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为什么这么火?真的是质量遥遥领先吗?

车车守护神


国内许多朋友至今也没有搞懂汽车安全是什么概念,一直认为只要车皮硬就安全,这也是部分人们认为德系车安全的原因。但有趣的是大众中高档车都在使用簿皮车,只有低档车使用厚皮车。其实,汽车安全不是汽车本身安全,汽车安全唯一的宗旨是保护人员安全,保护人员安全不能只是皮硬,更重要的是采用新型材料,科学建立框架,有效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简单说安全车需要的是不软不硬。相信科学的朋友应该参考NCAP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看汽车安全。

当然,大众车做的很认真,也很讲究做工,许多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但小毛病仍比日系主要车型略多,综合使用费用也不够经济。这也是德系中低瑞车在更多国家卖不过日系车的原因,在汽车王国——美国,销量前五名的都是日系车,前十名均没有德系车,尽管前十名有美国车,但明显不如日系对手销量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有关部门抓住丰田问题不放的原因。不过,从全世界范围内看,没有人怀疑中高档以上车的优势仍在德系。


如影随形小籍


大众汽车质量好不好?看看前几年速腾的板车悬挂事件、双离合变速箱事件、宝来隔热瓦事件、涡轮增压发动机烧机油等事件就知道了!几年过去了,大众汽车的质量开始遥遥领先了吗?我们让事实说话,下面是2018年汽车质量投诉排行榜:
可以看到一汽大众排第六,总计409起故障投诉。上汽大众也不示弱紧跟其后排第九,全年投诉403起。国产的比亚迪排名第一,主要投诉问题是售后服务。一汽大众的质量问题投诉为94起,比亚迪质量投诉为81起。虽然大众汽车销量高基数大,故障投诉也会多一些,但是有很多销量很高的合资车投诉并不多。例如一丰、广本、广丰等日企。可以看出来大众的质量并没有遥遥领先,反倒是投诉量遥遥领先。

大众汽车在国内热销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质量虽然不说遥遥领先,但是大众却是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尤其是捷达/桑塔纳在中国市场为大众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图可以看出来,


大众进入中国市场是很早的,只比吉普晚一年。1984年大众汽车进入中国,成了合资企业上汽大众,1988年桑塔纳下线。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同年捷达下线。我们熟知的本田丰田等车企7年以后才进入中国建厂。当时中国市场的老三样,其中两样都是大众。捷达桑塔纳凭借着稳定可靠的质量影响了一代司机,从高高在上20几万的奢侈轿车到今天几万块的教练车出租车,几乎所有的老司机提起捷达桑塔纳都是赞不绝口。大众的口碑就是低端车型打造的!

有句话说的好,大众研究中国。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而是有一定依据的。从最近很火的捷达VS5身上就可以看到一二,1.4T发动机+6AT变速箱,这是一套呼声最高的动力组合,大众放到了最低端车型上,知道你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大众汽车的高级感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呢?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优点要展现出来让大家知道才好。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空腔注蜡”吧,这本是车身钣金的一个工艺而已,老百姓是怎么知道的呢?就是大众这个老师教的嘛!采用空腔注蜡技术,防腐十二年!
车身激光焊接也是如此


,普通百姓有几个知道激光焊接的?大众把原本焊接专业的名词普及到民间,大家都知道大众汽车采用激光焊接技术,自然后面就会谈到激光焊接工艺带来的优势。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器变速箱,也是大众首创。大众为了推广这套动力系统不遗余力,在大众的努力下大多数人开上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双离合变速箱也得到高度普及,国产车也在大范围使用,这点是要感谢大众的,没有大众的试水、没有国内第一批白鼠车主的支持,黄金动力组合是不可能这么快成熟的,至少大众现在的双离合变速箱几乎是最成熟稳定的双离合。

光说不练也不行,其实大众的研发也很给力,要不然怎么能拿出那么多“先进技术”来造出“高级汽车”?
上表可以看出来,大众研发费用为收入的5.69,排名第二。可以看出来研发费用仅次于宝马,比戴姆勒(奔驰)还要高一些。大众在中国的销量是很高的,2018年大众在中国销售418万辆汽车,占据总销量一半以上。同时大众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车型也是最多的,可以看到大众汽车销量高并不是偶然。


水墨丹青一世情



大众汽车在自己个人眼中是最实用的汽车,大众汽车里面有低端的桑塔纳,也有高端的帕萨特等,还有更高端的辉腾,所以大众汽车最实用,既有豪车也有普通车,也有咱们普通老百姓能用起的低端车。


网上有的人就抓住大众的问题不放,说大众的断轴,大众的烧机油,大众汽车投诉量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大众汽车的销量比较好,如果没有高的销量,根本也就没有这么多的投诉,只有销量上去了,保有量大了,才会出现投诉量多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汽车销量排行榜,大众汽车的销量一直在轿车里面是遥遥领先,尤其是大众朗逸轿车,在桥车里面的销量的确很不错的。大众朗逸的质量还是好多人比较认可的,尤其是硬度非常的高,非常的耐撞,就自己在汽车售后干的这么多年的经验,还是很认可大众汽车的质量,大众汽车也是百年老车企业,造车经验还是非常足,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方面,都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车。


畅谈汽车的蚂蚁


大众汽车的火爆可以用六个字总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可理解为大众汽车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节点非常完美,上汽大众与1985年合资成立,这一阶段国内汽车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其能力无法打造出一台适合公车使用以及C端市场的汽车。而此时由重合了特殊阶段的开放,汽车领域可以吸引外来的技术实现师夷长技的目标;于是同期向各大知名海外车企抛出橄榄枝,而其中只有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当然技术支持绝对不会是无条件的,大众汽车看中的是这块市场潜藏的巨大能量,往大了说一些就是沉睡的巨龙要伴随经济的腾飞而腾飞了,一旦风云骤起则这块市场的消费能力会是全球最强的。时至今日完全印证了大众汽车的预测与分析,同时大众汽车也通过在汽车可选项的空白阶段实现了“独一份”,在发展阶段逐渐控制C端市场的话语权,最终到汽车市场成熟阶段则可以利用长期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一定程度的“为所欲为”。

上述内容不仅有天时同时有地利,正是因为这块土地和这个国家的巨大能量让十几亿人拥有了在商人看来理想的消费能力,同时让数亿人具备了汽车的消费能力。要知道很多国家的总人口数还不足中国国内具备汽车消费能力的人口多,这一庞大的而“肥沃”的市场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库不盈,大众汽车的一场豪赌达到了应远超其目标的理想结果,同时也盘活了奥迪,这就是战略眼光。

至于人和就不多赘述了,这需要从群体心理学分析,因为伤人太重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文讨论。不过关于大众汽车的量产车品质还是要说明,简而言之是消费级左右的量产车一塌糊涂,中端及以上量产车品质合格。

桑塔纳曾经的火爆只是因为选项太少,其次则是“任务购车标准”让大众汽车以公务用车的姿态出现,庙堂文化不论在任何文化体系中都会影响市井文化,汽车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大众汽车的成功是一定程度的利用了所谓的“人和”(群体心态),当然这也是必然的结果,不是大众汽车也会有其他品牌做到这个程度。

实事求是的评价桑塔纳只能说平平无奇,而后期的改款桑塔纳、捷达、宝来(次代捷达)、朗逸、速腾等车,这些车的从专业角度分析至少L动力版还能以性价比低来评价,而T&DQ200版本很显然是工业垃圾。因为没有哪款价格并不低的汽车应该用问题不断的干式双离合,并且是在挽救了这一企业的市场中进行“试验”,有次可见大众汽车集团与其他合资车企并没有不同,对于这一品牌的情怀一文不值。

但是品牌影响力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经影响了太多人,而99.9999%的汽车消费者对汽车技术知识又是一无所知,选车的标准则是口口相传或“老人说”的标准,于是大众汽车的这些品质低的一塌糊涂的车仍然能够热销。大众汽车只有装备330Tsi-EA888及更高等级的车可以给出好评,这些车不论性能与品质都达到了同级别的中等偏上标准,当然这是在Turbo发动机解决机油问题之后才能给出的评价。

总结:大众汽车的成功与品质并无很大关系,这是历史造就的品牌;大众系列量产车可以选择,但想要品质得有20万左右的预算。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内容请勿站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天和Auto


大众品牌车系在国内确实是挺火的,我把这些原因概括了一下分为三点

1:德系品质

大众桑塔纳的十年,影响了中国人,让中国人开始膜拜德国人,开始感受到德国人扎实的做工、务实的作风,不过那时候德国大众也的确足够老实。就这样大众凭借一款桑塔纳一款捷达击退了所有的入侵者,而捍卫大众的正是中国这些消费者。最起初的大众很地道,做车辆的品质要求很高,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民特别认可大众。据说当时上汽要修改一颗螺丝,都需要德国大众批准,把控不可谓不严,所以当时的大众产品还是十分不错的,但是由此导致的后果也很明显,成本高居不下。

2:政府公车采购

一汽把大众最畅销的车型都拿下了,还顺便拿下了奥迪品牌。在帕萨特之后,奥迪A6接下了官车的任务。在政府大量公车采购的情况下,良好的使用感受为大众积累了不错的口碑。由公车引领的市场逐渐影响了中国的消费者,大众的销量一直水涨船高,直到2005年前后。

3:研究透了国人的心里购车需求

大众的确是在顺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它能造出来国人热爱的产品,加上国人多年以来对大众较好的印象,所以大众在中国具有其他品牌不可比拟的优势。有时候想想大众也挺无奈的,如果不降价不减配车型的价格就高不成低不就,完全无法应对日系的竞争。


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我是卡啡,有汽车问题的可以关注我并邀请我回答喔,大家一起来讨论。


车钛


只在中国市场用双离合。令人诟病的烧机油的EA888发动机。老实说,刚来的时候还讲规矩。最早款的宝来,帕萨特确实可以。但现在就算了吧,比日本子的用料还寒碜。我朋友的一个10款速腾,开了5年各种毛病,据他说大修发动机时拆开油泥都满了。大众养活了大量汽修人员,功不可没阿。


雁三鸣来了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普桑曾是中国首部合资的轿车,最初有些人甚至认为普桑是进口车;真正为大众奠下良好口碑的是捷达,首批捷达几乎全部是进口件组装,之后若干年中,捷达的确是同级车质量的代表,老司机们普遍认捷达,直至今日还有许多人赞美捷达。有人曾认为,出租车司机最懂车,因此,跟着出租司机选车没错,但这些朋友并不知道私家车与出租车每年公里数相差很大,普桑和捷达维修方便,这是出租司机选择其的主要理由,但私家车用上8年也未必赶上出租车1年的公里数,基本不需要太多的维修。

国内许多朋友至今也没有搞懂汽车安全是什么概念,一直认为只要车皮硬就安全,这也是部分人们认为德系车安全的原因。但有趣的是大众中高档车都在使用簿皮车,只有低档车使用厚皮车。其实,汽车安全不是汽车本身安全,汽车安全唯一的宗旨是保护人员安全,保护人员安全不能只是皮硬,更重要的是采用新型材料,科学建立框架,有效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简单说安全车需要的是不软不硬。相信科学的朋友应该参考NCAP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看汽车安全。

当然,大众车做的很认真,也很讲究做工,许多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但小毛病仍比日系主要车型略多,综合使用费用也不够经济。这也是德系中低瑞车在更多国家卖不过日系车的原因,在汽车王国——美国,销量前五名的都是日系车,前十名均没有德系车,尽管前十名有美国车,但明显不如日系对手销量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有关部门抓住丰田问题不放的原因。不过,从全世界范围内看,没有人怀疑中高档以上车的优势仍在德系。

感性选车的人较多,传说必然成为信息的主流,理性选车的人较多,权威和科学的信息才能影响到人们。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车域测评


认识德国才能认识大众,德国的工匠精神举世公认!德国制造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不要说汽车,任何人只要网购一件德国的厨房用品,当然必须是正品,就会明白德国质量了。

与中国合资生产汽车,由于融入了中国人的理念和要求,其质量当然会有一些变化,这也正常,大众汽车的质量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但是德国制造的确应该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cc视角


大众汽车为什么在中国市场这么火?我觉得是因为……

第一,大众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累积了不少口碑,在之前我们没什么车可选的情况下,一款捷达、桑塔纳已经走天下了。更重要的是它的营销策略做得好,在老一辈人心里种下了大众情节的种子,至今影响了很多代人。

第二,它产品表现均衡,你说不出它明显的优势,但你也找不出它明显的劣势。尽管我们总是说大众设计就是“套娃”,可这样的设计起码能打75分,它虽然没有奔驰的那般豪华,但也不至于滥用看着就不协调的堆砌手法。还有就是,大众的几个主力发动机、EA211/EA888,还有双离合变速箱,都用了很久了,但在质量不出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大家还是愿意图个省心去购买。

第三,产品布局先人一步,很懂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大众推出的产品不少,从5万到50万基本上都涉及到,轿车、SUV、MPV、跨界车,它的车型真的很丰富,基本上每个人能到挑到适合自己的大众车型。特别是,10-20万元这个级别,大众抓准了中国人的买车心理,大空间、中庸的造型、相对便宜的终端售价,不少为中国人搭载的特供车型更是火爆。

总的来说,大众之所以在中国可以这么成功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但我觉得它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就是以上这三点了。至于大众汽车的质量真的数一数二吗?这放在7、8年前,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近些年大众汽车的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所悉知的异味问题、变速箱异响、顿挫、断轴、烧机油等等,都是它不断暴露的问题。所以说,大众质量可能在大环境都在变差的情况下,还能排名靠前,但是比起曾经的自己,我们不得不说,大众在不断的退步。那大众还能火多久呢?只能说大众目前还能吃老本,不少人对大众汽车的印象还是靠谱扎实的,不用质疑,大众要火多几年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十八线车评人


汽车制造已经无技术可言,品牌是唯一卖点,没有品牌效应不管采用什么技术平台工艺都无人问津。

不是质量稳定工艺先进材料上乘就能转换成销售量。当今世界各大市场已经划分完毕,在欧洲市场德系品牌打败了英法成为欧洲汽车霸主,亚洲市场日本制造业最早出师,所以几乎是日系车的天下,美洲市场比较有意思,美系控制高端皮卡,前总统小布什开着豪华皮卡接送各国政要到农庄度假,豪华乘用车被德系控制,日系主攻美国贫困黑人以及中下层民众的用车。

购车你会怎么选?大众品牌不一定是你的选择,但是一定是汽车行业的一支主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