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响欢歌,田畴春耕忙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虽然四月的喀喇沁依然春寒料峭,但清明节前后却是种植中药材的大好时节。近日,享有“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美誉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已全面拉开了中药材种植的春耕大幕。

走进牛家营子镇下水地村,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平坦如坻,一块块农田整齐排列,合理分布。田野上,马路边,到处是忙着春耕的农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人来人往,机器轰鸣,定格成一幅动人的春日农耕图。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响欢歌,田畴春耕忙

下水地村3组村民张志东正在药田里忙着种沙参。一家四口有开沟的、施肥的、播种子的,还有负责盖土平地的,虽然全是人工完成,但每个人分工明确、动作娴熟,播下一粒粒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一家人收获的希望。

“我们四口人全家出动,3月30日到地里种沙参。预计4天左右能种完。”张志东说。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响欢歌,田畴春耕忙

为扩大种植规模,张志东在自家6亩地种植中药材的基础上,又承包4亩地,种植沙参、桔梗、牛膝等中药材。2019年,10亩中药材累计收入4万元。

与张志东一家忙着耕种不同,该村2组村民肖文洋正在地里忙着挖药。随着挖药机的轰鸣,一块块泥土被掀起,一棵棵桔梗在地里现出原形,几名村民动作熟练,迅速捡起桔梗,装进袋子,人与机器配合默契,一气呵成。

据肖文洋介绍,2019年,他承包了20亩地种植中药材,每亩中药材收入3000余元。去年秋天,因为家里活多,就把挖药的活放到了今年春季。

“这几天用挖药机挖药,效率高,速度快。挖完药后,再平整土地,种植沙参,完全来得及。”肖文洋信心满满。

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春耕生产更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作为中药材种植大镇,牛家营子镇坚持早动手、早谋划、早落实,依托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等多种途径,全力推进春耕物资储备,为保障中药材生产加油助力、保驾护航。该镇浩通种植合作社为加强春耕备耕工作,专门从甘肃引进10吨黄芪种子,保障周边4个合作社种植中药材,覆盖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

在该镇开心购物自选超市农资大厅,化肥、农药、种子、地膜一应俱全,几乎堆满了整个大厅,几位农户正在忙着挑选化肥。超市负责人于志清告诉记者,为了尽快筹备好春耕物资,该超市自2019年12月就开始筹备农资,春节期间虽然各地发生疫情,但店里的农资储备充足,可以完全保障农户生产需要。

一个地区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作为全国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牛家营子镇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春耕备耕工作。截至目前,该镇农户已完成种子、化肥采购量的70%,备耕整地完成90%,春季灌溉4万亩,动力机械年检243台套。

“受疫情影响,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明显。全镇预计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镇内种植大户到周边旗县发展中药材1万亩,带动各地中药材种植5万亩。”该镇副镇长刘建东表示。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响欢歌,田畴春耕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