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温铁军:这才是这次全球化危机的真正原因

这是一次典型的因全球产业链断裂而发生的全球化危机

早在2月17号我做一个连线的公开讲座的时候就强调说:这是一次典型的因全球产业链断裂而发生的全球化危机!首先是因为疫情会阻断全球产业布局所依赖的产业链分工。大家都知道全球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全球产业资本根据利润导向来形成产业的不同环节在全球的分布,跨国公司获取全球产业链的收益,却没有支付风险成本;那么,风险不断累积会因为任何一个偶然因素造成断裂!这次是疫情爆发而出现断裂。

因为疫情在多个工业化国家,包括原材料国家等爆发,使得原来按照追求利润导向的、风险偏好型的、而不是风险厌恶型的全球产业布局,当疫情陡然爆发的时候,这种巨大风险对全球产业布局造成了根本性的冲击。所以我觉得多数人以为在国内复工复产就能够延缓危机的的看法可能相对乐观了一点,至少是对危机的性质估计不足。由于多国相继爆发疫情,并且西方体制几乎没有阻断蔓延的社会控制能力。所以,任何单个国家复工复产都不可能挽救造成全球化危机的产业链解体局面。

利用时间窗口把加工贸易型的粗放数量增长转向生态文明导向的空间资源开发

在这个关口上中国应该及时反思:此前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型的外向型经济,属于粗放数量增长并且形成累积的风险。如果想有所调整,就应该及时转向国家已经确立的生态文明导向的国内空间资源开发,朝着贯彻“两山”理念提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向努力,而不是按照原来的加工贸易型的粗放数量增长传统方式复工复产,继续为已经断裂的全球产业链做修补,这样,才能把疫情造成的危机转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型机遇。

疫病爆发之后的窗口期,对中国来说是实现战略转型最重要的机遇期。

其一,粗放的数量型增长、加工贸易型的三来一补的外向型经济,实际上并不产生真正的收益。只不过是对资源环境损害应支付的没支付,对社会再生产的代价本来应该支付的也没支付,这些代价留在当地演化为社会冲突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我希望利用抗疫这个条件,抓紧实现战略转型。

其二,对疫情的减缓不能太放心。虽然各省没有新增了,但实际上不断有输入型新增。前一段时间中国没有对外采取封断措施,尤其是经周边国家转机回来的人监控是薄弱的。所以不能简单看国内的疫情有控制了,就觉得可以马上恢复原状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应该有相对比较严格的控制措施,才不至于第二波疫情爆发的时候束手无策。按照大家以前看到的资料,第一波爆发之后会有一段蛰伏期,到底会不会有第二波爆发,现在说不好;有备才能无患。我可能是悲观了一点,只是希望大家谨慎。

新基建应向三农倾斜

关于新基建的指导思想,早在十九大就已经明确过了,此后也明确过多次了。当前应该做的不是继续在传统的老基建的空间下增加规模,而是按照中央新的要求,财政金融和一切优惠政策向三农倾斜,加强乡村振兴投资,推动生态空间资源的价值化,尽可能把人民币的发行从外储依赖改为锚定在本国的资源货币化上,才能凭借重构国家的货币主权进一步把本国的金融风险防控做得更牢靠一些。这样,就不至于在现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发生严重危机的条件下,把被西方量化宽松更加恶化的金融资本过剩危机引到国内了。

西方的教训警示中国不应照搬西方资本市场制度

全球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之前确定的金融开放政策,在中国也发生金融过剩时期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老天爷总会在中国人要受害的关头拉我们一把——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了,再按照原有参照西方金融制度的做法继续做下去就不合理了。尤其是4月1号要全面开放金融,恐怕需要结合新的情况做反思。希望财经高层对现在的全球化危机,尤其是爆发股灾的国家的金融危机有所分析,不再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金融制度当成先进,不应要求中国按照那套体系来深改。过去情有可原,现在则荒唐至极。

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措施,都需要结合舆情分析做好反思。新基建仍应按照中央十九大确定的发展方向,投向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国家投资尤其要利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投向三农、生态空间资源的价值化,而不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数量性增长,加强已经过剩的部门。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围观】全球化、金融危机的逻辑自洽   体感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经济衰退的20个指标:

1、收入:大多数老百姓挣的钱一年比一年少。

2、就业:好工作越来越难找,“自由职业”越来越多。

3、投资:投资失败成为常态,干啥啥赔钱。

4、产能:产业链严重饱和,企业库存三年消化不完。

5、家庭收入:家庭拮据,入不敷出,运转吃力。

6、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赔钱破产。

7、通胀:物价明显高升(猪肉不舍得吃)。

8、银行:钱存银行利息越来越低,低的可怜。

9、股市:股市长期陷入低迷,不断突破底线。

10、政府:政府支出越来越多,大基建四起。

11、税收:官方呼吁减税降费。

12、货币:货币大规模增发,释放流动性成家常便饭。

13、债券:国债规模空前。

14、财富:家庭存款稀薄,越来越少,净资产为负。

15、人口:自然出生率越来越低,百姓不愿生育。

16、外贸:外贸比内销 赚钱。

17、心里:百姓不敢消费,不舍得消费,期待降价。

18、房价:下降。房价开始崩盘,从边陲城市开始、再到中心城市、再到核心城市、再到核心区域。

19、贫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分化。

20、外汇:有能力的国家走向长期贬值之路。(@Mr孙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