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百色杧果花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及对策建议

目前正值百色杧果花果期,杧小果镨瘿蚊已开始活跃在各园区,主要为害杧果花穗、幼果。为掌握杧小果镨瘿蚊对百色杧果的为害情况,2~3月,百色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凌云、田林和右江区等杧果产区果园调查杧小果镨瘿蚊的发生情况,主要观测品种有:台农1号芒、桂热芒10号、金煌芒、桂热芒82号、贵妃芒、新世纪芒、红象牙芒等。现将调查情况结合该虫防控试验示范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一、当前百色杧果花果期情况

调查期间历经百色杧果花期及幼果期,3月中下旬,百色杧果多数品种已谢花进入座果期。

二、百色杧果花果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

杧小果普瘿蚊主要发生在我市右江区永乐镇,右江区其它乡镇及田阳县、田东县有小范围发生,其他的县(市)目前尚未发现。该虫为害比较严重的品种主要有:台农1号芒、桂热芒10号、桂热芒82号、金煌芒、水仙芒等。

本次调查发现杧小果普瘿蚊为害的果园主要分布在右江区永乐镇澄碧湖芒果核心区及周边,按防控杧小果普瘿蚊的情况分为:管理较差、管理一般、管理较好等3种果园,主要观测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杧果花穗和幼果上的危害发生情况。

(一)管理较差果园的发生情况

部分果园,果农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不注重果园的日常防护,杧小果普瘿蚊为害严重。以台农1号芒为例,调查发现从2月初杧果抽穗期开始发生为害,每个花穗上发现该虫平均为10头,最严重时为末花期平均73头/穗。

防控不力又遭遇灾害性天气,可能会导致虫口迅速增长。如对比3月3日暴风雨前后台农1号芒从谢花期平均29头/穗增加到45~73头/穗,增加55.17%~151.72%;金煌芒从盛花期22头/穗增加到到67头/穗,增加204.55%;桂热芒10号从抽穗期的14头/穗增加到初花期172头/穗、盛花期的315头/穗,虫口增长倍数分别是花穗期的12.29、22.5倍。

(二)管理一般的果园发生情况

只进行一般的日常管护,未进行杧小果普瘿蚊专项防控果园,杧小果普瘿蚊发生也较为普遍,但相对管理差的果园为害较轻。台农1号芒抽穗初期平均为5头/穗,盛花期平均18头/穗,最高个体为盛花期38头/穗;金煌芒抽穗期平均为5头/穗,盛花期平均为16头/穗,最高个体为盛花期37头/穗。

(三)开展杧小果普瘿蚊专项防控果园的发生情况

本单位在澄碧湖芒果核心区开展杧小果普瘿蚊专项防控试验示范,地处杧小果普瘿蚊虫源地中心,根据观测数据显示,试验区开展统防统治,抽穗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虫口发生平均数为6~13头/穗,个别最高为初花期28头/穗,控制效果较理想。

三、百色杧果花果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特点

(一)杧小果普瘿蚊幼虫量最大为盛花至末花期

根据观测数据显示,杧小果普瘿蚊自然发展(未喷药控制)的物候期平均虫量如下:台农1号芒,抽穗期11头/穗,初花期12头/穗,盛花期28头/穗,末花期39头/穗;金煌芒,初花期14头/穗,盛花期31头/穗,末花期34头/穗;桂热芒10号,抽穗期4头/穗,初花期55头/穗,盛花期165头/穗。从中可以看出该虫虫口最大量在盛花至末花期期间,在此期间会有大量幼虫从花穗或幼果中脱出,落入表土化蛹。

(二)杧小果普瘿蚊为害区域已从原宿地向外蔓延

3月17日,技术人员在观测采摘花穗孵化的杧小果普瘿蚊幼虫时,发现3月11日在右江区汪甸乡塘兴村那旁屯采摘的台农1号杧花穗有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之前在该地区均未发现有此虫为害,说明杧小果普瘿蚊正从原宿地向外蔓延,具体蔓延区域尚待核查。

四、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控措施

杧小果普瘿蚊主要在杧果花果期为害,目前没有防治杧小果普瘿蚊的特效药物,由于化学药剂很难渗透进蛹、幼果体内,毒杀虫蛹、幼虫效果不理想;该虫成虫具有迁飞性,在开放的空间内进行防治也有一定的困难;同一时间段内蛹、幼虫、成虫均有,世代重叠严重。针对这些特点,该虫必须进行综合性防控,注意使用有强渗透性药剂来防治,当前主要防控要点如下:

处于盛花期时不宜用药,以免毒杀授粉苍蝇及影响杧果花授粉,到末花期可使用复配的高氯噻虫嗪、高氯甲维盐等药剂喷雾树冠1~2次,每次间隔7~10天;同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物喷洒表土。药剂配比和使用浓度按药剂说明书进行。

由于百色杧果品种数量众多,各农户应根据自身果园情况,对照杧果树所处物候期灵活防治,并加强联合所在片区开展统防统控,方可取得好的效果。

2020年百色杧果花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及对策建议

杧小果普瘿蚊为害杧果花穗

2020年百色杧果花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及对策建议

杧小果普瘿蚊为害杧果花穗、幼果


2020年百色杧果花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及对策建议

杧小果普瘿蚊专项防控试验示范果园

2020年百色杧果花期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及对策建议

技术人员正在观测杧小果普瘿蚊发生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