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你还记得张衡和他的地动仪吗?

据报道,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不再收录张衡地动仪的相关内容。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事实上,在2018版课本中,“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程的“课后活动”栏目仍明确提到了“东汉张衡发明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只是删除了正文介绍。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2018版初中历史课本

而,2016版历史课本却显示,在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课程正文、“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中都没有提到张衡与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2016版初中历史课本

实际上,2010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就选择暂时拿掉了“张衡地动仪”这一知识环节。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原历史课本内容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

早在2010年11月28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

“我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个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王振铎(考古学家)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事实上,那珠子掉不出来”。

这条微博在网上引发热议,被转发数万次,评论近过万条。

在大家感觉被骗的时候,其实原来的教科书中有提示到该地动仪乃复制品。只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

《后汉书》中记载的“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候风地动仪,其实早已失传,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只留下一些简略的文字记载。

1951年,王振铎着手设计这台卵状体上含有8条飞龙的模型,即是在教科书中看到的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不过由于存在原理性错误,这个复原模型不能正常工作,一直受到中外科学家的质疑和否定。

旧人教版教材(2010年之前)介绍了张衡和他的地动仪。课文称:“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方舟子就曾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现代复原地动仪并不科学,古代地动仪的故事更是编造的。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而早在宋朝,江少虞一文《宋朝事实类苑》提出质疑:“如岭表兼海中洲渚频动,居人以为常也。此仪可验,则扬州之分,日日时时落丸也。”

意思是,山海一带地震频发,那东南扬州方向是不是要天天有铜丸掉下来?这样说来,地动仪确实有诸多可疑之处。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上世纪60年代,张衡地动仪就被美国、日本等国地震界的权威专家质疑。

日本专家关野雄在1972年就用精密计算方式否定了“直立杆原理”,他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地震学的专家所承认。

1984年,美国地震学权威专家博尔特院士更斩钉截铁地说:“张衡地动仪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简陋粗糙。由于机械摩擦太大,降低了地动仪灵敏度,对地震的反应低于居民的敏感,其作用应予以质疑,而且利用铜丸的掉落方向来确定震中也是不确定的。”

不仅如此,我们的老师也早就质疑张衡发明地动仪。在北京某初级中学教历史的韩老师说,他们一般不会刻意向学生说明历史课本图片上的地动仪是原物还是复原模型。他介绍地动仪时,只会跟学生讲“里面有机关,发生地震就能感受到,珠子就会掉下来”。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家们也质疑声不断。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士傅承义曾当着王振铎的面说:“房梁下吊块肉都比它强”。

正因为学术界对“张衡发明地动仪”一事的真实性争议较大,所以教育部早于2010年暂时删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地动仪的内容。

张衡地动仪为何被从教科书删除?中科院士: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

尽管质疑声不断,我们仍不可否认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至于它的科学性还有待后人进一步去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