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日野原重明”-《活好》

重讀“日野原重明”-《活好》


重讀“日野原重明”-《活好》

疫情封閉假期在家,重溫樊登讀書-《活好》一書。

活好,一個百歲的老人在他臨終之前,他沒有理由追名逐利,沒有理由故弄玄虛,沒有理由浪費時間。他所說的都是他人生當中最後的那些最重要的甘露。

每一句話你都可以細細琢磨。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能夠和一個百歲老人去面對面地去詢問他的人生真諦。

發現百歲老人所說的東西有很多相似之處。

回答死亡問題時,回答很接近。

葉曼先生說:我現在的狀態是時時可死,步步求生。隨時讓我去死我都可以死,但是我要努力的活著。

日野原先生說:你問我怕不怕死?你問我這個問題,就已經怕的要命了。說實話我是距離死亡最近的人,因為周圍的人都比他年輕得多,但是我依然會努力地活下去。

價值觀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跟百歲老人聊天,你會有特別多的收穫。你沒法指望他像寫一本學術著作一樣,說首先、其次、然後,批判性思維、論證,一個百歲老人會跳躍這一切,他們是直指人心的。


這書不是日野原重明先生自己寫的,因為他105歲了,沒法寫,他接受訪談。在接受這個提問的過程當中,這位日野原重明先生身體已經相當不好了,他在醫院住著,然後肋骨骨折,因為老人家到那個年齡後很容易骨折,渾身很疼痛,身體狀況這麼差的情況之下,他拿出時間來面對面地接受訪談。問的每一個問題都非常珍貴,每一個問題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一定會遲早面對的問題。


1.

作者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怕不怕死?因為他距離死太近了。他說我真的被你問到這個問題我就害怕,但是我還是覺得活著很好。就是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努力地活下去。

每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這是他的原話。他說我又可以去探索未知的自己。他在80多歲的時候曾經寫過一段話:人生的午後該怎麼度過?選擇衡量自己的標尺,應該以價值觀作為首要考量,必須擁有自己的指南針,帶著它走下去。一天當中,午後比上午的時間還要長。然後,從一百歲後到現在他說他才體會到,啊,我只探索了生命中的某一部分。很有意思的是我其實對自己一知半解。回想起來我80歲的時候還真是可愛呢。


2.

問他說死是什麼?他說死亡和生命不可分開,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別人問他說你活這麼長幸福不幸福?日野原重明說,長壽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呢?就是我不斷地探索自己的樂趣,他直到105歲的時候,還在學習畫畫。就是他覺得又學一樣新東西,畫畫。把這些東西畫在一起,多好,多漂亮。然後感受到那種美好的感覺。


3.

日野原先生說,愛是人生存的終極目的。連嶽也曾說,生命是用來成長,用來創造,用來愛。我覺得對生命的詮釋,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我們都渴望愛和被愛。

生命存在於我們能夠支配的時間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只是活著,假如有一天我們步入老年痴呆症,只能躺在床上呼吸時,生命對自己來說就不再有意義了,那僅存的一點意義可能只是對孩子的一點點安慰吧。所以我們要在自己能夠支配裡的時間裡認真活,好好活,用心活。


你要簡單純粹、心中有愛

就會發現

奇蹟不是降臨

它是因你而來。


重讀“日野原重明”-《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