒布朗27分但25投8中,歐文13投3中,但勒布朗硬是喂出來了14助攻。


論單場表現,16年總決賽G5G6的勒布朗要比G7強的多,但論比賽內容,G7上半場靠連續轉換暖手與給JR的長傳,焦灼時段給射手群一個一個試三分手感的耐心,然後是第四節連續找內線的進攻選擇。

兩位23號告訴你,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影響比賽的?

可以看出勒布朗在投籃手感不佳的場次,助攻隊友的傾向會上升——簡直是勒布朗生涯比賽方式的寫照。


不過話說回來,比賽永遠不是孤立的,在大多數情況面前,讓超級巨星失常的代價,往往伴隨著對其他比賽要素的徹底放棄:


96年佩頓主防喬丹,超音速鋒線群圍追堵截,把後三場的喬丹圍困到60投22中,風光亮麗,但代價就是三場被羅德曼一個人搶了24個前場籃板,第六場11個平記錄。前場鋒線堆積,就只好輸一手籃板保護。


15年老鷹圍剿勒布朗,除全隊信心崩潰的G4,其餘三場一樣把勒布朗守到到83投36中,沒一場過五成命中率。但也就是這三場,勒布朗送出30個助攻,乾淨利落的橫掃東區第一,協防勒布朗的突破,射手們就要萬炮齊鳴。


這是一道兩瓶毒藥被迫選一瓶時,部分球隊心一橫乾脆喝完了其中一瓶的選擇題,是因為有了喬丹/勒布朗/科比/鯊魚......等人的牽制,於是羅德曼、JR、格林以及霍利才能爆發,


這些比賽沒有仔細分析的球迷,肯定會瞪一眼數據統計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吆喝:

XX今天可真菜,又抱大腿贏球了啊,多虧了XXXXX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