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困扰了史学家两千年!

现代地震监测仪器是非常敏感的设备,能够通过记录激光或磁铁的细小移动,探测到人类无法感知的地球内部震动。地球上遍布数以千计的地震仪,通过对不同地点产生的地震波图进行比较,可以确定震中位置。随着人类不断提高对地震的理解,开发出早期预警系统。 但是最早地震探测仪器的设计与今天非常不同,直到近2000年前才创造出来, 人们开始明白什么是地震。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困扰了史学家两千年!

根据记载,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在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学、 工程学,在绘画和诗歌创作方面也有所成就,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张衡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困扰了史学家两千年!

张衡最出名的成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虽然现在没有遗留下来,但是根据《后汉书》描述,它是一个大型的青铜仪器,形如酒樽,一周八个方位分别有八个含有龙珠的龙头,每个龙头下方有个蟾蜍与之对应。当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时,这个方位的龙头就会在杠杆作用下张嘴,同时龙珠落入蟾蜍的嘴里,发出响声。

古代文章对地动仪的内部运作很少描述,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在地动仪的空心体内悬挂着一个钟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地震的冲击波会使钟摆摆动,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把龙珠吐给蟾蜍,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张衡的发明最初遭到怀疑,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被同时代人理解,更糟糕的是,他的地动仪没有得到证实。据书籍记载,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困扰了史学家两千年!

张衡称他的地震仪为候风地动仪,意为“测量季节风和地球运动的仪器”。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地震是神灵发怒了,但还是有学者认为地震是风向和气压变化引起的,这其实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萌芽。

张衡地动仪因为多种因素并没有实物留存。而史料能够追溯到的相关记载也就200多字,学者们对这200多字抽丝剥茧,却不能复原出有史书记载般精细的地震仪。对地震仪真实性的质疑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怀疑它从未存在过。人们不能相信,一个古老的钟摆如何能够敏锐地探测到上千公里以外的地震?

张衡的地动仪已经发明近两千年了,但它背后的工作原理至今仍被普遍使用。现代地震仪使用的惯性原理与它完全相似, 基于一个静止的基座和悬挂的钟摆在地震动时独立移动,钟摆移动时产生波动,将波动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地震仪能够记录震颤强度。

虽然张衡的设计或多或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人类还在不断发明新的地震监测技术。去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利用光缆探测地震的方法,他们利用光缆因地表振动会伸缩的原理,再排除其他产生振动的因素就能预测地震。但是在这个技术成熟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地震仪警告地震发生后即将发生的冲击波,这通常只是几秒钟的预警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