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文|夏紹毅

導言:吳偉是明代與戴進齊名的“浙派”山水畫家,他從小就流露出繪畫天賦,併名震一時。曾3次被皇帝召見,並賜予他錦衣衛鎮撫的職位,以及“畫狀元”印章,任職於畫院。就這樣的一位天才畫家,為何未能在山水畫上取得較大的進展,反而晚年貧困潦倒?本文就此問題作一解答。

關鍵詞:浙派山水畫;山水畫;吳偉;

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明 吳偉《山水》高清

一、吳偉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個人經歷?

吳偉(1459—1508),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父親早逝,年幼時被湖廣佈政使錢昕收養,來到江蘇常熟。吳偉從小就流露出繪畫天賦,7歲時畫了一幅畫,並題字:“白頭一老子,騎驢去飲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令老師十分驚訝。後來,吳偉的畫名逐漸傳開。17歲時,他闖蕩南京,受到成國公朱儀賞識。朱儀驚呼吳偉為小仙人,從此,吳偉便以“小仙”為號。吳偉曾3次被皇帝召見。1480年,20歲出頭的吳偉來到北京,明憲宗召見了他,並賜予他錦衣衛鎮撫的職位,以及“畫狀元”印章,任職於畫院。

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明 吳偉《高柳雅士圖》

二、吳偉的致命性格缺陷導致他晚年貧困潦倒。

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明 吳偉《溪山濯足圖》高清

當年的吳偉雖獲皇帝賞識,但卻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貪杯。甚至被皇帝傳喚去作畫時,也喝得酩酊大醉。他這種放蕩不羈的性格與複雜的宮廷格格不入,最終被免去了畫院的職務。

三、吳偉的山水畫以氣勢取勝,過於放縱導致逐漸偏離傳統。

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明 吳偉《寒江獨釣圖》

吳偉的山水畫用筆筒逸蒼勁,橫塗直抹,峰壑畢露,枯溼濃淡,一氣呵成,痛快淋漓,集中反映了他以氣勢取勝的藝術特色。而傳統繪畫是極其重視筆墨的,但又不能惟筆墨是能,一件優秀的作品是有筆墨而不顯筆墨,即筆墨是融於形象中的,並藉助形象傳達獨有的神韻和意境。筆墨再重要也是屬於技的層面,只有技進乎道始能臻於妙。


曾多次被皇帝召見,稱為“畫狀元”的吳偉,為何晚年貧困潦倒

明 吳偉《松下高士圖》高清

也正是這個問題上,吳偉及浙派的後繼者們在強化筆墨的功能過程中,過於逞強使氣,過猶不及,從而導致浙派的衰落。就吳偉個人創作來講,在明初出現這種雄強奔放、揮灑自如的藝術風格,既是緣於個人的性格氣質,也是時代風氣使然。其積極的意義是將元人的“厭於人事”的元代文人畫重新迴歸到現實人生,並賦予他激昂亢奮的品格,至於後來浙派走向衰微,這與派系之間的認為排斥打壓有關,也與明中後期文人們的心態與價值取向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密不可分。

四、結語。

吳偉的一生是幸與不幸得結合體,命運打擊了他,但也成全了他,但又寵壞了他。嗜好滿足了他,但也腐蝕和毀滅了他。他的創造得於個性,也失於個性。幸運的他主宰了自己的人生,並通過創作劃出了自身閃亮的一筆,至於後世的譭譽褒獎,那是後人的事,與自己這位“小仙”無關緊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