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重讀《老饕賦》兼懷蘇東坡(系列二)

重讀《老饕賦》兼懷蘇東坡(系列二)

2、重讀《老饕賦》兼懷蘇東坡

蘇東坡是個精力充沛的人,除了修了一個堤壩、建了一個孤兒院、開辦了一個公立醫院、娶過三次妻、求過兩次雨、蓋過三次房、種過三十畝荒地、開過一所學校、在沒有飛機高鐵的時代裡輾轉過九十座城市……,還留下一千七百首詩詞、八百封私人信件、近一百萬字的散文、六百則著名的雜記、為數眾多的題跋。

蘇東坡是個有趣味的人,否則不能在顛沛流離、饑饉困苦中自得其樂。他的趣味在於詩書畫作,在於民生政事,在於朋友相和,也在於飯蔬百味。

《老饕賦》是蘇東坡專門寫的美食文章,不帶有任何借指比興的色彩。饕餮是上古神獸,可以吞吃一切,包括天地混沌,吃到最後沒有吃的,它把它自己吞了,所以饕餮一般代指貪吃。“老饕”也許是吃的更多而吃出一定規律和境界的,所以也指有水平的食客,真正的美食家。

《老饕賦》原文是: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鬱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餘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爾蟲}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重读《老饕赋》兼怀苏东坡(系列二)

我用自己的語言翻譯一下:(美食的製作刀工和熟制是最重要的,因為影響到質感和味感,因此)切配要用像庖丁那種水平的廚師,烹煮要用像易牙那樣水平的廚師。用水必須是新鮮的,廚具必須是乾淨的,火必須有力量,但加柴是技術活,不要用力過猛。有時候要把食材經過多次蒸煮後再曬乾待用,有時則要在鍋中慢慢地文火煎熬。

食材精緻講究,豬肉只要脖子上那一小塊,螃蟹只吃霜凍前最肥美的那一對鰲。用成熟的櫻桃做成蜜餞,淘洗杏仁做成酪一樣的糕點。蛤半熟的時候加點酒(更鮮),蟹和酒糟一起蒸到火候半生正好。類似像這樣的各方面都到位的美食,才配得上老饕這樣的食客。

(正式的宴會)要由端莊大方、豔如桃李的美女彈奏湘妃用過的玉瑟和堯帝的女兒用過的雲璈。並請仙女萼綠華就著"鬱輪袍"優美的曲子翩翩起舞。要用晶瑩珍貴的南海玻璃杯斟上涼州的萄萄美酒。不夠不夠還不夠,最好你能再分我點長壽,庇佑我能長久如此享受。喝酒紅了兩頰,卻依然驚異於檀香木琵琶優美的樂音。若有若無的歌聲像珍珠滾落玉盤的聲音,餘音嫋嫋卻像蠶繭抽絲一般綿長不絕。(美食美酒太多,拿來拿去)其實已經感覺有點手痠,可是被宴會氣氛感染,只是稍稍休憩;吃的美食太多,有點上火乾燥,卻依然把剩下的美食當成膏粱而繼續品嚐。(實在吃不下了)就喝,倒一碗雪乳般的稠酒,把柯柂美酒擺成長長的一列。大家都喝好了,眼睛水汪汪的像是瀲灩的秋水,連骨頭好像都被春醪酥醉了。

很晚了,美人的歌舞都解散了,先生還不想走,坐在那裡發呆。再喝點茶吧,好的點茶要把水煮到冒起蟹眼般的小泡,在壺裡滾動的聲音像是風兒刮過松林,用兔毫盞衝點,茶湯的沫餑稠密如同雪花。(終於滿足啦)先生大笑著起身,(吃完這樣的美味之後)頓覺海闊天空。

重读《老饕赋》兼怀苏东坡(系列二)

其實不是文字,更令我驚歎的是這篇《老饕賦》寫作的時間——其時,蘇東坡厝居於海南。海南在今日是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而在宋朝,是真正的蠻荒之地,當時人皆稱海南“非人所居”,蘇東坡在動身前已經寫好遺囑,將家人大部分留在惠州,帶著小兒子蘇過再次奔赴茫茫貶謫之路。而在此之前,與蘇東坡精神世界十分相得的第三任妻子王朝雲在惠州感染瘟疫去世,對蘇東坡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而到了儋州,蘇東坡先是在公房居住,公房漏雨,一晚上搬了三次,後來連公房也不讓住了,蘇東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動手搭茅屋,自命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飲水,著書以為樂”。

一個人在順境富貴之時,能看到這個人的情志;一個人在逆境貧苦之中,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情。而能在“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時,還能寫出《老饕賦》的,唯有“坡仙”而已。

重读《老饕赋》兼怀苏东坡(系列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