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提起“”祥林嫂”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可我竟忘記她是幹什麼的,出自魯迅的那篇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只是隱隱約約記得她過得很悲苦。

於是,我又把這篇文章重讀了一遍,也有了一些新的體會:一方面,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另一方面,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祥林嫂過的很“苦”:在舊社會封建習俗禮教裡,在冷漠的人情中,祥林嫂最後成了一個悲劇

1.舊社會里的封建習俗和禮教

“祝福”是魯鎮的年終大典,是用來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好運的,它是一種封建習俗。為此,要提前準備好“福禮”,就是將雞、鵝、豬肉煮熟後,再橫七豎八地插上些筷子,還要準備爆竹。

準備這些的都是女人們,“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可是等真正祭拜的時候,“拜的卻只限於男人”,這體現了舊社會里的男女不平等。

而這些“福禮”和爆竹也只有買得起的人家才有,像窮苦的平民百姓是根本買不起的,因此,“祝福”的習俗也只限於地主階級,這體現了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魯四老爺,主要人物之一,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保守,反對一切改革和革命,“大罵其新黨”;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書房裡的牆壁上掛著朱拓的被附會為“神仙”的陳摶老祖寫的“夀”字,還掛有理學代表朱熹寫的“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對聯,案頭堆放著《康熙字典》、《近思錄集註》和《四書襯》,這些都和理學和禮教有關;還自覺維護封建傳統禮教,知道祥林嫂是寡婦後,便不想用她,之後覺得她“不祥”不讓她觸碰“福禮”等祭拜用品。

四叔和四嬸在家裡祭祀時,對封建傳統禮教的維護對祥林嫂是沉重一擊。

在祥林嫂重回魯鎮後,四叔暗暗告誡四嬸“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

於是,在祭祀時,原本是她最忙的時候,這次卻是她最清閒的時候,很多事都不讓她幹:

桌子放在堂中央,繫上桌幃,她還記得照舊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四嬸慌忙的說。

她訕訕的縮了手,又去取燭臺。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四嬸又慌忙的說。

之後,她聽了柳媽的話,攢了快一年的錢,給土地廟捐了門檻,心想已經贖了這一世的罪,在冬至祭祖時更加賣力:

和阿牛將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臺,只是失神的站著。

此後,她的精神更加不濟了,也很膽怯,記性也很壞了,每天像個木偶人,最後魯四老爺覺得她已經無用,便把她打發走了,淪落為乞丐。


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2.冷漠的人情

祥林嫂第一次來四叔家,四叔知道她死了當家人,是個寡婦,便皺了皺眉

而在知道祥林嫂被婆婆一干人等,連捆帶綁弄走後,沒有想法救她,只說了句“可惡!然而......”。

後來,祥林嫂被拐嫁到山裡,生了一個兒子,但好景不長,她的男人又死了,兒子也被狼銜去吃了,夫家人又將她趕出家。

走投無路,祥林嫂又回到了魯四老爺家,四嬸聽了她的遭遇,比較同情,魯四老爺見到她還是照例皺眉,只因僱用女工很難,迫於無奈,又才將她留下了。

但上工兩三天後,主人們就覺得她手腳不如以前靈活,記性也壞得多,臉又猶如死屍,四嬸口氣上已經頗有不滿了。魯四老爺也暗暗告誡四嬸,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

所以,到了祭祀的時候,原先她最忙的時候,卻清閒了,一天能做的事就是在灶下燒火。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

大家也經常拿她的兒子阿毛的事和額頭上的傷尋開心,嘲笑她。

柳媽一個善女人,吃素,不殺生,卻故意譏笑祥林嫂額頭上的疤,說她當初不如索性死了的好,還說將來到了陰司,她的兩個男人還要爭,閻羅大王會把她鋸開,分給他們。柳媽的這些話對祥林嫂也是一種打擊,讓她心裡非常苦悶,恐懼。

即便後來,祥林嫂聽了柳媽的話,到土地廟捐了一條門檻,當做自己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一世的罪名。

可是等再次祭祖的時候,表現得再賣力,還是沒有得到四叔四嬸的理解和原諒,仍舊什麼都不讓她做,只能聽到“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的話語。

最後,被魯四老爺趕出門,沒了容身之處,成為了乞丐。


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祥林嫂成了乞丐之後,“我”和祥林嫂相遇,她問了三個問題:

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那麼,也就有地獄了?

那麼,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見面的?

“我”面對祥林嫂提出的問題,不知怎麼回答,先囫圇說也許有,之後怕自己擔責任,又推翻了之前的話,說“我也說不清”。

“我”匆匆離開後,覺得如果因自己的答話發生了什麼事,應該負若干責任,隨後便又自笑,覺得自己反正已經說過“說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便發生什麼事,也與自己也毫無關係了。

之後,祥林嫂露死街頭,“我”知道後,先是驚惶,卻也不過是暫時的,隨後便覺得已經過去了,心底也漸漸輕鬆。

魯四老爺在知道祥林嫂死後,責怪她不早不遲,偏偏趕在要“祝福”的時候死去,說她就是一個“謬種”,是壞東西。

短工很淡然,漠不關心地說“怎麼死的?——還不是窮死的?”,毫無同情而言。


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年少不懂祥林嫂,讀懂已是書中人

1.受了委屈,遇到不公會不停訴苦抱怨

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後,兒子被野獸吃了,自己被夫家人趕出家門,為了生存,她又回到魯四老爺家繼續打長工,逢人便訴苦,一遍又一遍地給別人講兒子阿毛被野獸害死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唉唉,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麼大了”。

四嬸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眼圈有些紅了,男人們斂起笑容,女人們陪出許多眼淚,但她反反覆覆地向別人訴說自己悲慘的故事,不久,大家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再到後來人們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

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你把自己的苦難說與他們聽,人家可能並不想聽,第一次可能安慰你,同情你,可你要學會適可而止,不要無休無盡,那樣除了讓別人厭煩,增添自己傷痛,沒有別的作用。長大後,要學會苦難一個人扛,堅強地活著。

2.容易輕易相信別人

在柳媽詢問祥林嫂額角上的傷疤時,問她怎麼後來就依了,祥林嫂不經意的一笑,又被曲解了傳揚出去,成為了一個笑話;柳媽說她將來到了陰司,兩個死鬼的男人還會爭她,到時候會把鋸開,分給他們,讓她到土地廟捐門檻,當作自己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一世的罪過;關於有沒有靈魂,地獄,“我”含糊地說“也許有罷”。

祥林嫂輕易地相信別人,給別人講心裡話,毫無戒備之心,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沒有判斷能力。這也是我們的真實寫照,遇到人便講心裡話,殊不知人家拿你當傻子,轉身就告訴了其他人。

3.變得人情冷漠

祥林嫂就是在人情的冷漠中,死去的。

現代社會中,我們有時候也會變得冷漠,缺少人情味,比如,老人摔倒,很多人裝作看不見,繞道走掉;有的人想扶,但在扶之前要找到見證者或者錄個視頻以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越來越少的人能夠可以不顧一切地去幫助別人。

因為,我們在遇到一些弱勢的個體遭受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傷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沒有傷害到便會袖手旁觀;其次,我們會覺得別人都不管,那我為什麼要管;再者可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傳統處世的哲學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心裡邊同情他人,最後多半也會選擇明哲保身。

所以,現在很多人看到有人打架也不去拉架,有人被欺負了也不敢出頭幫忙,只有不傷害到自身利益,便裝作不知道,看不見,溜之大吉。

重讀魯迅《祝福》:我很慶幸自己不是祥林嫂,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她


魯迅作品的意義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這些信息在我們上中學時代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能做到張口就來。

為了看一下都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哪些作品,我將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的所有語文課本找了出來,做了一個統計:

  • 小學四上的第2課《三味書屋》
  • 小學五上的第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 初中七上的第6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初中七下的第1課《社戲》
  • 初中八上的第1課《故鄉》
  • 初中八下的第1課《藤野先生》
  • 初中九上的第1課《秋夜》
  • 初中九下的第1課《孔乙己》
  • 高中必修一第7課《記念劉和珍君》
  • 高中必修三第2課《祝福》
  • 高中必修四第8課《拿來主義》
  • 高中《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第2課《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 高中讀本二第1課《秋夜》《好的故事》
  • 高中讀本三第1課《藥》

統計完,我嚇了一跳,原來我上學期間學過這麼多魯迅先生寫的文章,而且他的文章很多都安排在第一課,足以見得他的文章寫得好,值得我們閱讀和學習。

在閱讀魯迅作品的時候,我們要記得聯繫他當時創作的相關背景,有針對性的閱讀,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去挖掘深層次的意蘊,切忌尋常觀。

比如《祝福》這篇文章,名字是魯鎮的年終大典,是用來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好運的守舊俗禮,故事也與此有關,將祥林嫂的死亡安排在這樣熱鬧的時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祝福的繁忙反襯祥林嫂悲劇的命運,體現了封建禮教對以祥林嫂為代表的勞動婦女的破壞,突出“吃人”本質。

這與丹麥著名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閤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兩者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無情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偉大作品可以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管在哪個時代都能給人以啟發,而且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感悟,好作品值得我們慢慢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