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一位同事的婆婆前不久突發腦溢血辭世,事發突然,同事便請了假和老公一同料理後事。

昨天,這位同事回到公司復工,臉色十分難看。

同事自從結婚後便與婆婆同住,婆媳二人的關係非常融洽,兒子也一直由婆婆照看,現在四歲了。

同事本就因婆婆的離世悲痛不已,兒子不停地“找奶奶”又令她更加苦惱。

“吃飯吵著要奶奶喂,睡覺也吵著要奶奶陪,看不到奶奶就哭個不停,怎麼哄都哄不好,本來一家人心情就很沉重,孩子這麼一哭鬧,搞得大人們也很難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

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成年人可以通過情緒調節,慢慢從失去親友的陰霾中走出來,但如何讓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逐漸接受親人的離世呢?


欺騙,永遠不是最好的辦法

如何向3-6歲的幼兒解釋“死亡”,是一件令家長比較撓頭的事情,他們不像尚未認人的嬰兒,也不像通過在校學習已經對“生”與“死”形成初步概念的小學生,他們既對朝夕相處的親人有著強烈的依賴,又很容易對死亡產生“恐懼”與“誤解”。

當孩子依賴的親人離世時,很多家長選擇善意的欺騙:

“奶奶睡著了。”

“奶奶去給寶寶買玩具去了。”

“奶奶去旅遊了。”

這種解釋看似很容易被幼兒接受,但其實是最不可取的一種解釋方式。

將死亡解釋成“睡著了”,會讓孩子對睡覺產生極大的恐懼感,有的孩子甚至不敢睡覺或者當自己的爸爸媽媽睡覺時會害怕,害怕爸爸媽媽“睡著了”,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將死亡解釋成“去買東西”、“旅遊”,也會讓孩子產生“期望”。他們會盼著這位已故的親人回來,甚至盼著這位親人帶著玩具回來,可一旦孩子發現自己被“騙”了,則會極度失望,隨之也會對家長的承諾滿不在乎。

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有一次,我的另外一位男同事講了一件他女兒的趣事:同事的老婆週末和閨蜜外出逛街,他負責在家照看女兒,女兒到了中午不願意午睡,他便哄女兒說只睡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後就叫她起來帶她去商場的淘氣堡玩,女兒聽了他的話才肯睡覺。

女兒睡著了,我這位同事就開始玩遊戲,並沒有按時叫女兒起床。等到女兒自己睡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她的女兒一睜眼看到天已經黑了,氣得哇哇大哭。

從此以後每當我這位同事向女兒承諾某某事情的時候,他的女兒總是奶聲奶氣地提起這件事,最後表示不會再相信爸爸的話了。

我的這位男同事把這件事當做一件趣事來講,但我卻覺得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一件在成年人眼中“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很有可能讓家長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崩塌,對今後的教育也會帶來一定的難度。

曾子也曾在《曾子殺豬》中講到:“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現如今很多家長追求前衛的育兒理念,卻忽視了最基本的以身作則。


如實告知,不以最殘酷的方式

向孩子解釋死亡前,首先應向孩子解釋什麼是生命。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小花、小草、小動物還有人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每棵植物,每個小動物,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不要破壞別人的生命。

雖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吃健康的食物、熱愛運動、注意安全的話,生命會是很長很長的。

若孩子可以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那麼家長也會輕鬆根治孩子的一些“壞毛病”:比如愛玩危險的物品、不愛吃青菜、在戶外亂跑、亂摘花草等等。

其次,要讓孩子懂得死亡是不可逆的,親人離世後將不會再回來,以此教會孩子要愛護和珍惜身邊的人。

關於“生命”與“死亡”,單純的說教很枯燥也很抽象,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繪本、圖書和動畫片等,幫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

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講述的是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與其他葉子朋友共同經歷四季,從新芽到落葉的故事:“面對不知道的東西,你會害怕,這很自然。

但是,春天變夏天的時候,你並不害怕。夏天變秋天的時候,你也不害怕。這些都是自然的變化。為什麼要怕死亡的季節呢?”繪本中清新的繪圖,溫暖的文字,形象地描繪了生命的歷程與意義。

廣告

一片葉子落下來

作者:利奧·巴斯卡利亞 著,任溶溶 譯, 愛心樹童書 出品

噹噹

《長長的回家路》是一本教會人們如何說“再見”的小說。書中的爺爺以常去的廣場為起點,回憶起與兒孫、與愛人之間的點點滴滴,但他的記憶日漸流逝,最後已經認不出自己的孫子,所有的記憶清空,彷彿人生回到了起點,而此前溫情的陪伴卻讓告別並不那麼悲情。

這本書可以教會孩子,我們的一生中要經歷很多次的告別,但最好的告別方式就是陪伴與關愛。

廣告

長長的回家路(中英雙語全綵典藏版。有一條路是通往家裡的,再長也要經常回去看看。北歐小說之神巴克曼《一個叫歐維的男人》《外婆的道歉信》口碑絕佳私小說)

噹噹

動畫片《尋夢環遊記》是一部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講述小男孩米蓋爾在追逐音樂夢想時不小心進入亡靈土地而展開的冒險故事。

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片中展現的亡靈世界是絢爛多彩的,可以讓孩子不再恐懼死亡,同時此片也教會孩子肉體的“死亡”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只要家人的思念與愛還在,生命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引導,教會孩子寄託哀思

成人的世界很豐富,我們有家人、愛人、朋友、同學,但學齡前兒童的世界很簡單,簡單到只有爸爸媽媽和與他同住的人,所以當一位朝夕相處的親人去世時,不要懷疑孩子會比大人還要傷心。

此時,家長應允許孩子適當地發洩他的情緒,否則孩子也會“憋”出身體或心理上的問題。

家長可以試圖引導孩子以畫畫、寫信等方式寄託對家人的思念,並告訴他們雖然離世的親人和我們不在一個世界,但是他會感受到寶貝的愛與思念。

面對親人離世,我們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正確的引導與密切的心理關注對於已經上學了的孩子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死去的親人不能復生,他們會對親人的離世展開獨立地思考,也會因此而產生悲傷、恐懼、失落的情緒。

此時家長需要“鼓勵”孩子宣洩情感,告訴孩子如果想哭一定要哭出來,不要認為哭是丟人的、軟弱的,思念和悲傷都是正常的表現。

有一些孩子會因為參加了葬禮而產生“恐懼”的情緒,此時家長更應給予足夠的陪伴及疏導,課餘時間通過適當的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情緒波動比較大且久久不能恢復,最好向老師說明情況並與老師一同關注孩子的情緒與行為是否出現異常,必要時應請心理諮詢師介入。

“死亡教育”不能太刻意,也不能被忽視,向孩子如實地告知這世界的不完美,才是對他們最好的保護。

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和娃一起成長的80後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