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瓊花》

小區裡瓊花開了,煙雨中分外迷離。昨夜我打著手電淋雨拍了幾圖,今晨又拍一氣。

《年年瓊花》


瓊花翻譯出去,被稱為“中國獨特的仙花”,這是從義而非從形了。植物學上定義瓊花為忍冬科落葉或半常綠灌木,事實上,瓊花在我們這裡都是長成中等喬木,只是杈椏特別多,故而開出的花也多。

《年年瓊花》


去年四月最初幾日都是在揚州,每天流連在瘦西湖邊,在古運河碼頭,在何園和小盤谷……古巷琴聲起,滿城細雨白花遲。回到蕪湖,發現小區裡瓊花也是開得團團簇簇,好似隆冬瑞雪覆蓋,流光溢彩,璀璨晶瑩。數日後,又在鄰近住宅區發現幾處盛開的瓊花,看那花樹規模也不小,肯定是一個春天又一個春天開過來,以前咋沒注意到哩?真要感謝花們傑出表現,讓人知曉了它們的身世,如果沒有花開,不知有多少草木被我們輕易忽略了。

當我把瓊花消息告訴給北京一位友人,並且專發了九宮格的朋友圈,他那邊手指一動,就天際浮香,看到了瓊花卓爾不群的風姿。連說喜歡這花,如此清雅,南方真好,不像北方只開雪花。

《年年瓊花》


早先沒見過瓊花,只在寒冬雪積枝頭時贊之“玉樹瓊花”,而並不知曉自然界真有一種花叫瓊花。瓊者,美玉也,大團綻開的瓊花,的確如美玉琢成,晶瑩,圓潤,細膩,純正,隱隱透著淡青的光澤……“東風萬木兢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尤其是盛花時節,整棵樹從上到下都綴滿白花,清風吹拂,粉團顫搖,催動陣陣芳香,宛如花仙翩翩嫋嫋,美得透心透肺!

瓊花之美,美在它那與眾不同的花型。既可開滿一樹雪團般的無蕊白花,而在另一些枝頭則又擎出盤狀聚傘花序:外圍八朵五瓣輻狀花,環繞著中央數十玲瓏花蕊——實則是尚未開放的兩性小花,一起匯成一個大玉盤……輕裘沽酒笑紅塵,若將中間平坦處當成桌面,就是“八位仙子”圍坐把杯聚談了,所以才又被喊做“聚八仙”。

《年年瓊花》


“千點真珠擎素蕊,一環明月破香葩”,喜歡這花,除了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質和精彩外,更感覺它是有心有情之物。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瓊花偏愛揚州,揚州瓊花天下無雙。瓊花之名從揚州而來,煙花三月的揚州,就成了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瓊花開,春夢醇,好詩好文都飄浮在揚州。成了揚州市花的瓊花,就是煙花麼?

給我的書拍過許多照片的桂林仙兒,曾親手指導我如何拍下瓊花最美姿容。那些且行且拍且寫的年份裡,她都要踩著春天的節點趕到揚州,是追夢,也是追詩……就像春天少不了花開一樣,煙雨維揚,最是少不了詩文才華和綽約風姿。揚州看瓊花,最好的去處莫過於萬花園。大明寺內則有一棵清朝康熙年間的瓊花,三百多年的光景,全都鬱聚在現世的繁盛裡,值得專門拜訪。真要碰上飄雨的天氣,就去瘦西湖邊租一條小船,繞湖岸邊,白花團簇……繁花似錦的煙雨江南,看不盡的清秀婉麗!

《年年瓊花》


在民間話本里,當年隋煬帝為了能到揚州看瓊花,專門開鑿了京杭大運河。運河項目竣工,隋煬帝坐上龍船喜滋滋往揚州而去,無奈沒有眼緣,將要抵達時,突然風雨大作,冰雹從天上狂降,把瓊花都給砸爛了。接著,各地農民起義大爆發,隋朝立馬崩潰,無限江山眨眼間就沒了。可嘆風流皇帝,傾盡奢華只為看花,花沒看成,卻把命葬送在揚州。

從那以後,揚州古城幾盛幾衰,又都是與瓊花的起起落落幾番銷聲匿跡緊密連在一起。“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就說他們最負盛名那株聚花九朵的古瓊,北宋時移去京城開封,水土不服被送回;至南宋,又被徵招移栽到杭州皇宮裡,不行,再度被送回……到了元時,終於枯死,可謂歷盡悲歡離合。衰也由人,盛也由人,頗富傳奇色彩的傳說,無疑為瓊花增添了別一分迷人風韻。

《年年瓊花》


好花,好水,好故事。瘦西湖邊的花影,一齊都倒映在水裡……如夢如幻的景象,看久了,有一種迷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