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

黄慎(1687年6月14日-?),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1687年6月14日-?)

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其艺既擅,出游豫章,历吴、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扬州鬻画,人争客之。雍正五年(1727年)以母垂老,不欲远离,乃奉居扬州,又三年乃返闽,郑燮赠以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藏研网分享一则黄慎《雄鸡图轴》高清大图请您赏析

点击下方或搜索 藏研 直达高清大图赏鉴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画神仙佛道如《醉民图》,多操大幅,用笔设色,泼辣大胆,于迷离扑朔中见形象神韵。描绘文人生活的有《东坡玩砚图》,用笔迅疾,衣纹顿挫,线条硬折 结,墨公浓淡相间,人物轩昂、富有气势,为其成熟后的代表画风。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黄慎《雄鸡图轴》局部图

黄慎书画流传较多,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北京故宫院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砚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醉眠图》册页;《伏生授经图》轴,扬州博物馆藏的《渔归图》等。 黄慎的绘画创作在雍正年间说名扬于世,"尺纸容缣,世争宝之"。可见他的作品在当时已有较高的价格,另外黄慎对自己的绘画,常作分类自评,凡最得意者题上诗,次者则识以岁月,再次者只署"瘿瓢"二字。 现今黄慎作品流入市场是比较多的,80年代末即开始拍卖,以后每年都出现过,价格起伏不大,比较稳定,但不太高,与八怪中其他画家水平相当,低于吴门四家。


黄慎《雄鸡图轴》

(上藏研网查看高清大图)


“瘿瓢子”黄慎——《雄鸡图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