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發現4個養女兒的真相

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發現4個養女兒的真相

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發現4個養女兒的真相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亞楠朗讀音頻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比較沉痛的書。

語音溫婉,眉清目秀,美麗而脆弱。

她是林奕含,一位文采閃爍的女作家。

2017年4月27日,她在家中的臥室上吊自殺。那年,她26歲,如流星悄然墜落。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她的自傳,她的絕筆,她的遺書。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同房思琪一樣,林奕含的生命,從她幼時遭到老師的侵害之後,便停止了生長。

用幾句冰冷的話,就可以簡單概括這個殘忍的故事:13歲的房思琪,被家庭教師李國華以補習為由誘騙,並對其進行長達五年的身心控制和虐待。

這不是一本看完覺得難過,合上書卻能釋懷“還好這只是本小說”的書。因為它都是真實發生的。

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依然有什麼堵在胸口。

在世界的背面,房思琪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就在你讀書的當下。

不僅如此,這本書也告訴了我們養女兒的四個真相。她們需要認識世界背面的黑暗,至少在它張開利爪時,還有機會逃脫。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性教育,是保護女兒的第一道鎧甲

“我們傢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性教育。”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遭到李國華侵害後的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

媽媽詫異地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父母給了思琪最好的物質環境,給了她最頂尖的教育資源,甚至可以為了思琪的考試,請到了臺北最出名的國文老師來輔導。

但,他們從不跟思琪談“性”。

思琪將寫好的作文拿去改,卻被這個喚做“老師”的成年男人逼在牆角,做了她永遠也想象不到的事。

思琪不知道,她不僅是被“欺負”了,而是被奪去了她自視最珍貴的東西。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從那天起, “一個撕開衣服比撕開她本人更痛的小女孩”徹底死了:“在我想到死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可從始至終,她的媽媽都沒有察覺女兒正在經歷的煎熬是什麼。

作為女孩子的媽媽,總是要操更多的心,需要更多的愛護。但是,及時孩子滲透性教育,才是對她們最大的保護。

這樣,當還未發育的思琪被成年男人覬覦時,當她被奪去童貞時,當她受盡了身心折磨,還不懂求救時,她就會知道面前的李老師是一個禽獸不如的人渣,她就會知道,這一切不是她的錯。

只可惜,沒有如果。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女孩自尊的前提,是接納自己

“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這是李國華在預謀對思琪下手前的內心獨白。

最初,李國華是不敢的。

最終讓他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

於是,當他將思琪帶上他臥室的床,甚至旅館的床時,思琪始終都是順從的。因為,思琪覺得一切是她的錯:“我已經髒了。要去想幹淨就太苦了。”

這讓李國華欣喜:“喜歡她的羞惡之心,喜歡她身上衝不掉的倫理。”

於是,李國華踐踏少女而洋洋得意:“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

女生被“欺負”,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包括她自己。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我們總說女孩子要自愛,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做個矜持的淑女。

但是,我們往往沒有為女性的自尊做最壞的打算——假如,她們失去了社會意義的純真,就是不自愛,就是不自尊嗎?

自尊的意義,首先是自我接納,接受自己的一切。

但是,孩子的自尊除了來源於自我肯定,更多的是源自家庭成員的肯定。

一個成長環境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的孩子,不會輕易拋棄尊嚴迎合任何人;

一個被父母充分肯定和接納的孩子,不會在被他人侵害後,把責任都攬給自己。

思琪曾經試探著跟媽媽說:“我們學校一個女生跟老師在一起”,媽媽回答:“小小年紀就這麼騷?”

當思琪深知,“髒了”的自己永遠不會媽媽接納時,她最終選擇放棄了一切求生的機會,在這段畸形的師生戀中放逐自己。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愛情,不是巧言令色的傷害

“我在愛情,是懷才不遇”,兩年後的李國華,在小旅館裡,對這個被她侵害了兩年的女孩兒說。

他說:“我跟你在一起,好像喜怒哀樂。”

他用胡蘭成的句子,討喜文學少女,將他們的關係比作魯迅和許廣平,沈從文和張兆和,蔡元培和周駿,恬不知恥地把這段畸形可怖的不倫關係,比作師生之間的真愛。

回想當初,少女思琪對李國華是有一份迷戀的。

高壓之下,少女對於幸福的藍圖,多是投射在了老師的身上。但這不是思琪愛上李國華的原因。

面對李國華的侵害,思琪身心的痛苦通通無處排解。李國華說:“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即使,“她可以看到慾望在老師背後,如一條不肯退化的尾巴。”即使,思琪知道那不是愛情,可她也確實不知道別的愛情了。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愛?什麼是愛?

是老師將她領到臺北各處的小旅館嗎?

是老師將她的裙子撕破然後毀滅她純潔的幻想嗎?

是幾百個夜晚鑽進她噩夢的猙獰面孔嗎?

是每一次被他壓榨時,靈魂離開肉體的痛苦嗎?

房思琪不懂愛,但她必須逼自己愛上老師。若是他們是愛人,那麼老師對她做的一切就都是正常的了。

長期自我催眠下,她每次問老師“你愛我嗎”時,她都要在心裡說服自己:“老師是愛我的。”

但是,當她最後一次在李國華的公寓,被他用童軍繩綁成螃蟹樣虐待時,所有的屈辱和羞恥一瞬間徹底崩潰了。

她的幻覺被刺刀扎醒,身體再也承受不住被罪惡吞噬的靈魂。她瘋了。靈魂最後一次離開肉體,再也沒回來。

女孩,尤其是被保護得很好的女孩,常常會把愛想象成冒著粉紅泡泡的幻境。

或許,她們根本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面:“這世界,是她素未謀面的故鄉。”

於是,用文學光環包裹自己的李國華,輕易地就獲得了思琪的信任。正如被包裝成精美禮物的愛情,總是讓女孩迷醉,不辨真偽。

我們要跟女兒講愛情,並且一定要告訴她,愛情不是巧言令色的傷害。

如果在一段愛情中,已經感受到了疼痛,那絕不是真正的愛情。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勇敢反抗,學會憤怒

“忍耐不是美德,生氣才是。”

溺水的思琪不是沒有過求助機會。

思琪心想,房思琪,差一步,把腳跨出去,你就可以像倒帶一樣從懸崖走回崖邊,一步就好,一個詞就好。在思琪差一步說出口的時候,她突然感覺安放在前座的腳上咬著一副牙齒……

就像思琪一樣,我們許多人從小被教育成謙虛懂禮的人。

乖巧,聽話,順從,不挑戰權威。

於是,思琪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忍耐著,忍到瀕臨崩潰的邊緣。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故事最後,伊紋對怡婷說的一段話讓我刻骨銘心:

雖然你才十八歲,雖然你有選擇,但是如果你感到憤怒,那不是你不夠仁慈,不夠善良,不富同理心。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當我們教育孩子時,總是要讓他們學會忍耐,對人寬容。

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忍耐並沒有讓我們過得更好,而是一次次陷入那些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孤獨和無助。

如果,你有女兒,首先就應該允許她勇敢地生氣,和表達自己的憤怒。當她長大後,假如受到比她更有話語權的人的戕害時,才會有勇氣站出來說不。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我心疼思琪,更心疼背後的作者林奕含。

她在生前最後一次訪談中說:“當你閱讀時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實的。”沒錯,房思琪的經歷和痛苦,就是林奕含的。

故事的最後,有這樣一句話:“能看到書的人是多麼幸運,他們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沒錯,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世界是複雜的,除了光明,還有一些見不得人的黑暗。

養育女兒,我們不僅要給她最多的愛和包容,也要在適當的時侯,給她足夠的性教育。

讓在她沐浴暖陽的時候,依然擁有抵禦嚴寒的棉衣。

養育女兒,別讓她太“懂事”。

我們不僅要讓她懂得維護自己,更要在她受到不公平對待時,也能勇敢說不,挺起胸膛,瞪起眼睛。

杜絕悲劇,不僅靠父母的教育,更需要全社會的接受和尊重。

假如,沒有那麼多對於女性的苛刻要求,沒有那麼多關於女性的“蕩婦羞辱”。

也許,那些曾經站立懸崖,或者正在懸崖上掙扎的女孩兒們,就會被溫柔地拉回來,不會像房思琪那樣,一次又一次被“縫住了嘴”。

沒有歷經性的暴力,都是倖存者。

讓我們一起倖存於這個時空,牢記這些感受,然後,好好地活下去。

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发现4个养女儿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