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學大綱【周國平】

愛情學大綱【周國平】

有人類就有愛情。它激動著世世代代的人心,給人以歡樂,也給人以痛苦,使得一些人瘋狂,使得另一些人毀滅,留下了優美的詩篇,也留下了悲痛的傳說。

可是,有昆蟲學,有皮膚病學,卻沒有愛情學。好像愛情還不如昆蟲、皮膚病重要!

哲學

藝術的永恆主題,哲學的空白領域。

哲學應該是對人的心靈最易為之激動的問題的一種冷靜的思考。越是激動人心的問題,越有權獲得哲學的探討。

愛情不正是這樣的問題嗎?

對愛情問題無動於衷的哲學是經院哲學、教會哲學、修道院哲學。

哲學家呵,走下講臺,到飄散著丁香花氣息的林蔭小路上去吧。

詞義學(一)

不是崇拜,不是尊敬,不是欽佩,不是同情,不是志同道合,不是趣味相投,甚至也不是相互的理解、心靈的共鳴。

在愛情之外,這一切不是也能發生嗎?

也許愛情包含這一切,確切地說,伴隨著這一切,,但不是它們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是它們的總和。

愛情就是愛情,它是它自己的本質。

詞義學(二)

你一定要一個定義?好吧,如果你不嫌棄空話,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

愛情是兩性之間的一種不可遏制的依戀之情,“它是一種痛苦的和倔強的感情,因為我們無論如何要得到它,不然會悲哀”。

結構學

愛情是一個整體,它包含多種要素。

生理要素:性慾。

一般心理要素:對異性體態、容貌、風度、性情、氣質等等的傾慕。

特殊心理要素:基於個人經歷和個人心理特徵的選擇性。

文化要素:個體文明發展程度的一致和隨之而來的精神生活的和諧。

較低級的要素在日常生活中越是容易得到滿足,較高級的要素就越能發生支配作用,愛情就越完整。

生理學

它當然不是光榮,但也絕不是羞恥。它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在人類的一切感情中,唯有愛情有著持久的肉慾基礎,這使它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地位。

心理學

愛情必包含基於性別特徵的心理上的互相吸引,性別特徵的差異越大,彼此的吸引力就越大。一個人在體態、風度、性格等方面越是富於性別特徵,就越能激起異性的愛慕。

對於愛情的判斷,需要有自身經驗的比較作依據。一個從不接觸異性的人,很可能把對闖入自己生活的第一個異性的好感誤認作愛情。兩性之間自由而無拘束的交往,能夠幫助人們把一般的好感同真正的愛情區別開來。

精神現象學

愛情不論幸與不幸,都能刺激起人的精神創造力。不過,想從所愛的這一個人身上獲得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滿足,卻是對愛情的挑剔。

美學(一)

愛是人的價值,美是世界的價值。

是美產生愛,還是愛產生美?是世界創造人,還是人創造世界?一個虛假的問題。

離開人,就沒有世界,只有物質。離開愛,就沒有美,只有結構。世界是人的對象化,美是愛的對象化。

愛是心靈的美,美是大自然的愛。

美學(二)

外貌的美僅僅使人悅目,神態和風度的美卻震撼人的心魂。

面對同樣的美,一顆心沉醉了,另一顆心卻破碎了。美也要有知音。

價值論

當一切往事都消失在歲月的昏暗背景中的時候,你點燃了回憶的燭火,最先浮現在你眼前的不正是那些鍾情的時刻嗎?這些時刻是那樣值得懷戀,以至於你會覺得,其餘的日子都是在對這些時刻的期待和追念中度過的。

於是,你會情不自禁地說:

愛情是人生的主要價值,是生活軌跡上的閃光的點。

邏輯學

“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愛情的力量最不受約束和阻攔,因為它只會自行毀滅,絕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扭轉打消。”

倫理學

在兩性關係中,愛情就是至善,就是道德。愛情是婚姻的良心。

只有不道德的婚姻,沒有不道德的愛情。

“忠於愛情”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命題。“愛”與“忠”是相反的道德規範。愛情自己即是自己的保證,僅靠忠貞維繫的絕不是愛情。

社會學

我們這裡的每個年輕人都會面臨一個難題:必須決定是否要同那個自己從未與之共同生活過的人共同生活一輩子。一切通過試驗,唯獨“終身大事”不允許試驗。

在較好的情況下,家庭不過是愛情的化石。

為了家庭而犧牲愛情,為了“工作”而犧牲家庭——為了愛情,必須改造這樣的社會。

愛情學大綱【周國平】

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